周碩華
摘要:在今年的兩會上,政府的工作報告對減稅降費又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尤其是降低小微企業和制造業的稅費。在減稅方面,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確定了進一步減稅降費的措施,通過這些措施來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和創業的動力,也是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增長。減稅降費的積極意義,不僅對經濟全局方面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且對小微企業也會有著重大的影響。為了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和創業的創新,為促進經濟增長,國家出臺了政策送出了組合“紅包”。筆者會對減稅降費對小微企業的影響,做一個具體的研究和探析。
關鍵詞:“減稅降費”;“小微企業”
為了應對當前的下行壓力,也為了給小微企業謀取福利,在國家已經大規模的減稅之后,今年依然繼續減輕小型微利企業的稅務負擔。眾所周知,小微企業能夠為市場提供很多的就業崗位,這樣的舉措也能夠很大程度的帶動社會就業。而作為2019年3月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這個減稅的大禮包,優惠的實體經濟就是小微企業。
隨著我國的宏觀經濟處于下行的壓力,企業的經營成本也不斷的上漲,市場競爭也是非常的激烈,這樣的情形之下,小微企業得到了減稅降費的政策是很大的實打實的優惠。
一、小微企業的界定
小微企業一直是一個統稱。即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的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是小型的微利企業。這個理念是由著名的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提出來的。
其企業的規模普遍都是中型、小型和微型。一般有三個標準:資產總額,其中工業企業沒有超過3000萬,其他企業沒有超過1000萬。二是從業的人數,工業企業沒有超過100人,其他企業沒有超過80人。三是稅收指標,一年納稅不超過100萬。如果符合以上三個標準,即是稅收上說的小型微利的企業。
二、小微企業的短板和困境
小微企業的特點和特質就決定了它們相對于大型企業的成熟完善,小微企業在各個方面。無論是收益還是管理,都遠遠落后于大型企業。而這樣的小微企業在市場中也更容易受到沖擊,然后小微企業更加難以立足。小微企業的管理體系和人才配置以及資本方面就會更加落后于大型企業,這樣的惡性循環會導致小微企業的處境更加艱難,并且小微企業更加難以在市場經濟的機制下存活下去。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面臨諸多的困難,其中有很多的共性。
據數據統計,我國小微企業目前總計超過了4000萬家,其中還有至少90%沒有實現信息數據化,由于缺少信息化的管理和支持,大多數中小型企業談不上任何真正的管理,呈現出一種混亂、沒有規章的狀態,導致小微企業更加經營不善,更加在市場競爭力位于劣勢。其中已經有一些因為和大型的企業競爭導致破產或者倒閉,即使還有一些仍在經營的小微企業也非常的難以維系。這樣的情況小微企業堅持下去都是困境,何談發展呢?
小微企業的經營模式也存在很多問題,大都是希望利用簡便的經營模式,來促進降低企業的成本,這樣才能獲取更多的利潤。但目前很多方面,小微企業都是不占據優勢的,一套成型的經營模式幾乎是沒有的,這樣的運營方式又浪費了企業的人力資源又浪費了物力資源,幾乎無法提高市場的競爭力。
通過分析來看,小微企業各種資源都是有限的,比如缺乏專業的從業人員,人才的短缺,崗位的劃分和職權劃分都是不夠明確。然后小微企業的業務流程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財務的關聯度也不高。那到底應該如何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鼓勵創業者勇敢創業,從頭做起呢?國家又該如何做出一系列的調整措施來幫助許多的小微企業度過困境。
三、國家實行的一系列措施促進小微企業發展
小微企業正在國家政策的影響下茁壯成長,但小微企業的困局還是沒有改變。所以從2015年來,我們國家就已經實行了小微企業和個體商戶的起征點政策,以及小微企業的企業所得稅減半。
根據國家的法律以及經濟方面的鼓勵,三家銀行獲得資質,為小微企業的資本籌備以及借貸放款等,提供一系列的保障和措施。
為了減輕小微企業的負擔,改善小微企業的困境,促進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我國對小微企業免除了管理類、登記類等行政事業的22項收費。自2014年起,小微企業在享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政策,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10萬元(含1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2019年財政部發布的減稅降費的主要內容有:對小微企業有一個惠普性的稅收減免。一是提高了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起征點,月銷售額提高到了10萬元。二是放寬了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并加大了優惠的力度。放寬后的條件為:企業資產5000萬以下,從業人數300人以下,應納的稅額300萬一下。這樣的認定標準有了很大的提升,將會有更多的新的小微企業符合這個標準,能夠減稅降費。
四、減稅降費對小微企業的影響
我國出臺一系列的政策給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是為了從根本上優惠小微企業。通過降稅,不斷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實行“定向調控”。
從一方面看,我國目前中小企業創造的產值以及吸納的就業人數,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的高風險,都是有著明顯沖突的。因此即使不存在任何的政策性歧視,中小微企業其實在融資方面也是存在了很大的障礙,小微企業更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等問題,這也使得小微企業經常處在不利的地位。所以國家調控,加大了銀行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金額。政府的手段適度的扶持了小微企業,為小微企業盡心營造的發展環境。
從總體看,減稅降費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抓手,能夠從根本上幫助小微企業沖破困境。既避免了政府的不當介入,又確保了在公平公正、統一開放的基礎下,又促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企業能夠自主經營,公平競爭。
現在我國實行了更大規模的減稅,惠普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行,重點是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的負擔。這次的減稅是著重以后的發展,考慮的不僅僅是小微企業當下的發展,而是為了增強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后勁,也能讓小微企業持續的發展。這樣的舉措,能夠減輕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和壓力,讓小微企業能夠輕裝上陣。從而激發市場的活力,保障就業的人數。
總體來說,減稅降費是一項對于小微企業來說,有著非常大的積極影響。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不斷深化,國家也在進一步研究更大的稅務福利措施。李克強總理也在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上,提出了派送大禮包的減稅降費的主體。這大大支持了小微企業的發展,讓小微企業能夠輕裝上陣。其實減稅降費也是一種創新與完善宏觀調控的措施,堅持的實施積極的財政減稅政策,擴大享受小微企業優惠的范圍,以及出臺鼓勵小微企業創業并予以獎勵,都是實實在在的為小微企業在市場中生存發展創造條件。
五、結語
一直以來,小微企業雖然在市場中可能沒有大企業的財力,也無法與很多大型企業進行競爭,存在很多的缺點和不足。但其實小微企業即使小型、微利,但數量龐大,在我國經濟體系中也占據了不可磨滅的地位,并且小微企業能夠為國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所以政府通過對小微企業減稅降費的舉措,其實也是在另一個方面維護社會的穩定,加深經濟的改革,促進經濟的發展。而對于小微企業而言,降低稅費等,減輕了企業的稅務負擔,增厚了小微企業的利潤,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會對企業的經濟下行有一定的改善,并且對小微企業謀求了一個很好的發展空間。隨著企業的利潤增加,小微企業能夠更好的生存擴張,也有利于小微企業逐漸向中型企業開始發展轉變。
參考文獻:
[1]楊正國.發揮工商行政管理職能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J].理論與當代,2006 (7): 44-45.
[2]馮志明,陳雪飛,&張少博.論新農村經濟建設中的管理機制創新.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 (4): 64-65.
[3]謝菊.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民間組織發展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06 (10): 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