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景慧
摘要: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一直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支柱,對于當地的經濟發展與城市化建設帶來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在新形勢下,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放緩,政策更加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也暴露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地方政府債務逐漸增加,平臺透明度較低,監管不力等,這些對其發展造成了制約,平臺轉型迫在眉睫,本文正是基于這種背景下,首先闡述了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相關概念,對其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其次,闡述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現狀以及轉型必要性,最后,闡述針對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提出的優化策略,以求通過合理的優化策略促進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轉型;優化策略
一、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相關概念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是依托政府建立的通過融資手段募集資金,并且將資金用于當地的市政建設和公用事業的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其依靠政府為背景,通過融資項目等獲得城市建設所需要的資金,其發展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與客觀性,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完善,其出現符合城市化建設的具體要求,但是,在新形勢下,經濟新常態的到來,經濟發展速度放緩,政策更加完善,對于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其經營受到了一定的制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數量在過去幾年呈現飛速上升的趨勢,據統計,全國大約有6000家政府投融資平臺,其中70%左右為縣區級投融資平臺,負債規模巨大,平均資產負債率約為70%左右,而資產的利潤率卻很低,這就意味著債務數額龐大,幾乎沒有盈利,給當地的財政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其次,平臺內部的機構設置不合理,缺乏獨立的法人機構,政府干預較多,由于缺乏董事會,總經理等獨立的法人,導致決策科學性與實用性較差,在進行具體的業務操作時程序不規范,這就導致開展業務較為混亂,有一些項目的投資收益并不能覆蓋成本,導致虧損嚴重,賬實不符等,最后,地方政府干預平臺過多,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是在依靠政府背景創建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和社會屬性,但是,地方政府干預平臺過多,責任不清晰,導致平臺在開展具體的業務時不能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和市場環境做出判斷,經常出現責任不明等現象,最終導致負債率節節升高,償債能力低下,項目風險較高,影響了平臺的穩定發展運營。
二、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轉型的必要性分析
從以上分析可知,過去幾年,地方政府投融資數量有明顯上升,但是其發展現狀不容樂觀,普遍存在負債率較高,資金周轉不力,并且法人治理結構不善等現象,在新形勢下已經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與進步,因此,轉型迫在眉睫,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可以優化法人治理結構,符合城鎮化建設的要求和經濟發展態勢要求等。
(一)優化法人治理結構,加強監督管理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背靠地方政府,責任主體不清晰,內部結構不完善,其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由于內部缺乏董事會,經理層等,在進行決策與管理時不能根據平臺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經營環境對項目做出準確判斷,盲目舉債,監督管理不力,導致負債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沒有充足的資本支持,導致平臺業務盲目發債,存在違規操作,違規擔保等現象,高額的利息不能支付等,通過優化法人治理結構,一方面,可以設立專門的董事會,決策管理層,對項目進行認真考察,根據市場經濟對項目做出科學決策,并且在執行項目的過程中加強監督管理,弱化資金風險,另一方面,可以規避違規操作,弱化政府的權力,將平臺的發展放在首位,認真考慮項目的投資利潤率,符合法律規定操作各種業務,最終促進地方投融資平臺的發展與進步。
(二)城鎮化建設的要求
目前,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的關于城鎮化建設的政策,城鎮化水平以每年1%的發展速度增長,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深化,城鎮人口的擴張,勢必會給城市建設發展造成巨大的壓力,而財政預算無法滿足其資金要求,需要通過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來獲取項目資金,因此,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轉型迫在眉睫,以求通過轉型募集較多的城市建設發展的資金,深化當地的城鎮化建設。
(三)國家政策的要求
目前,我國的政策也對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業務提出了更加細化的要求,例如在債務上如何借,如何還以及如何利用募得的資金進行市場運作等,這些政策意味著國家對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不再是粗放式的管理,管理更加細化,要求更加明確,因此,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需要對這些政策進行認真研讀,然后對自身經營的業務進行調整,以求符合國家政策基礎上實現自身的發展與進步。
三、針對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轉型提出的優化策略
根據以上分析,本文針對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出現的問題提出優化策略,以求促進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發展與進步。
(一)厘清政府與平臺之間的關系,優化法人治理機構
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是依托政府建立的,在執行相關項目時政府牽涉較多,不能發揮其市場功能,因此,需要理清政府與平臺之間的關系,優化平臺的法人治理機構,首先,將平臺逐漸從政府部門脫離,發揮其市場作用,政府不再以平臺的名義辦理舉債業務,平臺能夠根據市場情況與經營目標選擇項目建設,承擔自身的風險,其次,優化法人治理機構,為了保證平臺能夠穩定進行運作,必須在平臺內部建立合理的法人機構,搭建董事會,總經理以及監事會等機構,董事會與總經理職位的確定可以幫助平臺在目前的經營狀況下實現科學決策,而監事會則可以通過制定內控系統對平臺的資本運作進行監督,提升資金監管效率,這樣就將政府與平臺互相分離,權利與責任非常明確,提升了平臺的管理水平,促進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轉型順利完成。
(二)拓寬平臺的融資渠道,降低負債率
通過上文分析可知,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負債率節節攀升,與管理層的科學決策與盲目舉債有較大的關系,因此,應該在平臺內部建立有效的內控監督機制,并且拓寬融資渠道,保證平臺資金運作,一方面,政府內部設定合理的內部控制與審計制度,對項目,資金運作等進行定期審計,判斷項目的收益率,選擇合適的項目,并且對項目的全環節的操作進行監督與控制,規避出現資金風險,負債率過高等現象,其次,需要拓寬融資渠道,創新業務模式,政府投融資平臺資金風險頻發,負債率過高的原因是采用傳統單一的融資渠道,利用舉債等形式獲得資金,這就無疑加大了資產負債比率,因此,需要創新業務模式,根據項目的特點以及企業的財務情況,利用資產證券化,信托,公私合企等方式進行資金運作,提升資金周轉率,規避財務風險。
(三)加強預算管理,尋求新的業務發展
在政府融資平臺轉型過程中,為了規避財務風險,要與政府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穩步推進平臺的順利轉型,一方面,要加強預算管理,科學編制預算,對政府投融資平臺的資金進行合理規劃,對資金進行有效歸集,統一管理,統一使用,另一方面,為了提升資產運作效率,需要尋求新的業務發展,利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孵化新興的業務模式,可以拓展到文化,教育,高新技術以及衛生等多種領域,從而有效盤活資金,將政府融資平臺打造成綜合性較強,業務多元化的資產管理運營公司,促進其發展進步。
四、小結
近幾年,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數量激增,但是經營問題暴露的越來越多,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平臺轉型成為重中之重,本文通過闡述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概念,現狀,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出現問題的原因,并且針對其轉型必要性進行了分析,最后,針對政府融資平臺出現的問題從內控機制,業務模式創新以及法人治理優化等方面提出了優化策略,以求推動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轉型與完善。
參考文獻:
[1]劉利.成都市政府舉債融資及投融資平臺戰略轉型分析[J].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16,36 (3): 17-22,28.
[2]蔡金山.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發展趨勢與戰略轉型方向[J].商,2015 (39): 186-186.
[3]錢靖.試論地方政府的投融資平臺轉型發展策略[J].經貿實踐,2016 (6): 123-124.
[4]江武.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持續發展的財務戰略[J].財會學習,2019 (2): 5,7.
[5]于潔.區縣級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轉型發展中財務管理困境與對策[J].中國經貿,2018 (17): 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