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師生互動和學生之間互動。因此,教師需要積極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講解教學內容時,先傳授語文知識,之后,預留時間與學生溝通,或者引導學生舉手發言,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同時加強學生間和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消除畏懼感,進而主動互動和溝通,使學生在相互交流和提問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進而輕松掌握教學內容,可見,開展互動式教學,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互動式教學;效率
一、 前言
結合以往的教學實踐經驗發現,在互動式教學中,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舉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非常高??梢姡瑢⒒邮浇虒W方法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促進學生相互溝通,強化學生的合作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此外,師生互動中拉近師生距離,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多角度分析課程內容,不僅發散學生的思維,還構建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必然會收取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互動式教學的意義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課堂氛圍沉悶,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死板以及思想觀念陳舊,教師教學中以講解知識為主,忽視引導學生互動,勢必會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而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在教學中應預留足夠的時間組織學生討論課本內容,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表述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表現,對于踴躍舉手闡釋的學生多鼓勵多表揚,而對于總是沉默寡言的學生,應多與學生交流,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消除隔閡,激發學生主動舉手說出觀點,有利于增強學生間和師生間的互動、溝通,使學生在寬松氛圍中踴躍舉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表述能力、思考力,可見,語文教學中開展互動式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十分有利。
三、 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 師生互動和交流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互動式教學時,應注重創造機會與學生溝通,以學生為本,重視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促使學生敞開心扉積極說出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表述觀點和想法,教師認真傾聽學生的闡釋,從而能夠了解學生思想觀念不正確等問題,進而及時引導,并告訴學生先分析字句含義,后總結知識點,以及先理解,后記憶,使學生明確學習方法,從而能夠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
例如:學習《柳樹醒了》一課時,教師先講解課文的主旨,之后,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分別與各組學生溝通、交流,有利于構建互動性、開放性課堂,調動全體學生主動說出課文的中心思想、運用的修辭手法等等,從而使學生樂于溝通與互動,并且,學生能夠踴躍展現自我,既增強學生的表現力,又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觀點,使學生正確理解課文段落大意,進而使學生在學習中輕松掌握文中的知識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二) 引導學生舉手提問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比較復雜,要求學生能夠獨立自主梳理思路以及自主總結知識,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師在教學中應將互動式教學模式落到實處,通過構建互動課堂,使學生思維更靈活,進而更加認真歸納語文知識。此外,教師應調動學生主動提問,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還調動全體學生踴躍發問,教師依次解答,同時對于積極發問的學生,多鼓勵多表揚,達到激勵的目的,促使學生增強獨立思考的信心,且在提問過程中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引下,深層次思考教學內容,逐漸解決心中的疑問,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再感覺困惑不解,從而使學生對語文知識理解得更透徹更深入,學生在完全理解后,進一步掌握知識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由此可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舉手提問,有效提高課堂的互動性。此外,一問一答中學生自主整理知識點,學生的思路更加清晰,知識點構建更加完整,進而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語文基礎。
(三) 引導學生角色扮演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按照教學大綱提出的要求,落實互動式教學法,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構建互動、活躍的課堂氛圍,可以引導學生扮演文中的角色,發揮全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不再處于被動的狀態,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機會與同學互動和交流,例如,在溝通中商量角色的臺詞,以及如何扮演,逐漸加強學生間互動,有利于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促進學生在互動中尊重對方的想法,并懂得尊重他人,做到不隨意打斷別人發言??梢?,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使學生自我管理和約束,同時,能夠使學生主動與同學溝通,激發學生進行有效互動,推動互動式教學順利進行,必然會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四) 開展游戲教學活動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一味地灌輸知識,會導致學生不主動思考和學習,使得課堂氛圍無法活躍,必然會降低教學效率和質量,清楚這一點后,教師在教學中應深入落實互動式教學模式,并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教學活動,從而將游戲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游戲中主動溝通、加強互動,最終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例如:學習《狐貍與烏鴉》一課時,教師先帶領學生讀課文,學生初步了解文章內容后,引導學生進行“搶答”游戲,規則為依據課文內容提問,學生搶答,回答之前,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商量,激發全體學生主動溝通和互動,并使學生在交流中總結出答案,踴躍舉手回答,整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踴躍表述,還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表述時更流利更通順,并且,學生能夠快速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梢?,在互動式教學中融入游戲化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表述能力、語言組織能力。
四、 總結
綜述,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應注重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教師應在課堂上先講解教材中的知識點,之后,引導學生舉手提問、扮演角色以及開展游戲化教學活動。與此同時,教師應多與學生溝通,并在溝通中耐心指導學生深入分析課程內容,進而使學生在自主分析中理解語文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梢姡邮浇虒W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國芬.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0):173.
[2]王躍榮.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3(32):58-59.
[3]廖雪花.淺論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3(8):97.
[4]李敏賢,韓蔚.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3(16):59-60.
作者簡介:李蘭燕,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縣育英小學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