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較為幼稚、單純,換句話說,小學生的心理易于掌握與引導,因此小學班主任需要結合工作經驗與實際教育技巧,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進行積極的引導,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班級進行管理,與學生和家長靈活溝通交流,讓學生們能在自己管理的班級中快樂健康成長。從這一角度來講,這是一門充滿了挑戰與熱愛的管理藝術,本文主要從班主任的教育理念,簡要討論這一管理工作的藝術性。
關鍵詞:管理藝術;班主任;小學生
班主任的工作向來瑣碎,許多的瑣碎工作累積在一起,便顯得十分繁重,但班主任處理這些煩瑣事物的技巧,管理班級的方式都為這一工作崗位增添不少藝術性。小學班主任尤為如此,在一群天性好動、活潑可愛的小學生面前,專為成年人設計的管理方法顯得并不那么適用,因此班主任需要結合本班學生的性格特點,積極探索能讓學生接受的管理方法,投入對本班學生以及教育工作的熱愛,使對小學生的教育管理充滿藝術性。
一、 小學班級科學管理的重要意義
小學課堂是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平臺,而課堂又立足于班集體,班級應當是能激勵學生不斷積極進取、努力向上的班級,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即小學班級的班主任,有責任建立起這樣一個能帶動全班學生積極向上的班級。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可以促進學生們的思想進步,班主任工作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學生的精神面貌與學習態度,因此實施科學有效合適的管理方法,對每一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 班主任管理藝術來源
(一) 對學生毫無保留的熱愛
愛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可以說,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能成就對學生的教育。作為班主任,只有對學生投入足夠多的愛才能讓學生服從你的管理,因此愛是對學生進行管理工作的前提條件。小學生脫離父母的懷抱不久,正是需要關愛的時期,因此合理利用愛的藝術可以緩和師生之間的關系,使班主任和學生之間建立親密平等的朋友關系。教師對學生的愛體現在尊重、包容、理解以及引導方面,通常需要班主任以積極的熱愛,去關注學生們的內心世界,為學生們解決內心的擔憂與煩惱,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專心于學習,而且還能提升他們對班主任的信任感,懂得尊重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正常的心理變化,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探索能力。筆者曾經教過的一位學生的實例可以為愛的力量提供充分的支撐論據,當筆者剛開始接觸他時,他表現出了不信任、不配合以及不小的攻擊性,深入了解之后,發現這位學生的父母長期外出,而平時撫養他的爺爺采取的則是打罵教育,這些因素讓他形成了對教師的逆反心理,而外界對他的這種逆反心理的打壓更是使這種心理形成了惡性循環。通過筆者長達一學期對他的密切關注以及與其家長積極溝通,終于使這位長期缺愛的學生感受到教師以及家長對他的愛,讓他能夠敞開心扉,積極與家長及老師深入交流溝通。
(二) 對班級恰到好處的管理
小學班級管理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到集體生活中存在著道德與制度的約束,而不可以不分時間場合隨心所欲地做事情,班主任應當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合理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明確紀律、清潔、學習等各個方面的職責,對學生進行精神引導,鼓勵學生自覺遵守老師制定下達的規章制度。例如,小學生的自我意識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心理普遍喜愛老師的贊揚與夸獎,班主任可以根據這一心理特點,制定合理的獎勵制度,根據小學生的上課紀律遵守情況、作業完成程度、值日的認真程度等,對學生進行不同數量的小紅花獎勵,并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公開展示學生的小紅花獲得數量,對數量較多的前幾位同學再進行額外的獎勵,這樣學生們就有動力去執行教師布置下來的各個教學任務,有效維持班級的運行。同時管理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而是應當根據不同個體的差異因材施教,對班級中某些差異較大的同學,應當為其單獨制定小目標,適時合理地調整對班級的管理策略。在管理中最不能被忽視的一點,即使懷有對學生以及教育工作的熱愛也不能無原則地容忍某些惡劣事件的發生,對小學生的管理應當學習與品德齊頭并進,使學生的道德水平與學習成績同步提高。
(三) 與家長合理適時的合作
班主任應當充分意識到家庭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對學生各個方面的影響不容忽視,因為家長的各種言行舉止、學習態度都對學生有著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學生在家中和在學校的表現應當是高度一致的,因此班主任可以從家長的口中了解到學生某一階段的具體情況,家校緊密聯系的必要性可見一斑。班主任可以通過家訪、打電話等方式與學生家長交流學生近期的狀況,讓家長能夠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使家長和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注,有利于管理工作更好地展開。在不少家長的眼中,“請家長”似乎是一件不光榮的事情,但是班主任讓家長到學校來,并不是單純地批評學生,而是希望通過和家長溝通了解學生近期的狀況,更好地幫助學生。在筆者所教的班級中,學生家長已經習慣于到學校與班主任進行溝通交流,這是因為筆者制定了定期“請家長”的制度,在這個制度實施之前,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聯系較少,家長對學生在學校的表現了解有限,十分不利于家長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因此催生了這一制度的產生與實施。這個制度的實施效果十分明顯,通過定期與家長溝通交流,教師和家長都對學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夠更好地管理學生。
總之,小學是學生建立健全心智以及完善學習方法的黃金時期,班主任需要通過合理科學的管理方式,投入適當的熱愛,摸索出適合小學生的管理方式,為每位學生的長期發展做好準備。班主任利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為學生日后成為社會發展的引導者打下基礎,不得不說這是一門充滿藝術性的工作。
參考文獻:
[1]陸小娟.花開有聲,以德育人——淺談小學班主任管理藝術[J].新課程導學,2015(6):89.
[2]馬麗近.務實創新,標本兼治——淺談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工作[J].新課程導學,2015(28):96.
[3]張鮮明.不可忽略的“瞬間”無法想象的“奇跡”——班主任工作藝術淺談[J].時代教育,2011(2):197.
[4]呂麗華.跳出常規思維的圈子——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創造性藝術[J].新課程(下),2013(5):6.
作者簡介:
甘蓮善,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洞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