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力瑤
摘 要:信息時代下,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規范化程度不斷提升,經濟管理規范化對于促進企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本文從經濟管理體系、內部管理水平以及ERP管理系統的應用三方面分析了進一步強化企業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策略,希望能夠為企業規范化管理提供借鑒,推動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改革發展。
關鍵詞:信息時代 ?現代企業 ?經濟管理模式 ?規范化
信息時代,經濟全球化、市場經濟均在快速向前推進,企業在新的發展形勢下,需要結合社會需求、市場實情轉變傳統經濟管理模式,提高經濟管理規范化程度,以此應對市場變化。規范化經濟管理需要企業完善組織架構,從多角度、全方位提高經濟管理水平,進而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一、完善經濟管理體系
若將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比作一座山,位于山巔之上的必然是企業的最高管理者。企業最高管理者通常是十分熟悉企業業務,具備高水平管理知識、能力以及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等專業知識的綜合型人才,同時還擁有將知識傳授給普通員工的能力。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在這樣一位管理者的控制、運用下,方能夠達到良好管理效果。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并非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隨著企業的發展、時代的變遷不斷進行調整、完善[1]。信息時代下,企業必須重新審視經濟管理模式,探究其與市場經濟不適應之處,予以更新、調整,通過對管理模式的強化與改良,逐漸建立起與時俱進的經濟管理體系,緊緊跟隨時代發展進步,保障企業市場經濟地位的同時,謀求進一步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方式方法。企業經濟管理模式領導者需要對經過優化的模式在企業中的實際運用進行評估與分析,解決模式運行過程中的問題,提高經濟管理模式規范性,以保障其能夠發揮管理作用。
二、提高內部管理水平
信息時代,科學技術、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企業管理者應當注重提升自身信息應用技能,實現無紙化作業。要求員工能夠簡單處理信息,開展流水作業模式,增強內部管理規范性,以此提升企業工作效率。可以采取下述措施,第一,企業內部崗位分工,專崗專員,以促使員工努力做好本職工作,這樣能夠保證在管理模式下,全體員工都能夠有序開展工作,完成任務。第二,制定流程化工作實施細則,明確工作流程,能夠讓員工清晰了解自身工作職責、方法等,不但有助于節約員工工作期間的時間,還有助于防止工作交叉、缺失等問題。除了從工作角度提高內部管理能力外,管理者還應當做好日常監督管理工作,雖然信息時代下企業大部分工作通過儀器就能夠完成,提高了企業發展速度,但是在信息時代也增加了企業管理難度。主要表現在員工無視法律法規,以權謀私,侵占企業財務。這對于個人而言不僅觸犯了法律,對于企業發展也十分不利,有損企業利益,提高企業資金運轉難度。因此,為了防范該風險,管理者必須做好員工管理工作,尤其是對涉及經濟的員工。
三、應用ERP管理系統
信息時代下企業日常運行需要信息、資金互動支撐,對此可以應用ERP系統。ERP系統是一種集物資、資金、信息于一體的管理系統,該系統能夠整合企業資源,推動企業發展。ERP系統功能遠不止于此。從經濟管理模式角度看,在經濟管理工作中應用該系統能夠產生云計算ERP,實現與云計算數據、信息共享。即是說,員工把原始數據傳輸到云平臺,然后運用ERP系統更新,完成轉換、整理。通過該方法,企業管理者能夠清晰地看到數據對比結果,進而有效管理控制企業經濟,提升經濟管理準確度。此外,EPR系統還能夠服務于經濟管理理念、企業物資人力、基礎信息數據、業務流程等管理,包括客戶、供應商、代理商、制造工廠等等,將各個環節所產生的數據匯總,進行科學、規范地分析處理,同時企業還可以結合應用云計算,主要有下述優勢,第一,對企業運營過程中產生的信息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整合,明確服務方向與發展方向;第二,提高企業資源配置率,節約企業成本;第三,業務與信息充分融合,二者協同發展,有助于提高管理系統性、規范性,同時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有效參考。
四、結束語
市場經濟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代,企業經濟管理水平對企業發展有重要影響。經濟管理能夠指導企業發展規劃制定工作,幫助企業解決運行期間出現的眾多問題。經濟管理規范化能夠提升企業經濟管理質量,最大程度上輔助企業優化其運行模式,助益企業實現社會、經濟雙重效益。
參考文獻:
[1]閔海權.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規范化模式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9(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