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是教師日常工作中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工作,而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則是青年教師個人職業生涯發展中非常關鍵的命題,標志著青年教師正在逐漸從幼稚走向成熟。新課標背景下,日常教學工作也在不斷創新、優化改革,因此作為青年教師便更需要提高對于課堂教學能力自我培養問題的關注度。青年教師要抓住這次改革的機會,在夯實基本功的基礎上不斷推進課堂教學能力的自我培養與提高。以下筆者以日常教學經驗為切入點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進一步推進相關工作的優化落實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課標;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自我培養;提高
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的提高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能夠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需要強調的是,沒有高素質的教師推廣素質教育只會淪為一句空話,而經濟騰飛以及國家民族的振興也會因此而遇到諸多阻力。新形勢下,越來越多的青年教師已經逐漸走上了講臺,但不可否認的是,其課堂教學能力卻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節奏,于是在完成日常教學工作基礎上的自我培養以及自我提高就成了我們所必須要重視的一部分工作。
一、 轉變教育理念
新課標背景下,青年教師要想實現課堂教學能力的自我提高就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這需要青年教師積極對素質教育所倡導的教學理念進行學習,要將新形成的教育思想落實到細節之中,并以提高教學質量為起點逐步實現課堂教學能力的自我提升。當然,這一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青年教師在不斷學習、理解、整合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探究。如此才能夠在轉變、強化教育觀念的前提下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因初參加工作,所以青年教師很容易在一些細節、瑣碎問題上表現出不適應,而這類問題若得不到有效解決將會對其工作熱情產生影響。即便如此,青年教師還是應當在素質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下發揮好自己的優勢,為國內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屬于自己的一分力量。具體來說,青年教師需要轉變的教育教學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改變過于以構建“金字塔”為主的教學目標觀,著眼于各個層次的學生,真正做到“有教無類”,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為教育宗旨;第二,轉變以升學率和分數為主的人才觀,著眼于學生的個性以及全面發展展開教學,從多角度、多渠道著手鼓勵學生成才;第三,杜絕挑剔看待學生的做法,要對全體學生負責,而不應只對少數學生負責。日常教學中,青年教師需要尊重并承認學生的閃光點,以營造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為起點幫助其樹立自信心。
二、 重視課前準備環節的工作
雖說每堂課只有40分鐘,但青年教師也需要盡可能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此環節中教師需要完成課堂內容設置、教學方法設計以及教學模式選取等工作,上述工作需盡可能面面俱到、把控好其中的細節,從而強化在課上的表現。課前準備工作也是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自我培養及提升的重要體現,具體來說,應從以下方面著手完善這類細節:第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合理配置教學資源。日常教學工作需要圍繞著教學大綱、考綱以及課程標準來展開,切忌一味地依靠教材。新課標下,很多學科的教學工作可能只有“跳開”教材才會有起色,因此需要擺正對于教材的認識,它只是輔助教學的工具。依靠新課改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在現有基礎上合理配置教學資源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我們要做的是用教材展開教學,而不是依靠教學活動只讓學生學會使用教材。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夠在現有基礎上提高教學能力,進而實現全方位的自我發展。第二,在摸清學情的前提下創新選擇教學方法。課堂教學中,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的選擇并不是憑空而定的,依據特定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方法的選擇才能夠讓其在教學工作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青年教師要發揮好自身的優勢,在新課標背景下多學習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從而為課堂教學能力的自我培養及提高打好基礎。時下流行的“探究式教學”“情景式教學”“啟發式教學”以及“多媒體教學”等方法均可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展開推廣應用,要從學習這類方法入手,最終實現“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的目標。在學習新方法、新理念的同時,教師也需要積極展開自我反思,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此外,還需要尊重學生在課上的主體地位,發揮其首創精神,逐步改變學生以死記硬背和機械記憶為主的學習狀態。這方面的實踐對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同樣是一個良好的開始,如此青年教師便實現了在提高教學能力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承擔起了社會賦予教師的這份責任。
三、 夯實教學基本功
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同樣是青年教師實現課堂能力自我提高的良好開始。這方面的內容看似瑣碎,但卻能夠為教師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尤其在新課標背景下,各類新穎的教學理念層出不窮,更需要從打好基礎出發推進相關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的實踐運用。具體來說,教學基本功的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漂亮的板書、板圖以及板畫。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設備逐漸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相對廣泛的應用。因此很多青年教師便在板書、版畫等方面顯得過于“放縱”了,未來需提高對這類基本功的關注度并進一步加強訓練,最終為學生呈現優質、高效的課堂。第二,風趣幽默的語言。教學語言是教師傳遞信息、與學生展開溝通交流的主要媒介,而教師所掌握的語言藝術將直接對教學工作的成敗產生影響。日常教學中,對于教學語言教師需要做到準確、清楚、簡練,并突出教學語言的啟發性。如此才能夠達到感染學生的效果,而想要達到這方面的效果,也同樣需要開展相應的訓練。
四、 總結
新課標下,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升與自我培養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工作。上文中筆者依托日常教學經驗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進一步推進相關工作的優化落實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李建兒.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基礎教育課程,2018(20):64-69.
作者簡介:
張曉麗,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烏海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