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識,其中識字是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前提,而且識字不僅只對其語文教學有幫助,對各個學科領域都產生重要意義,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激勵其主動認識漢字并進行練習,進而提高其識字能力。本文將主要分析如何在低段語文中進行識字教學。
關鍵詞:識字;低段語文;教學
一、 前言
在小學階段,由于小學生們的身心都處于發展階段,所以應加強對學生識字興趣的培養,激勵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老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重在將識字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并引導學生不只是在課堂上才能識字,也可以在廣告中、動畫視頻中等練習識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從而提升其語文教學和語文素養。
二、 創新課堂內容,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新課改之后,區別于傳統的教學課堂,要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堅持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自己引導者的作用,將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那么如何激勵學生在課堂上發揮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就需要老師不斷創新其課堂內容,使其豐富化和多元化。比如在課上,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創設文字游戲來激發學生學習識字的興趣,在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這一章節的教學中,老師先引導學生跟著拼音閱讀一遍,老師再領讀,將重點難點的漢字著重教一遍,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座位以S形式一個字一個字識字,根據每個學生的閱讀,來檢測其是否認識文中所相對應的漢字,最后,老師隨機挑選漢字,由學生舉手搶答,答對者給予獎勵。通過這種游戲教學方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增加了學生識字的興趣。除了創設游戲的教學方式外,老師也可以利用學生生活的情境或者喜歡的動畫視頻等與識字教學結合起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充分地利用課堂時間認識更多的漢字,比如老師可以將學生日常接觸的事物編成兒歌的形式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引導學生自己將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人或者事或者物通過兒歌的形式進行表達,不僅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而且也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 適當給予鼓勵,保持學生自信心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表現欲比較強,所以老師可以根據學生這一特點來激勵其識字的興趣。無論是在學校、家庭還是社會,無論是物質獎勵還是精神表揚,都會保持學生的自信心,學習上更加努力,由于學生大多數的時間都在校園內,所以老師不應該吝嗇自己的表揚,遇到學生表現好或者成績好,都要主動給予鼓勵“你好棒啊”“很優秀”“看好你”等等。通過言語上的鼓勵,學生不僅獲得同學的崇拜,也會有家長的稱贊,在識字教學中,如果老師注重在平常的教學中多贊美,也會有效地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并且在舉行識字比賽活動后,可以給予表現好的學生“小老師”或者“識字強者”等稱號,同時,也要將表現好的學生做好模范榜樣的作用。比如,老師可以根據這一階段的教學,舉行一個識字分享會,可以把學生學過的重點字難點字著重予以分享,也可以鼓勵學生自主發揮,將自己平常認識的生字分享給同學,并領讀。不僅給了學生表現的機會,鍛煉了其口才表達能力,而且也鼓勵學生除了在課堂上認識漢字外,課外也要自主閱讀學習生字,有效地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四、 改進教學手段,創新思維模式
在小學階段,進行語文識字教學,主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結合學生其他學科特點,進行識字教學,比如通過兒歌或者換偏旁識字,將傳統的枯燥的教學手段改進為現代有趣的教學手段。在進行課本識字教學時,老師可以通過閱讀課文進行生字教學,也可以通過組成詞語的形式進行教學。在低段語文教學中,通常都會涉及很多兒歌或者童話故事,這種形式的課文都比較形象化,學生在老師的教學下很容易掌握,學生耳熟能詳之后,便能對課文中的生字長期訓練慢慢熟練。比如在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烏鴉喝水》這一耳熟能詳的故事中,學生慢慢地就會掌握“只”“石”等重點漢字。對于比較難的“鴉”等難字,老師不要急于求成,要慢慢地指導學生如何記憶,防止急于求成造成學生喪失識字的興趣。同時可以通過換偏旁這種形象的教學手段識字,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形式,提前收集好識字相關圖片和相關字類似于甲骨文等古代文字,讓學生通過一些圖片描述或者象形文字進行識字,比如“日”這個簡單的象形字,其本身就是指太陽,老師可以在教學中讓學生觀察太陽,讓其進行對比,久而久之,加深其記憶。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能力,而且也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五、 立足生活實踐,提高閱讀能力
在進行小學識字教學時,除了課上教學外,也要引導學生走出校園,擴展識字視野,比如學生可以通過帶領學生進入動物園,學生在了解各種動物名稱的同時,比如“熊貓”“長頸鹿”等,逐漸增長了識字的能力;同時家長也可以帶領孩子逛超市的時候,幫助孩子認識貨架上貨品的名稱,比如學生的學習用品“橡皮擦”“鉛筆”等學生常用的漢字;在看一些動畫視頻時,動畫里人物的名稱、情節還有動畫里的歌,涉及一些生詞方面,老師和家長應該積極幫助學生多了解,不應該打擊學生的興趣。結合生活實踐進行教學,不僅讓學生養成多思考多觀察的習慣,而且增加了其對于識字的興趣。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與學生多溝通交流,對于學生主動學習的生詞要及時教學,同時要教育學生將自己學到的生字和平時自己積累的字寫在記錄本上,方便平時查閱。增加了學生的積累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主動學習識字的興趣。
六、 結語
除了上述對于提高學生識字能力舉措的論述之外,仍有很多可以培養學生識字興趣的方法就不一一論述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創新教學模式,善于利用校園生活,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立足于學生的需求發展,改進其教學理念,適當地鼓勵和表揚學生,保持學生的自信心,激勵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提高其識字的興趣,提高其閱讀寫作能力,進而促進其全面發展,同時實現中國漢字精神的發揚。
參考文獻:
[1]陳冬梅,王敏.培養識字興趣 提高識字能力——淺談低段語文識字教學[J].學苑教育,2014(13):33-33.
[2]許西梅.給“識字教學”插上翅膀——淺談語文識字教學策略[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上旬),2013(2).
[3]王瑩.淺談語文識字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7(4):10-10.
作者簡介:
施莊儀,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莆美陽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