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有一大部分學生害怕寫作文,不喜歡寫作文,提起筆大腦似乎一片空白。他們總覺得沒有東西可寫,久而久之便覺得寫作文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在小學生天性愛玩、自制力不強、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的前提下,如果想要小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甚至愛上寫作,教師一定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寫作,讓他們覺得寫作并不難,進而逐漸對寫作產生興趣。通過改變之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將他們覺得枯燥無趣的作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輕松愉快,使他們覺得寫作文原來也是一件如此有趣的事情。
關鍵詞:構建;作文課堂;策略
一、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獲取素材和靈感
生活中的素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用肉眼觀察生活中的人事物、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百態,從生活中汲取素材,獲得靈感。對生活有所了解,寫作時才不會大腦空空無從下筆。比如寫一篇關于動物的作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察天上飛的鳥兒、地下跑的狗等,再例如寫關于植物的文章,可以先讓學生觀察生活中那些花花草草的發芽生長的過程,必要時做一些記錄,最后根據自己觀察到的結果和過程中的感悟進行寫作。總而言之,先引導學生觀察這件事物,在學生觀察事物的同時指導他們從哪些方面觀察,如先從最基礎的外觀開始,然后是動作形態,以及其他本質特點,由淺入深,具有條理地進行觀察,使學生在寫作的時候也能夠有條理地進行描述。只有對事物本身有所認識、大腦中存在對這件事物的概念,學生才能在寫作時進行梳理描繪。所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了解生活、貼近生活是進行寫作很重要的一步。
二、循循善誘,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寫日記是想要通過寫作讓學生傾訴自己的內心和真正想要表達的想法,寫作文也一樣需要學生產生表達自己想法的欲望。這時,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采用有趣的方法進行教學,對學生的興趣有所了解。比如小學生喜歡聽故事、看動畫片,教師便可以通過講一個故事或者播放一段動畫片,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讓他們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故事存在的疑問、想法,甚至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說出自己所認為的故事接下來應該如何發展,積極主動地進行創作,這樣也可以激勵更多膽小的學生參與到活躍愉快的氣氛中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大膽表達出自己所感所想。使得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感而發,寫出內容豐富、感情充沛的作文,而不是像擠牙膏一樣,東一句西一句,完全不知所云。
三、學會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內容
當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想要創作時,可能常常也會因為詞匯量和知識儲備不足而影響他們寫作的質量和水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必拘泥于課本,大可引導學生閱讀適合他們年紀、能引起他們思考、激發他們興趣的書籍,指導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并記錄下學生自己感興趣的詞匯語句理解并學會應用,讀到覺得有趣的故事也可以記下作為寫作時的素材,學會分析和評價故事、在故事中鑒賞美與丑、善與惡,在閱讀的同時開拓了學生的知識面,更有利于寫作。
四、情景表演,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和感悟
通過觀察生活,學生可以在寫作的過程中對人事物的外觀、形態、特點等進行具體的描述,然而小學生的作文不只要求對人事物的描寫,更多的是記敘文,這就要求學生不能只停留在人事物的表面,更注重的是對故事的敘述和情感的表達。想要學生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和感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情景表演,給定學生一個大概的情節與背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領悟和理解將情景表演出來,教師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可以對情節進一步補充,使情節更完整,這樣形象直觀的表演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正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在表演的過程捕捉到的重點和信息都是不一樣的,理所當然,產生的情感、對情節的理解和感悟都是有所差異的。這種情景表演的方式,便于每個學生參與到其中來,對此情此景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此一來,寫出來的作文必定是情感充沛的,而不是干巴巴地進行一番描述。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寫作興趣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要重視通過構建趣味化作文課堂來引導小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教會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獲得靈感,進行創作。在有限的課堂無限地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永珍.談構建小學趣味化作文課堂的策略[J].作文教學研究,2016(3).
[2]潘麗君.小學生趣味化作文教學方法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7).
作者簡介:于秋菊(1967.11—),女,漢族,吉林白城人,大學本科學歷,職稱: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