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芬
摘 要:21世紀,我國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進步,傳統的小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的教學目標,迫切需要引進新的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是一種新興的高效學習方法,近年來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基礎學科,將合作學習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教學模式;小學數學;合作學習
近年來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以其高效率學習的優點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如何將合作學習有機融入日常教學中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雖然已有部分教師嘗試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但往往因為沒有規范的指導方法而未能將合作學習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發展現狀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高效率的學習方式,雖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已經受到了很多教師的關注,但是縱觀國內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在于合作機制不完善,尚未形成成熟的運行模式。教師往往忽略分組人員的構成情況,通常按照座位分組,而沒有按照學習成績互補搭配進行分組,這樣較易出現小組水平良莠不齊的情況,在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的小組中,成員容易喪失學習興趣。組內合作也沒有明確的分工,組員之間配合欠佳,學習效率低下。其次,部分教師只是將合作學習視為一種普通的教學方法,拘泥于形式上,從而忽視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小組成員性格各異,個別學生自我意識強烈,不愿意接受別人的意見,從而對合作學習產生抵抗情緒,無法很好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除此之外,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教師普遍只在課堂上安排學生合作學習,這就導致學生在課下對此重視度不夠,沒有將小組合作學習融入課余生活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合作學習的效果也將會大打折扣。
二、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一)合理分組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通過互相合作、深入溝通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的學習方法。因此,小組成員的合理搭配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老師在分組時應當參考學生的學習成績,將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一般的學生按實際情況確定比例分配入組,確保小組討論能夠有較高質量。確定好小組成員之后,教師可以讓組員投票選舉組長,組長應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與協調組織能力。緊接著老師應當鼓勵學生按自己的情況確定自己的小組分工,例如善于整理觀點、歸納意見的學生可以作為小組總結員,在合作討論時歸納總結大家的看法;擅長語言表達的學生可以作為小組發言人,代表小組在課堂中進行發言等等。只有每個成員都明確自己的分工,才能保證小組學習能夠人人參與,高效持續運轉下去。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讓學生為自己的小組起名,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
(二)加強師生溝通
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的角色往往是知識的傳授者,只負責課本內容與習題的講解,而缺乏與學生的溝通互動。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應當打破固化思維,主動同學生交流,建立起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承擔起“引導者”的角色,即積極引導學生的討論方向,確保討論是有利于學習的。例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這個知識點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在討論前觀察身邊的生活用品,然后在家長的指導下用畫筆將它們的外部輪廓大致勾繪出來,制成小圖冊帶到課堂上進行討論。經過討論,學生能夠對日常生活用品的大致形狀有個具體的了解,發現空間幾何體并不只是書本上的概念,在實際生活中也隨處可見。此時老師再結合教材講解各種幾何體的定義,學生就更易接受且理解得更為深刻。此外,師生溝通不應只局限于學習內容,老師還可以就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課外話題與學生展開交流,增進師生感情。
(三)定期歸納總結
小組合作學習除了注重過程之外,還應當及時歸納總結和回顧評價,讓學生不斷取得階段性的學習成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每次合作討論后老師都應當讓學生對討論內容做一次全面梳理,將不同學生的觀點簡要概括,并指出其優缺點,最后整理得出一個較為客觀合理的討論結果。在上面例子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組內討論過的生活用品按其對應的空間幾何體做個分類。例如屬于正方體的物品有哪些,長方體的物品有哪些,屬于圓柱的物品又有哪些等等。通過總結,學生對幾何體便會有一個較為直觀的認識。除了歸納總結,教師應當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評價機制。評價應當包括自我評價、集體評價和教師評價三個部分。個人評價即讓學生評估自己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承擔了什么樣的角色,通過合作討論自己學習到了什么;集體評價需要組員進行互相評估,讓被評估人充分認識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得到大家的認可;教師評價是指老師依據學生表現對其進行評價。正確的評價有助于學生認清自己的學習情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本文研究了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首先簡要介紹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發展現狀,緊接著分別從學習小組的建設、師生溝通和歸納總結三個方面出發,提出了幾個可行的策略,以期能促進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顧徐達.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探索[J].學科教育,2003(4):33-36.
[2]何先友.小學生數學自我效能、自我概念與數學成績關系的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8(1):45-48.
[3]曾琦.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J].學科教育,2000(6):8-1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