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以及新課標實施的要求,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不能繼續因循守舊,必須做出有效的改革與突破。近些年來,西方的很多國家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都增加了對于學生批判性思維教學的重視程度。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提升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我國目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過闡述批判性思維的具體內涵,分析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關培養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能使學生對信息進行有效的分析與判斷,從而確定自己應處于什么立場,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以后的人生都有極為重要的影響。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作為學生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習環節之一,加強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是一項必要的要求。
一、 批判性思維的內容及培養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意義
批判性思維,英文稱為Critical Thinking,是指先確定一定的思維標準,并以此作為思維的評價依據,從而改進思維的一種逆向的思維模式。對于批判性思維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而在當代社會,批判性思維被普遍確立為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我國對于批判性思維的引入較晚,研究相對于西方國家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在現階段的高中教學過程中,要增強對于批判性思維的教學實踐,彌補我國在這一領域研究的不足。同時,在高中英語閱讀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也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以及新課標的必要需求,良好的批判性思維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尋求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意識,也有利于高中學生整體學習環境的優化,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乃至高中生整個學習生活過程,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二、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 努力構建一個良好的批判性思維環境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能等同于一般意義的閱讀能力培養,需要教師積極構建一個良好的思維環境。對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來說,傳統教學模式中帶來阻礙最大的一點即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空間,不顧學生個人能力以及學習水平等因素,盲目的進行“一勺燴”式的教育。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首先就要對這種教學模式做出改革,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足夠的“留白”,保留學生自己思考的空間,并以此來培養批判性思維。同時,要構建良好的批判性思維環境,還要對師生關系之間進行有效的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對于教師的畏懼情緒較重,不敢對老師提出的觀點心生質疑,形成了機械式的學習方法。故此,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于自身與學生之間關系的改善,做到亦師亦友的程度,允許學生思考,允許學生犯錯,實現教學相長的目的。
(二) 應挑選針對性強的閱讀資料,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目的,教師應對學生閱讀的資料進行嚴格的篩選。不僅要選取出具有語言代表性的閱讀資料,同時還要兼顧資料的爭議性。讓學生有開展批判思維的不同角度,使學生有話可說,有理可講,促進學生的思維模式培養。教師可以借助豐富的互聯網資源以及相關報紙以及期刊文件等,從中選取可用的資料,并在課堂上良好的運用,以達到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目的。
同時,教師還要加強自身對于教材內容的理解,深挖教材中閱讀材料所具有的思維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良好的引導,激發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開展,既保障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也提高對于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力度,一舉兩得。
(三) 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積極提出問題的能力
批判性思維培養中的一個重要要求是學生是否敢于對問題提出質疑。對于一個問題產生質疑的態度是研究并解決問題的前提。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積極培養學生敢于質疑,提出問題的能力。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所講解的閱讀材料,充分分析可提出質疑的不同角度,并在講解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提問以及質疑,使學生能積極思考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教師要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桎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自主提出問題或者互相提出問題,老師作為輔助解答的角色來開展教學工作,實現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目的。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要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需要教師充分打破傳統教育理念的封鎖,積極樹立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意識,將批判性思維培養工作的開展貫穿于整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從而提升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桂秋,王姣.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探究[J].英語教師,2018,18(19):93-95,100.
[2]韓艷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韓志紅,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地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