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長勇
摘 要:在初中語文學習中,作文占了很大比重,所以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進行就很重要。在素質教育的發展下,當代教育更主張以人為本,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為了順應時代潮流,培養學生的個性,教師需要在多方面調整教學方式,進行新式教學,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使其成為新時代的新青年。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個性
21世紀,社會發展迅速,人才需求、人才質量要求也有增加,所以在教育上人們有了更多的要求,當今時代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而不是以成績至上來選拔人才。回歸到語文作文教學中,作文好不好的一大關鍵因素就是是否有新意,是否有創新精神,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創新發展。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1.教學模式單一
在現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師對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視度不夠,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會讓學生背誦句子和寫作模板,在課上只是簡單地說一下題目,讓學生將背誦后的句子套用在作文中,所以作文語句都很生硬,形式一樣,沒有新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平時的語文作文練習中,大多數是規定時間、規定題目,要求學生按時完成老師布置題目,在時間的限制下,學生大多沒有自己的想法,單純地套用背過的模板和句子。教師還是遵循以往習以為常的教學模式,沒有在新課改中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依舊采用傳統的分數至上的教學觀念。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不再適應當今的學習生活,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授課模式,所以師生之間缺乏課堂的互動交流,師生交流很匱乏,只是機械地傳授知識,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沒有思考的過程,限制了學生想象力的發揮。
2.學生缺少創新思維能力
在現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大多去追求高效率的東西,在寫語文作文的時候,大多是套用原有格式,做不到花時間去思考問題思路,久而久之,造成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缺失。在初中階段,學生自我學習意識不強,他們所接受到的就是老師講課的內容。老師在課堂上基本就是講一些作文的評分標準。很難去根據每個人的個性創造出屬于他們每一個人的培養方案。所以學生在寫作文時的自我創造和自我創新能力也比較薄弱,學生的個性思維很難得到發展,其潛力很難得到發掘,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說,當代學生不是沒有創新、創造意識,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是他們在這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缺少了發掘使用自己這種能力的條件。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個性的重要性
初中是人格養成的重要時期,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更需要正確引導,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特個性,在作文中充分融入自己獨特個性,這樣會使作文有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從小方面來說,學生能夠培養自己的個性,有利于語文作文內容新穎,取得高分,有利于自己以后人生發展;從大的方面來說,現在國家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為祖國科技發展和科技創新貢獻一分力量。
三、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個性的策略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所以在不同環境下會形成不同的個性。在日常的學習生活當中學生應保持自己的個性,因為每個人生而不同,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所以在語文寫作當中也應該保持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特點,而不是去臨摹,去效仿,要使作文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
2.調整寫作時間和方式
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中,人們缺少的不是獨立思考的能力,而是獨立思考的時間。所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發展學生個性,首先必要的就是改變以往傳統的寫作方式、寫作時間。在原本傳統的寫作課當中,我們往往是利用兩節課的時間,一節課出題目,讓學生思考作文思路,另一節課來寫一篇作文。這種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學生在緊張的時間限制之下,大腦對題目的思路理解會有所偏差,也會沒有寫作的靈感。我們可以提前幾天布置好題目,然后讓學生在生活當中去實踐,去留意觀察與題目相關的內容,搜集素材,然后整理自己的思路,利用一節課的時間把作文高效率地寫出來,充分保證作文的質量。
3.拓展閱讀
在日常的寫作當中,幾個模板來回反復地用,學生作文千篇一律,沒有新意。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試著在日常教學當中開展幾節閱讀課,閱讀名著或者是其他文學著作,來豐富學生的知識寬度,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資源、更多的素材去完善自己寫的作文。
在新時代下,各種傳統和現代的教學方式相互碰撞,其實每一種教學方式都有它的優點和弊端,我們在平常的語文作文教學當中,應該注重發揮學生的個性,讓學生的作文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同時,教師也應該注意學生的作文一定要有基本的作文規范,也要在保證規范的同時加入新鮮元素,使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將學生的創新能力運用到寫作當中,使學生的作文能力能夠得到更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夏曉慧.淺析初中語文作文思維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89-90.
[2]陳隴芳.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創新途徑的分析[J].學周刊,2018(10):134-135.
[3]楊寧.初中語文作文個性化教學策略[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5):131-132.
[4]孫浩萍.新理念下作文教學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1):229-23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