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宏
摘 要:英語語感就是人腦不需要通過邏輯翻譯,可以直接把語言和語義進行非意識轉換的思維過程。它包括人們的英語語音體驗、語義感覺、語言感覺等。它是對英語的直接感知,是通過重復的情感意識上升到對經驗的理性理解。為了克服傳統英語教學的弊端,提高英語水平,讓學生能深度體驗和感受英語的脈搏及美感,英語語感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內涵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要走進語感培養的誤區,忽視英語語感的培養,而要采取有效的語感培養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水平。
關鍵詞:語感;英語教學;培養
一、語感培養的誤區
1.培養語感費心費力
有些教師錯誤地認為英語語感是水中月,在實際的教學中,他們只注重英語語法和詞匯知識的教學,搞題海戰術,完全把學生語感的培養拋之腦后,他們認為培養中學生的語感是費心費力的事情,得不償失,與考試成績沒直接關系。
2.語感是自然養成的
英語教師大多承認語感的存在,但他們把英語語感看作人的靈感,認為學生學習到一定階段,語感自然會水到渠成,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必有意識去加以培養。
3.缺乏學法的指導
凡學英語的人都或多或少地聽過老師強調要培養語感,那些英語好的學生經常會說,語感好了做題憑感覺就能做對,即使不太理解也能做得對,可見語感的重要性。而為了練好語感,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學法指導,而不能聽之任之,任其發展。
4.缺乏正確的教法
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單調乏味,無法形成信息溝。有了大量語言的輸入,才會產生信息溝。但在教學中對語言輸出形式單一化,學生缺乏輸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產生不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活動,學生的語感也就難以培養。
二、語感培養的路徑
1.強化語音教學
眾所周知,在英語教學起始階段,語音教學主要通過模仿來進行,教師應提供大量聽音、模仿和實踐的機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老師應首先教會學生國際音標,并根據音標及拼讀規則學會拼讀單詞,及時糾正其不正確的發音,這對培養學生的語感很有好處。教師在盡量用英語授課的同時,借助一些適當的體態語以及多媒體教學手段,甚至可以適當用母語,使英語教與學變為一個對語言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想象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英語語言的復現率得以提高,輸入量就會增加。萬事開頭難,但只要堅持不懈,時間久了,就會體現出它的效果。
2.在聽與閱讀中培養語感
聽與讀是語言輸入環節,大量的語言輸入為語言的輸出創造可能性,多聽、多讀有助于語感的發生和形成,這種發生常常是潛意識的。
教師在上課時,要給學生創建一個聽的外語環境,讓學生聽單詞、聽語音、聽語調。比如聽一些抑揚頓挫的句子,并且要求學生復述,體會其不同的語調和情感,也可聽一些小故事,引導學生模仿語音語調進行復述。語感的培養離不開濃厚的語言環境。但是在一個以漢語為母語的環境中,在課堂上教師必須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建聽的英語環境,使學生時時沉浸在英語的氛圍中。閱讀在語感培養中的作用毋庸置疑,有些教師要么不注重擴大學生閱讀量,要么就拘泥于課文的精耕細作,花大量時間講解語言點,而閱讀不應只是為了語法、詞法,更重要的是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可得到必要的語言輸入,從而增強語感,提高語言水平。同時,教師還要重視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的養成和閱讀技巧的指導,尤其要培養學生對文章主旨大意的整體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以此來提高語言感悟能力。
3.在說與寫作中發展語感
如果有了聽與讀的大量語言輸入,那么,輸出環節中的說與寫將有助于語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因此要學好英語,培養良好的英語語感,就要多說多寫英語,要在說與寫中發展語感。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課文復述、問題討論、角色扮演、話題簡述等,盡可能地創造給學生說話和表達的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活動中體驗、感知、實踐英語,自然學會用英語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在說的過程中發展英語語感。寫作是對聽、說、讀的書面反饋,一方面,教師可以立足課本,在學完一個單元之后,結合本單元話題,運用課本中所出現的詞匯、句型進行寫作訓練;另一方面,教師可鼓勵并幫助學生養成記日記的良好習慣,把平時的所見所聞、身邊的點滴小事及自己的感受用英語寫下來。開始可從簡單句寫起,然后再寫一些復雜的句子和段落,如此循序漸進,日積月累,學生會逐步發展自己的英語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
4.在課外活動中加強語感
教師課堂上所授語言知識和技能需要得到實踐應用,而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教師要努力創設更多的英語環境,開展一些適合學生實際水平的課外活動,如此,既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能提高他們的語感運用能力,所以,教師可經常讓同學們自編、自排、自演課本劇和英語短劇,創辦英語社團鼓勵學生盡量用英語交流,還可要求學生利用時間觀看英語電視頻道和英語電影,閱讀英語報紙和雜志,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講英語故事等。
綜上所述,教師應在符合英語課程標準和學生核心素養的前提下,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它絕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要靠師生長期堅持,共同努力,要讓辛苦被動的教英語學英語過渡為由學生自己感知體驗,最終慢慢提高學生語感。
參考文獻:
潘曉玲.淺議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語感培養[J].時代教育,2010(3):21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