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櫻凡
【摘 要】 從實踐來看,當前以黨建促脫貧攻堅中存在基層組織發展能力偏弱、缺乏能人帶動、農技人員作用沒有有效發揮等問題,但也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扶貧模式,如“整鄉抱團”模式、“支部引領”模式、“能人帶富”模式、“千企幫千村”模式等。要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必須落實好黨建扶貧攻堅責任,深化基層干部隊伍建設,解決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才能如期實現脫貧目標。基于此,文章就加強基層黨建助力脫貧攻堅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黨建引領 精準扶貧 脫貧攻堅 措施
1.充分認識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
1.1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
1.2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保證;
1.3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
1.4幫助廣大貧困地區脫貧脫困不是簡簡單單的金錢加減法,扶貧先扶志。
2.脫貧攻堅中黨建方面存在的問題
2.1基層黨組織的宗旨意識不夠,服務意識差。一些基層黨組織團隊懶散,宗旨意識不夠,本位思想加劇、缺乏高度責任感,為民服務意識薄弱。還有一些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對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不夠重視,政治覺悟不夠,對脫貧攻堅的參與缺乏積極性。
2.2貧困村黨組織中人員比例不平衡,脫貧攻堅水平低。某些基層黨組織缺乏必要的凝聚力,人員結構比例失衡,對工作缺乏熱情,削弱了黨組織力量,黨成員年齡分布不均、思想陳舊迂腐排斥新事物、創新意識薄弱。
2.3基層黨組織對脫貧攻堅不重視,停滯不前。一些基層黨組織缺乏靈活性,不能針對基層實際情況,獻計獻策,對黨的宗旨缺乏執行力,或是不懂得利用各種活動來執行,發揮黨組織的服務水平;對基層脫貧攻堅采取的措施,缺乏可行性分析,流于形式而得不到好效果。
2.4脫貧攻堅監督體系不健全,監督工作不到位。一些基層黨組織對制度缺乏執行力,長官意識過于濃厚,扶貧情況無序開展,極大的削弱了政策效力,貧困戶退出機制及其他扶貧戰略方案缺乏全面的推廣宣傳,導致貧困戶對政策產生疑問。
3、加強基層黨建助力脫貧攻堅措施
3.1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戰斗堡壘作用?;鶎咏M織建設既是“訪惠聚”工作的四大任務之一,更是打贏脫貧攻堅仗的先鋒,村黨支部建設是基層組織建設的核心內容,“訪惠聚”工作隊必須把基層組織建設同扶貧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發展一批素質較高的黨員,特別是把致富能手發展成黨員,把黨員發展成致富能手,通過傳幫帶提高村黨支部的整體素質和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把村黨支部建設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維護穩定的領導核心,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工作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3.2落實基層黨組織脫貧攻堅的主體責任。各級黨委、政府是脫貧攻堅的責任主體。深度貧困地區各級黨委、政府要強化主體責任落實,地縣鄉村各級書記一起抓、黨政一把手親自抓,逐級傳導壓力、壓實責任,強化落實、吹糠見米。特別是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凝聚村級黨支部力量,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脫貧攻堅上來,按照既定脫貧攻堅“設計圖”和“施工圖”,思路不變、重點不移,不脫貧不脫鉤。
3.3激活基層黨組織發揮脫貧攻堅中堅力量。脫貧攻堅不是扶貧部門一家的事,各行業部門齊抓共管,但最終實施的只能是基層的村一級黨支部。必須細化脫貧攻堅三年實施方案,村書記就是第一責任人,激活村兩委班子力量,夯實其在脫貧攻堅中的中堅力量,傳導力量,擴大到農民黨員,分擔到小隊長、雙聯戶長,做到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責任,凝聚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3.4夯實基層黨組織脫貧攻堅的基礎骨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尤其要加強工作第一線的組織領導”。攻堅期內,除保持深度貧困縣市、鄉鎮黨政正職穩定,分管扶貧副職三年不變,打造堅強的“一線指揮部”。更重要的是“訪惠聚”駐村力量保留2017年的60%以上,充實優秀干部,連續駐村?!白h建、促穩定、促脫貧”有機統籌,認真謀劃,按照保留骨干、充實優秀的原則,進一步選優配強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訪惠聚”駐村工作隊,三年保持基本穩定,不脫貧不走人、不穩固不脫鉤。
3.5全力抓好基層黨組織人員扶貧相關培訓。培養一批“明白人”,解決“不會干”的問題。第一書記要抓好基層干部培訓,重點講清楚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講清楚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關于脫貧攻堅部署要求,講清楚“兩不愁、三保障”“一高于、一接近”扶貧目標標準,講清楚精準脫貧的具體舉措,進一步統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確任務、激發動力,真正讓基層組織的干部成為脫貧攻堅的主力軍。同時,要抓好群眾培訓,通過農民夜校、舉辦培訓班、送教下鄉等多種方式,積極向貧困群眾教授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先進經驗,幫助群眾掌握脫貧致富的門路和技術。
3.6通過基層黨組織廣做工作激發內生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要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尤其村黨支部要通過政策宣講、思想動員、典型示范等各種有效的宣傳教育方式方法,打好精神脫貧“組合拳”。要讓貧困群眾的心“熱”起來。有針對性地幫扶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脫貧帶頭人,大力支持和鼓勵他們率先脫貧、率先致富,讓群眾看在眼里、熱在心里,切實激發起群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主動性,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變“要我發展”為“我要發展”。要讓貧困群眾的腦“活”起來。在扎實做好國語培訓和技能培訓的前提下,大力引導貧困群眾走出去到先進地區創業就業,親身感受現代化發展氛圍,讓眼界開闊起來。要讓貧困群眾的手“動”起來。改變簡單送錢送物、發錢發物的做法,采用生產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方式,鼓勵和引導貧困群眾深度參與到產業發展、項目實施等脫貧攻堅過程中來,依靠勤勞雙手創造更加美好明天。
結 語
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的有機結合,是打通脫貧道路“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我們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推進農村基層黨的建設強基固本,構建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工作深度融合的模式,真正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
【參考文獻】
[1] 宋振國.抓實基層黨建 助力脫貧攻堅[J].新長征,2018(06)
[2] 朱漢橋.堅持黨建引領 助力脫貧攻堅[J].中國農墾,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