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茂
【摘 要】 伴隨著社會設計服務領域的高速發展,行業對設計類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基于此,高校設計類專業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在擇業觀、就業政策、就業信息、擇業技巧、就業心理等方面進行探析,旨在為藝術院校設計類專業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藝術院校 設計類 就業指導
近年來,隨著藝術院校設計類專業招生人數的逐年增加,設計類專業學生就業質量問題日益凸顯,如何有效適時調整就業指導服務工作,促進學生更好就業,儼然成為設計類專業就業指導工作極其重要的內容。
一、設計類專業就業現狀
(1)就業率虛高。設計類專業雖有較高的整體就業率數據,但實際上一部分畢業生是通過靈活就業的形式實現就業,部分學生就業單位的門檻低,與此同時,造成了畢業生畢業一年內離職率大增。
(2)學生就業能力欠缺。目前,藝術院校就業指導體系亦在不斷完善,但整體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雖有較完整就業指導體系,但體系還處在初級階段。如已在學生大學四年起就著手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引導,但這些僅僅停留在課時有限的課堂式教學,造成了學生獲得就業指導教育不夠系統和全面,直接導致學生就業綜合素質能力欠缺。
(3)就業渠道信息閉塞。設計類專業學生大多專注于專業本身的學習,而對就業信息的了解有一定的欠缺。尤其在畢業季階段,加上畢業設計壓力,往往忽視就業方面的關注度。從每年藝術專場招聘會參與人數的熱度可以看出,現場求職招聘的氛圍不是很濃厚,學生求職熱情不是很高漲。通過招聘會僅是就業的一種渠道媒介,此種途徑過于單一。
(4)就業政策了解甚少。國家對于高校學生就業出臺很多相關政策文件,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高校學生就業提供政策保障。但目前設計類專業學生對于就業政策的了解不多,學校關于就業政策的宣傳形式亦較單一,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往往是被動式,大部分僅通過課時不多的就業指導課程上了解。
(5)就業心理素質不強。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物質消費水平增高,一定程度上對應屆畢業生求職就業心理造成波動。此外,藝術院校學生大多數家庭經濟實力還不錯,學生自我定位較高,對專業的學習更加執著,家庭對他們的期望值也較高,他們更渴望施展自己的抱負。敢于追求經濟利益和個性發展,在擇業時過多地考慮目前的、現實的利益,在求職就業過程中為利益所牽引,盲目追求就業環境、經濟收入、福利待遇最優化,造成負面的影響。學生在就業崗位的選擇是過度看重薪資待遇等條件,往往忽視崗位本身的發展前景和歷練價值,容易造成就業眼高手低,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
二、設計類專業就業指導工作思考
(1)加強擇業觀指導。擇業,即挑選和選擇職業。不論是先就業還是先擇業,最終目的都是在職場中有所發展、有所收獲。在如何選擇未來職業的問題上,大學生們有了更多的自主權。但主動擇業并不等于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職業。因此,在就業指導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學會自我評估,讓學生學會調整擇業心態,增加受挫折能力。大學生的擇業觀是指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對選擇某種社會職業的認知、評價、態度、方法和心理傾向等的基本觀點,是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就業上的反映,它影響著大學生擇業行為的產生。
(2)就業政策引導。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思想問題往往與沒有很好地了解國家的方針政策有關,因此在大學生擇業前,必須對大學生全面宣講國家就業的方針、政策。充分發揮學生輔導員在學生就業指導上的橋頭堡作用,除就業指導課程上進行政策法規的引導外,必要時利用新媒體的力量,如創建學生就業微信互動平臺,就業政策宣傳欄,實行一對一就業幫扶等途徑。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提高綜合素質,幫助學生熟悉國家就業政策,了解社會職業信息,使其正確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3)就業信息指導。就業信息是指通過各種媒介傳遞的有關就業方面的消息和情況。為杜絕或減少大學生在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反饋信息方面存在的問題,對大學生進行就業信息的指導必不可少。從源頭上收集設計類專業就業渠道信息,引導學生如何有效收集可靠的就業信息,引導學生如何有效進行篩選。同時,擴大與用人單位溝通交流,院系建立用人單位溝通聯系機制,一方面可掌握設計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另一方面搭建學生與用人單位的中間平臺,更好促進學生就業和有針對性向用人單位推薦合適人才。
(4)擇業技巧指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升就業指導課程實效性,邀請設計類企業HR走進課堂開展合作指導教學,指導大學畢業生做好求職資料準備,介紹求職程序,使他們學會自薦,掌握談話技巧等。其次,鍛煉一支就業指導工作素質過硬的輔導員隊伍,雙管齊下,喚醒學生求職意識,糾正他們偏頗的擇業觀,讓學生意識到實現成功就業的前提就是轉變就業觀念。
(5)就業心理指導。藝術院校學生有著特點較為鮮明的就業心理,往往呈現出脫離實際、盲目自信、消極回避等特點。要做好學生對自己的正確自我認知,糾正認知偏差,找尋自己正確的社會定位;引導學生形成合理的就業觀念,養成“先就業,再擇業,后創業”的就業觀;積極開展設計類專業畢業生心理咨詢工作,通過院系宣傳欄、校園媒介、畢業班級信息群等多種途徑宣傳就業心理咨詢的作用,幫助學生打開心靈窗戶,幫助他們更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及不足,增強其自信心,確定適當的擇業目標,走出就業心理困境
藝術院校設計類專業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應從實際出發,切實從低年級開始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引導,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就業指導課程質量,借助信息化媒體為抓手,不斷提升設計類專業學生就業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彭皞,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就業指導的對策研究[J].美與時代:上半月,2010年第9期,19-21.
[2] 闞廣濱,從就業狀況談藝術設計類學生的就業指導[J]. 《科技創業月刊》,2013年第8期133-134頁.
[3] 吳宗宅,大學生求職擇業方法與技巧指導探索[J]. 《科技致富向導》,2012年第20期 69-69頁.
[4] 申倩倩 ,高校大學生就業心理指導[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 161-1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