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
【摘 要】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文明觀,深刻地闡述了人與自然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以及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源,為當代社會發展生態文明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馬克思 生態文明觀 當代價值
一、馬克思生態文明觀的主要內容
(一)人與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馬克思、恩格斯在談及人與自然關系時,首先肯定了自然是先于人類而存在于世界之中的,人類是自然界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大自然就像是人類的母親,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物質保障。人類要想生存就必定離不開水、食物……而這些物品的出現均是來自于大自然的恩賜,特別是在生產力較低的原始社會,那時的人類對自然界充滿了崇拜和畏懼之情。然而馬克思、恩格斯又是極度批判人類對自然界的過度崇拜以及把自然界神秘化。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對自然界過度崇拜、把自然界神秘化的最大危害就是否認了人的主體地位,否認了勞動的價值,否認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看不到人類社會自身的發展,從而導致消極的、落后的歷史觀。
在人與自然界相處的過程當中,人類逐漸意識到自身有改造自然界的能力,開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但是,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都會受到自然界的制約,人類在改造自然的時候必須順應自然界的規律。人類在改造自然界的實踐活動中,不能盲目的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必須深刻的認識到人類與自然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人類的生存永遠依靠于自然界。如果人類只是無休止的對自然界加以改造,那么,當自然界資源枯竭的時候,也就是人類世界末日來臨的時刻。因此,人類必須具有長遠的目光,在順應自然界的規律下充分的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是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源
19世紀中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使社會生產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由于資本家對剩余利潤的狂熱追求,根本不顧及在這樣盲目的生產活動下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嚴重破壞,最終引發了生態危機。馬克思曾指出:“資本對土地的盤剝,導致了土地肥力的銳減和土地的貧瘠。資本破壞了土地的持久肥力,浪費了有限的土地資源。資本主義農業的任何進步,在一定時期內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破壞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進步。”其中,在1976年8月19日馬克思給恩格斯的信中曾指出: “我們在卡爾巴斯德 ( 這里最近六個星期沒有下雨)從各方面聽到的和親身感受的是:熱死人!此處還缺水;貼普爾河好像是被誰吸干了。由于兩岸樹木伐盡,因而造成了美妙的狀況: 這條小河在多雨時期(如1872年) 就泛濫,在干旱年頭就干涸。”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破環自然環境的同時也對勞動者的身體形成了損害。 馬克思曾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按照它的矛盾的、對立的性質,還把浪費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壓低工人的生存條件本身,看作不變資本使用上的節約,從而看作提高利潤率的手段。”恩格斯還曾經對工人的生活環境作了真實的描述:“大街左右有很多有頂的過道通到許多大雜院里面去;一到那里,就陷入一種不能比擬的骯臟而令人作嘔的環境里;向艾爾克河傾斜下去的大雜院尤其如此;這里的住宅無疑地是我所看到過的最糟糕的房子。”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者所能獲得的物質條件和生活環境極其惡劣,但是“資本是根本不關心工人的健康和壽命的,除非社會迫使它去關心”。由此可見,在當時的社會,生態危機已經初露端倪。
二、馬克思生態文明觀的當代價值
第一,走生態文明之路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重點突出的位置。在現代生產過程中,必須要改變“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生產方式。隨著當今社會科學技術不斷的進步,要發揮科技進步在促進資源節約中的作用,普及節約資源方面的科學成果,倡導各個企業淘汰浪費資源的產品、生產機器以及生產技術。重視對高污染企業的改造,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石油化工、鋼鐵、有色金屬、煤炭、建筑等行業進行技術改造,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產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人們的生活方式方面,應當倡導節儉的生活方式:節約用水、節約糧食……提倡大家積極參加環保活動,愛護自然環境。從個人做起,從我做起,每個人都積極參加環保活動,承擔起個人的環境義務和責任。
第二,走生態文明之路必須提高全民生態意識,進行生態文明教育。在過去,人們只注重如何快速發展經濟,否認了自然環境對于人類自身發展的價值。因此,我們必須樹立新的價值觀,新的價值觀注重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倡導人類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要樹立綠色消費的觀念。綠色消費就是指購買在生產過程中和使用過程中符合環保標準的綠色產品。倡導人們杜絕一次性用品,維護自然界的自我循環系統:人們從自然界獲取生活所必需的物質資源,使用過后的物品重回自然界,被自然界本身的力量分解和吸收,成為自然界新的成分,又成為可以供人們使用的新的物質資源,從而形成人與自然和自然內部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1.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
[4] 馬克思.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 劉曾慧.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及其實踐研究[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6] 陳會偉.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的生態文明觀[D].安徽大學,2011.
[7] 張夢竹.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的當代價值[D].吉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