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 宋丹儀



【摘 要】 雄安新區的建設為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帶來了歷史機遇,本文站在尚未在環雄安新區附近建有預制構件生產廠的建筑企業的角度,運用粗糙集綜合評價法建立預制構件廠選址指標體系,在環雄安新區附近的10個市區縣進行選址,為裝配式建筑企業在雄安新區附近選址建廠提供借鑒。
【關鍵詞】 雄安新區 裝配式建筑 選址
1.引言
“綠色”是雄安新區第一招牌,裝配式建筑契合雄安“綠色新城”定位。“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和“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是雄安的首要定位和任務,建設過程采取綠色環保的方式是必然選擇。因此在作為城市建設重要基礎的建筑建造方面,裝配式建筑因其綠色環保的優點,更加符合雄安“綠色新城”的定位和建設綠色智慧新城的目標。
雄安新區承擔著非首都功能的產業和人口轉移,將給裝配式建筑迎來極大的市場需求。在全國已布局10個裝配式工廠的中建三局規劃2019年在雄安新區投資建設一座裝配式混凝土預制工廠。本文站在建筑公司的角度為其在環雄安新區附近建立預制構件廠提供理論借鑒。
2. 預制構件廠選址指標體系構建
在構建預制構件廠選址指標體系中,本文通過查閱整理相關建筑選址方面文獻,總結如下:
彭星(2016)在建立筑施工企業部品部件配送中心時以自然環境因素;經濟發展情況;基礎設施狀況;社會環境因素;經營環境成本因素作為選址的指標體系[1]; 吳漢(2017)提出原材料;交通條件;市場需求;技術條件;地方及政府政策是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需要考慮的因素[2]; 胡韞頻(2018)以市場需求;土地條件;產業鏈的影響;交通條件作為預制構件生產基地選址的指標體系[3]; 徐桂平(2018)對于橋梁預制構件生產廠的選址建立了包括城市規劃;交通條件;土地情況;資源供應情況;成本情況在內的指標體系[4];肖景平(2012)認為市場需求;經濟因素;環境因素;稅收及政府支持政策因素是影響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選址的主要要素[5];羅倩蓉(2018)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建立了包括基礎設施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政策因素在內的指標體系[6]; 陳穎齡(2017)用多層次灰色評價法建立了包括產業環境、社會政治、區域交通、經濟環境、自然條件的指標體系[7]; 劉曉君(2019)認為社會環境、經濟環境、自然條件、成本條件、產業環境因素是影響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的因素[8].
考慮的預制構件廠選址的特殊性,整理得到影響預制構件廠的選址因素集,從而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如表2.1.
3. 粗糙集綜合評價法選址
3.1構建備選點綜合實力評價表
設備選點集合U={u1,u2,u3,u4,u5,u6,u7,u8,u9,u10}={定興縣、高碑店市、霸州市、文安縣、任丘市、高陽縣、清苑區、競秀區、滿城區、徐水區},分別對各個備選點的指標進行統計,邀請15位包括8名高校建筑工業化在研教授、7位建筑企業相關工作人員對各項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評分。其中上述指標模糊量化數值對應為:
差/慢/少為等級1;一般等級為2;好/快/多等級為3
對土地成本、運輸成本、經營成本進行統一化處理得到表3.1.1
3.2評價指標約簡
約簡后的信息表為如表3.2.1所示:
3.3 指標權重的確定
由粗糙集確定的權重如下:
r3=0.10, r8=0.09, r10=0.1, r14=0.15, r16=0.07,r18=0.18,r19=0.19,r20=0.12
在實際選址過程中,專家經驗(經驗因子)同樣重要,邀請相關建筑工程研究院中級工程師2名對約簡后的指標進行權重打分,將兩位專家的權重進行加權平均處理,從而得到新的約簡后的指標專家經驗權重加權平均得分:
R1(經營成本):0.13;R2(交通條件):0.12;R3(環境影響):0.20;R4(原材料供應商的可選性):0.07;R5(產業基礎):0.10;R6(土地成本):0.17;R7(運輸成本):0.15;R8(地質、地形):0.06
設客觀權重和經驗因子各占50%,于是得到最終各指標權重如下:
R1=0.12;R2=0.11;R3=0.19;R4=0.08;R5=0.10;R6=0.17;R7=0.15;R8=0.065
3.4 確定備選結果
由粗糙集計算各備選點宏觀評價指標如表3.4.1所示,排除分值相對較低的備選點,可得環雄安新區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廠的最佳選址為:霸州市。
4 結論
雄安新區正在積極建設中,本文通過粗糙集綜合評價法篩選出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廠選址的最佳備選點,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同時為建筑企業提供思路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彭星. 建筑施工企業部品部件物流配送中心動態選址研究[D].重慶大學,2016.
[2] 吳漢. 河南省重點城市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布局研究[D].河南工業大學,2017.
[3] 胡韞頻,謝執政,童明德,鄒松,李輝,陳憲清.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生產基地規劃選址研究[J].建筑經濟,2018,39(04):22-25.
[4] 徐桂平.市政橋梁預制構件廠規劃設計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8(08):231-234+25.
[5] 肖景平.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場選址要素研究[J].浙江建筑,2012,29(06):56-59+69.
[6] 羅倩蓉,董茜月,曾德珩.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裝配式建筑PC構件廠選址[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8,35(03):111-117+123.
[7] 陳穎齡.基于多層次灰色評價的住宅產業化基地選址研究[J].價值工程,2017,36(20):1-5.
[8] 劉曉君,劉欣惠.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選址影響因素分析[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9,49(02):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