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莉
摘 要 本文針對課堂教學調研中發現的關于教材使用、多媒體使用、教學方法、數學思想滲透等方面存在的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思考,并針對問題給出有效的建議,以引導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數學課堂教學 主要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從事初中數學教研員工作以來,經過多年的聽課調研與思考,發現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以下比較典型的問題,現針對這些問題談談個人的想法和建議與教研同仁交流。
1“教教材”的現象仍然存在
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的“教教材”,但教學實際卻不容樂觀,主要問題有:
(1)部分教師不會處理教材,把教材內容做為教學內容,不能根據課標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合理的效地將教材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備課還停留在對教材內容的簡單詮釋,在教材處理上沒有深入研究,不能結合學生實際科學合理地對教材內容加工重組。
(2)對教材挖掘不深不透,只關注到教材呈現的具體內容而對其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不進行挖掘。數學教材有兩條線索:第一條是數學知識,這是寫在教材上的明線,第二條是數學思想方法,是蘊含在知識之中的。只有充分挖掘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很好的滲透,使學生感悟數學思想方法的作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不能有效點亮教材細節。比如:人教版《數學》教材“中位數和眾數”這節課例5是利用數據的代表——眾數來解決為鞋店提供建議的問題,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但教材中的“云朵”提出這樣的問題“分析表中的數據,你還能為鞋店進貨提供哪些建議?”這個問題正是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很好的教學素材,可是聽課過程中很少有老師注意到這個細節。
建議:認真挖掘教材,當教材提供的問題情境脫離學生生活實際時,教師應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當教材提供的內容較少,只給出知識框架時,教師要組織豐富的內容為落實教學目標服務;當教材內容的呈現順序,需要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調整時,教師要對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關注教學內容隱含的數學思想方法,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關注細節,挖掘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教學素材。
2忽視板書、多媒體使用不當的現象普遍存在
板書是思維的一種直觀表現,不但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接受知識,同時還起到示范的作用。但目前課堂教學中有以下幾種現象:
(1)過度依賴多媒體,導致板書被忽視。相當一部分教師把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都放在課件里,一節課的重點概念、法則、例題的解答過程、小結全部都用多媒體展示,教師變成了解說員、播放員,解題過程隨著播放的結束一閃而過,學生沒有了可示范的板書,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備課時沒有規范的板書設計,隨意性很大,常常擦擦寫寫,一節課結束看不出教學重點。還有板書、課件雙重使用,導致不必要的重復。
(3)課件內容過于花哨,出現裝飾圖案、動畫、夸張性的語言等分散學生注意力。
(4)生成性內容在課件中預設,使教師被課件牽著走,引導學生按設計好的方向思考,使課上的韁化,沒有真正的生成性內容。
建議:處理好板書與課件的關系,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不可取代板書的作用。為增大課容量節省教學時間,可以把一些練習題設計在課件里;對一些抽象的、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根據教學需要使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如:平移、旋轉、圖形變換等內容。對于方法、過程性較強的內容,比如:整式、分式的運算、解方程、幾何證明過程等板書示范和板演反饋是不可缺少的。一節規范的課要將教學重點、難點、概念、法則、解法示范都完整的呈現在黑板上,幫助學生理解內化新知,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條理清晰。
3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
(1)忽視合作習慣的培養,小組成員分工不明確。導致合作學習成了好學生講自己的想法,程度稍差的學生被動的盲從,不是真正的交流,起不到促進學習的作用。
(2)討論點設計不當,合作任務缺乏挑戰性。有些教師為了達到學習方式的轉變這一教學要求,上課時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為了合作而合作,為了討論而討論。
建議:恰當設計討論點。將一些學生獨立思考無法解決的問題設計為討論點,使學生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真正有思維的碰撞,起到互相啟發,解決問題的作用;同時教師要細化學習小組的分工,要指導學生怎樣給別人講解、指導學生會傾聽、指導學生學會溝通,動手操作的合作,要提前分配任務,使合作有序,有效,使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在合作的過程中有收獲。
4不重視思維訓練與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聽課中常常遇到這樣幾種現象:
(1)教師提出問題后,不給學生思考時間,急于提示解決思路,這樣的提問就是無效的提問,教師的提示過多就會導致學生按照老師的思路去解決問題,規定了學生的思考方向,由教師的思維定式而導致學生的思維定式,看似啟發式教學實則與填鴨式教學沒有本質的區別。
(2)提出問題學生齊答。這種教學方法如果長期運用,課堂上的互動就會成為優秀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使一些不愛思考的學生增長惰性,甚至掉隊,導致兩極分化。
(3)提出問題后,學生回答時教師只關注結論的正誤,不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不給學生暴露思維過程的機會。
建議:要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和自主參與的空間,提出問題后要等待足夠的時間,學生回答問題時不要打斷,即使是錯誤的答案,也要讓學生充分暴露他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在傾聽不同答案,反思自己的結論時,形成正確的認識。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思維訓練的題目,設計變式訓練,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散性、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要將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納入教學目標,不失時機地在概念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在命題證明中展示數學思想,在解題過程中感悟數學思想,在知識總結中概括數學思想方法。運用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利于數學的理解、記憶、遷移,從而較快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良好的思維品質。
如果將學生的數學素質看作一個坐標系,那么知識技能好比橫軸上的內容,而數學思想方法就相當于縱軸上的內容,教師必須從兩個維度上把握好數學學科的基構結構,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 李祎.數學教學方法論[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30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