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海燕

摘 要:績效管理是企業加強經營的有效方式,它具有關聯性、科學性以及系統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結合產業發展的相關理論,著重對社會資本、吸收能力與企業績效關系進行探究,以達到充分把握經濟調控要點、促進企業資源長效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社會資本;吸收能力;企業績效
一、社會資本、吸收能力與企業績效概述
1.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是個體或者團體之間建立某種關聯,進而建立社會網絡、互惠規范性的溝通體,是實踐主體在社會結構中所處位置所帶來的資源,它具有共存性、可再生性、收益擴散性等特點。同時,按照社會資本的性質不同,可以將其分為同質性資本和異質性資本。所謂同質性資本,是指關系網絡是在熟人之間構成的社會關系;而異質性資本,是指在陌生群體之間,以目標、資本效益等條件為基礎進行的合作方式。
2.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是指企業對外部信息、內部價值以及商業服務終端的服務吸收能力,它是企業經營和發展中較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按照企業吸收能力的轉變過程,可將其分為:獲取、吸收、轉變、開發四個部分。獲取是指企業對社會中能夠促進企業發展的外部輔助性信息判斷的能力;吸收過程是指企業發展對外部知識的闡釋與理解能力;轉變過程就是企業對外來融合知識進行系統性整合;開發是指企業在明晰發展目標的基礎上,進行發展因素的融合與創新。
3.企業績效
企業績效是指企業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了達到某一設定目標,通過制定實踐計劃,形成績效溝通渠道,進行績效考核評定的過程。一般來說,完整的企業績效考核體系,主要包括績效指標、運行以及反饋三個部分。如,某企業制定上半年經營目標為盈利600萬元。管理者將目標按照6個月進行平均分配后,再對經營旺季和淡季分別進行績效目標具體情況的科學調整,最后再進行實踐情況總結、歸納,這一過程就是績效分析的主要形式。
二、社會資本、吸收能力與企業績效的聯系
1.社會資本是企業績效的基礎條件
企業社會資本是企業在經營期間不斷積累的結果,它不僅包含了資金、市場等方面,也囊括了管理經驗、客戶關系以及經營模式等方面內容。企業績效體系的建立,主要是在企業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構建科學性、系統性的評價方案,以達到促進企業資本良性循環的目的。因此,若企業社會資本積累不夠充實,企業績效體系實踐的基礎就不會穩定,實際運行時自然也只能是小規模的績效管理實踐;反之,企業績效計劃、運行、總結各個部分實施期間的障礙自然也比較少,由此,我們將兩者之間的關系敘述為:社會資本是企業績效的基礎條件(圖1)。
圖 1? ?社會資本是企業績效的基礎條件
2.吸收能力影響績效目標達成情況
吸收能力是影響企業發展活力的主導因素。若企業發展中的吸收能力較差,當外部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時,內部經營的自主反饋能力、市場需求獲取能力等就比較低。由此,想要促進企業長效性發展,就必須要進行企業吸收能力的綜合剖析。同時,企業績效管理的最終目標是獲得更多的經營利益,提升企業經營的活力。由此,績效目標在某些層面上也就代表了企業經營的方向。而企業必須不斷地進行產業自主完善,才可能推進績效目標的拓展;反之,企業績效管理的效果自然也比較差。本文將兩者之間的關系概括為:吸收能力影響績效目標達成情況。
3.績效考核能夠提高企業資本和吸收能力
企業社會資本、吸收能力,均是企業發展中較為關鍵的兩個因素,績效考核過程很好地將兩者進行了剖析與整合。由此,想要在企業經營期間不斷擴大社會資本,需要明晰企業發展自身所需目標;同時,也要從企業經營期間外部資源的吸收情況加以改善。即,以企業內部績效考核體系不斷完善、不斷實踐的過程,促進企業社會資本、吸收能力不斷增長,這樣才能促使企業良性運轉。我們將其歸納為:績效考核推進企業資本和吸收能力提高。
4.社會資本、吸收能力是績效體系的關聯因素
社會資本與企業吸收能力,均是企業長效發展的條件之一,分別與企業內部結構調整、市場兩個方面有著一定聯系,而企業績效管理工作正是要協調企業內部與外部之間的關系。如果企業發展期間社會資本中人員、物資以及產業鏈等均處于協調狀態,說明企業經營過程中科學調節了各類資本中所包含的要素,企業方可實現資源的合理調整;同時,吸收能力又是外部資源綜合調配的重要形式。由此,只要企業績效體系運行期間,管理者將社會資本、吸收能力兩部分關聯要素把握到位,就能夠確保企業績效。即,企業績效體系的調節,必須要科學剖析社會資本、吸收能力兩方面的關系,在績效整合中明確其探索的方向,這樣方可實現績效管理的效果。
三、把握社會資本、吸收能力,提高企業績效
1.社會資本要素多方調節
企業社會資本要素多方調節,是企業績效管理目標得以實現的保障。為充分發揮績效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就必須要進行企業社會資本要素的多方調整。簡單來說,主要歸納為:人員、資本以及渠道三方面。人員既包括客戶,也包括企業內部員工;資本主要是指企業經營期間的資金、資產;而渠道是指按照市場經濟一般規律,打造的社會交易渠道和網絡信息溝通體系等,這些都是企業社會資本要素多方調節的內容。
舉例來說,某企業成立于2018年,為了實現企業經營資本要素的合理性調節,經營者就注重從社會經營成本的視角上進行了問題探究。本次實踐的要點可歸納為:①管理者結合企業成立以來市場客戶需求情況,進行了產品客戶需求情況(產品種類、產品應對群體、產品價值定位高度)的整合分析;同時,也相應進行了內部員工能力考核(銷售能力、市場開發能力等);②在企業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相互協調的層面上,對企業經營中資本條件(投資成本、投資階段)加以把握;③從企業產業發展的信息溝通管理、各部分資源調配層面上解析企業社會資本的要點。
本小節中所敘述的,關于企業社會資本多方調節的方式,就是企業結合自身經營情況,合理進行社會資本因素多方調控的有效方法,它能夠準確把握住影響企業績效管理的具體條件,這樣可實現資源的科學調配。
2.吸收能力不斷提升
企業吸收能力不斷提升,也是企業績效管理應該剖析的要點之一。
舉例來說,某企業主要經營女裝,成立于2018年。隨著外部經營市場逐步擴大,企業自身發展需求的把握高度也在逐步提升,由此,企業管理者就從企業吸收能力提升層面上進行了探索。本次實踐的要點可歸納為:①企業管理者先從企業內部部門工作資料中總結數據(數據包括:成本投入回收情況,企業內部人員的開發能力),明晰企業內部管理與外部產業經營波動之間的關系;②著重從企業管理理念、用人制度、產品經營銷售情況等環節, 整合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③隨時進行產業經營條件的梳理,并不斷對產業經營的具體要素加以剖析,尋找到企業周期調節中資本損耗最低的方法。
本小節案例中所敘述的內容,一方面是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視角,對實際探究內容進行剖析,并進行外部資源吸收方式探索;另一方面,企業管理者也從績效層面上進行管理改進。這樣可以確保企業在實際經營期間,實現績效管理提升與企業發展方向保持一致,促進吸收能力不斷提升。
3.明晰企業績效管理目標
明晰企業績效管理目標,也是社會資本、吸收能力與企業績效相互協調的條件之一。即,企業需要制定一個長遠發展的目標,從宏觀高度上把握社會資本、吸收能力的趨向;同時,企業也需要結合階段發展情況,給予產業開發的具體目標。
四、結語
通過吸收能力影響績效目標達成情況,績效考核推進企業資本和吸收能力提高,分析社會資本、吸收能力、績效體系三者關聯關系,明晰社會資本、吸收能力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因此,文章研究結果將為當代企業內部資源綜合調配提供新思路。
參考文獻
1.楊森,齊捧虎.社會資本、吸收能力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基于農業上市公司實證研究.技術與創新管理,2019,40(01).
2.畢可佳.在孵企業社會資本、吸收能力與創新績效關系研究.南方論刊,2017(04).
3.曹彬彬.高技術企業社會資本與技術創新績效關系研究――以知識吸收能力為中介變量.南京師范大學,2016.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