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教學中應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展開想象,產生自覺參與的愿望。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會觀察,會思考,大膽想象,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實踐機會和表現機會。美術教學要重視團隊評價,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內合作交流,讓每一位學生敢于自我評價,樂于參與評價,進而學會評價。
關鍵詞:團隊 評價 精彩 呈現
學生在徹底放松的心理狀態下容易形成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教師應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展開想象,使學生產生自覺參與的愿望和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情感。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主動性,給學生更多表達的機會。通過對照自己的學習所得,比照他人的方法,讓每一位學生敢于自我評價,樂于參與評價,進而學會評價。
小班教學以小組為主體,在小組內合作交流,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強調個性的表現,促使學生產生創造力和探索欲望。給每一個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和希望,開展組員互評,在評價過程中自己也在提高,從組員互評中點燃學生組內創作的火花。
一、樂于評價,積極觀察
利用學生春游的機會,觀察大自然中美麗葉子的形狀、顏色,畫出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學生的感受既新奇又豐富,他們覺得這種上課方式有趣、新穎,認識到在這種環境下完成的作業,濃縮了學生美好的回憶,它比平時的美術作業有了更豐富、更深刻的內涵。不僅挖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了學生的思維,還能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主動性,總之,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對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與此同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將物體描繪出來,引導他們著眼觀察,去發現大自然和社會中的美好事物。
美術教學離不開具體形象,教學中要為學生創造觀察具體形象的條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美術的首要任務。教師要指導小組學生觀察,如畫一片葉子,可將學生領到室外,讓他們親身感受各種不同顏色、形狀各異的樹葉的美。
接下來,教師可以規定以小組的形式對葉片進行討論。采取小組學生自己評價的方式,讓學生樂于評價,對其他學生講解的葉片形狀、顏色等進行評價。通過這種形式可增進小組學生之間的了解,共同拓展知識。
二、組員互評,激發想象
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參與中自我評價,尊重學生的獨特個性,從而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目的。
創設更為寬松的學習環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學生,給予學生鼓勵性的評價,讓學生對表現的事物會觀察,會思考,大膽想象,跳出常規的思維狀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實踐機會和表現機會,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要給以明確的、具體的、有效的指導和適當的評價,讓學生做到會學習、會思考、會表現。
小班的教學不拘泥于傳統的教育模式、教學形式和評價形式,而是在“以人為本”的、動態的情景中,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分擔與共享。美術課堂中團隊鼓勵性評價方式,創設更為寬松的學習環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學生,鼓勵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大膽想象,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實踐機會和表現機會。
三、團隊溝通,巧妙表達
團隊之間進行有效溝通,討論用各種各樣的材料進行創作的方法。比如美術課上可以用點、線、面的方式裝飾葉片,貼在一張畫著樹干的大紙上,可以組合成不同的造型,使形象生動、自然。或是用水彩涂抹在葉片上,再在紙上拓印,用剪刀把一些拓印紋理清晰的地方剪下來,根據各種不同的形狀在彩紙上進行拼貼。團隊合作進行排列,組合成絢麗的畫面。也可用噴繪的方式,對著擺放好葉片的紙進行噴繪,小點有密有稀,在葉片之間,點綴上小花、小昆蟲等,很有中國傳統國畫的意境。
當然,如棉花團、瓦楞紙、透明膠紙、毛絨布料、樹葉樹皮等各種材料,也可以作為粘貼作品的材料。
四、團隊評價,精彩呈現
在團隊評價中,每個小組根據個人的感受,也會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現。以團隊評價方式進行美術創作,有利于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激發創作的靈感。團隊評價以提高審美素養為主線,以提高創造能力為出發點。學生通過團隊合作認識、操作各種各樣的材料,嘗試了形式多樣的表現形式,受到了美的熏陶,在提高藝術素養的同時,整體素質也得到了提高。
團隊中每個學生樂于思索和討論怎樣進行繪畫創作,并學會各種繪畫技法的多樣化表達,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美術創作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繪畫創作中,教師把團隊的作品展現與組內成員的作品展現緊密相連,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小組中的地位很重要,以此培養他們的信心,鍛煉他們溝通評價的能力,從而尋找適合自己的繪畫風格。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美術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梁向申.打造快樂美術課堂[J].教育導刊,2010(08).
(作者簡介:邵凌云,女,本科,南京市鼓樓區建寧小學,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育)(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