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群眾文化事業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音樂是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藝術形式之一,群文音樂的發展直接影響著整個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明晰群文音樂的發展方向、提高群文音樂的發展質量,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新時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具有很強的社會意義,需要高度重視。
關鍵詞:群眾文化 音樂 問題 方向 思考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群眾文化事業因其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備受重視。音樂是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藝術形式之一,深受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喜愛,有著很高的普及率和影響力。
一、群文音樂的主要特點
群文音樂不同于專業音樂,其參與者和服務者都是廣大人民群眾。相比于專業音樂,群文音樂在具有藝術審美內涵的基礎上,還需要承擔娛樂、休閑、交際、教育等社會功能。因此群文音樂有以下主要特點:一是普及性。群文音樂在社會上有著極高的普及率和覆蓋面,人民群眾無論文化水平高低、地域文化差異的多少,都有各自喜愛的音樂形式。二是豐富性。音樂本身就是一種歷史悠久、種類豐富的藝術形式,從器樂到聲樂,從古典到流行,從西洋到民族,各種音樂形式百花齊放,為群眾文化生活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三是教育性。群文音樂既有音樂的藝術屬性,又有群眾文化的社會屬性,其教育功能主要體現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和社會文明水平。四是即興創作性。即興創作是群文音樂獨有的特點,由于群文音樂是人民群眾娛樂休閑的主要形式和載體,因此,許多群文音樂作品都是人民群眾在現實生活中即興發揮創造得來的,具有鮮活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時代特征。
二、當前群文音樂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群文音樂發展的重視程度不高。在新時期,社會文化多元化發展是大勢所趨,各種類型、各種風格的藝術文化形式在社會上交融和并存,為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范圍。在此現實背景下,一些人認為,群文音樂在多元文化中的競爭力不強、人們對其發展不夠重視、創作有較大的隨意性、模仿抄襲現象嚴重,導致作品質量不高,失去了應有的社會影響力。
(二)群文音樂發展缺少專業力量支持。群文音樂雖然面向人民群眾,對作品有通俗易懂的要求,但群文音樂的音樂藝術內在規律依然是其創作的核心標準。創作優秀的群文音樂作品,需要創作者具有深厚的專業音樂功底,但目前群文音樂創作隊伍中,音樂專業人才匱乏,許多作品只能依靠群眾中的音樂愛好者來進行創作,作品的藝術性和專業性欠佳,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藝術審美需求。
三、對新時期群文音樂發展方向的思考
(一)社會化是群文音樂發展的必然要求
群文音樂為了發揮好教育群眾、引導群眾的社會職能,需要保持有序穩定的發展狀態。由于群眾文化工作是非營利的社會公益事業,在群文音樂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資金、人員、政策等各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完全靠群眾組織自身力量是無法解決的。因此,群文音樂必須向社會化發展,以取得政府和社會力量的扶持與幫助。例如,政府主管部門要在政策、資金、人員編制和待遇等方面對群文音樂工作給予大力扶持;又如,音樂專業院校要開設群文音樂課程,為群文音樂工作培養更多專業人才;再如,企業要加強與群文音樂工作的聯系合作,將群文音樂與企業文化建設緊密結合,為群文音樂的發展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二)專業化是群文音樂發展的有力支撐
群文音樂的發展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略其音樂專業的藝術屬性。一個優秀的群文音樂作品,首先應該是音樂藝術性較高、藝術美感較強的作品。因此,群文音樂的發展必須以專業化作為支撐。一方面,需要構建專業的人才隊伍,努力創作出一批專業性較高、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作品來;另一方面,需要專業的音樂設備的支持。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采用簡陋的設備進行簡單的吹拉彈唱,而是對樂器、服裝、音響,乃至燈光、舞臺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群文音樂的設備向專業化發展,給人民群眾帶來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享受。
(三)多樣化是群文音樂發展的大勢所趨
在新時期,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社會文化呈多元化發展趨勢。尤其是在互聯網高度普及的背景下,各種文化類型空前繁榮,人民群眾有了更加多樣的選擇,這對于群文音樂的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群文音樂理應緊跟時代發展,積極學習借鑒現代音樂的發展潮流,不斷拓展群文音樂的類型、創新風格,尤其要重視開發適合網絡傳播的音樂形式,不但要滿足人民群眾的差異化需求,而且要提高群文音樂傳播的廣度和深度。
(四)民族化是群文音樂發展的使命
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為群文音樂的發展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之源。群文音樂的發展,要重視并切實利用好這一優勢資源,在發展中突出其民族性、文化性。同時,群文音樂的民族化發展,也是弘揚社會主義主流文化、培育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增強社會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使命。
參考文獻:
[1]葉蔥蔥.對流行音樂和群眾文化之間的關系探索[J].參花(上),2015(05).
(作者簡介:萬劍,男,本科,深圳市龍崗區文化館,研究方向:群文音樂)(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