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敏
(四川省自貢市第三人民醫院藥劑科 四川 自貢 643000)
引言:文章結合我院2018年8月到2019年5月收治的130例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患者進行了研究,詳情如下。
從我院2018年8月到2019年5月收治的130例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男67例,女63例,患者的最高年齡是83周歲,最低年齡是12周歲,12到19周歲的患者是5例,20到29周歲的患者是4例,30到39周歲的患者是12例,40到49周歲的患者是19例,50到59周歲的患者是31例,60周歲以上的患者是59例。腫瘤的主要類型如下:肺癌23例、宮頸癌28例、食道癌20例、乳腺癌21例、卵巢癌19例,其他腫瘤是19例,所有患者都滿足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頒布的6級標準。
第一,比較患者不良反應發生和抗腫瘤用藥情況之間的關系,其中的抗腫瘤藥物類型主要是鉑類、紫杉醇類、氟嘧啶類、抗代謝類、抗腫瘤植物藥;第二,比較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和給藥途徑關系,其中的給藥途徑主要是靜脈滴注、靜脈注射、口服給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23.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其中,利用t對數據進行檢驗,n(%)表示計數數據,并利用x2進行檢驗,以P<0.05代表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發生與用藥情況關系(n,%)

表2 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和給藥途徑關系(n,%)
腫瘤患者的治療方式主要是藥物化療,受藥物藥理、藥性的差異,患者的不良反應和刺激也會有所不同,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的生理、形態特征、生化等不同,在應用抗腫瘤藥物的過程中,腫瘤細胞的特異性選擇能力相對較弱,在殺死腫瘤細胞的過程中,正常細胞會受到一定的損傷。因此,醫護人員必須關注患者的臨床癥狀,及時發現其中的不良反應,并進行藥物調整,減少對腫瘤患者帶來的不良刺激。
結束語:在腫瘤患者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根據調研結果和臨床分析情況,合理地選擇抗腫瘤藥物,確保用藥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還需要確定用藥周期,制定最佳的化療方案,這樣患者就能夠減輕不良反應和病癥,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