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倩
摘 要:創新是期刊的靈魂,編輯可從選題、組稿、欄目策劃、編輯理念等方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以提高期刊的活力與競爭力。本文以《教育測量與評價》這本教育資訊類期刊為例,對其編輯創新途徑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從而更好的提高期刊的編輯質量。
關鍵詞:教育資訊類期刊 編輯 創新
《教育測量與評價》作為一本專門針對我省高三考生的教育資訊類期刊,一直自嘲是“鐵打的雜志、流水的讀者”,因為我們的主要受眾群體是高三考生,此外還有部分高三教師和家長,年復一年循環往復。在這種情況下,創新顯得尤為重要,而創新的方式和著力點也與其他刊物來說有著明顯的不同。
一、強化編輯創新意識,推陳出新做好服務工作
對于編輯來說,強調創新意識,本質上是強化編輯的服務意識,其所編發的文章對于受眾來說要有針對性、指導性,如此才能更好地契合本刊“招考權威資訊,復習應試指導,志愿填報必備”的辦刊宗旨。
我們每個學年的工作圍繞每屆高三考生的學習進程而展開,也就是從當年的9月份到第二年的8月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與受眾的關系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如何避免每年炒剩飯?每年的高考招錄是8月份結束,7月中下旬我們就要對下個學年在欄目設置和內容調整方面進行思考,結合讀者調研和分析形成一個完成的思路,然后召開討論會集思廣益。
總的來說,創新并不局限于挖掘出不同于以往的選題、呈現出讓人耳目一新的表達等,從宏觀的角度來看要推陳出新,在進行選題策劃時候可以思路放寬一點,每年打造新的精品欄目和特色欄目;從微觀的角度來看要優化稿件質量,在文章編輯形式上可以借鑒新媒體優秀稿件的設計思路,讓文章結構更清晰內容更具有可讀性。
二、創新內容,構建新欄目出精品
期刊要創名牌、出精品,就必須要對內容進行創新。內容創新,不僅僅體現在對來稿進行去粗取精,去劣存優的再創造,還要根據受眾的心理需求構建新欄目并打造出精品。
本刊的受眾主要是高三考生,此外還有部分高三教師和家長,從之前的刊物板塊規劃上來看,我們一直以來比較傾向于服務考生和老師,去年的調研顯示,高三家長也是換一個不容小覷的讀者群體,由此我們創造性地設置了一個“家有考生”的新欄目,邀請往屆考爸考媽講述他們在孩子高三這一年的親子互動故事。沒想到,市場反饋非常好。因為高三這一年的特殊性,除了考分與升學外,親子互動也是一個高頻詞,如何為孩子升學保駕護航、如何處理親子沖突等,是很多考生家長尤為關注的問題。有家長看到主動聯系我們,說想給我們供稿談談她在這一年的行動與心得。這是我們為數不多的自主投稿的高光時刻,更讓我們驚喜的是,這樣的來稿往往質量很高。
多年的辦刊經驗告訴我們,多數考生有不同程度的學科短板,他們苦于自己提分無力,我們當時創造性地開辟了兩個欄目,一個是“名師講壇”,針對考生在學科備考過程中的難點和疑點進行提問,邀請我省名師工作室的老師來作答;另一個是“學科達人”,邀請每年的全省單科優秀考生分享自己對某個學科某個知識點的學習心得。幾期雜志做下來,我們發現“名師講壇”欄目的反響并不是很好,考生提問過于泛泛而談,名師指點往往難以下筆進行有針對性的回復,與之相反的是,“學科達人”欄目大受歡迎,學長的講述以分享的形式口語化表達,娓娓道來,讀者的閱讀體驗很好,事實上,根據反饋的情況來看,我們每年的全省單科優秀考生也喜歡看這個欄目,他們會對照往屆的優秀學長看看自己還可以從哪些方面精進。
三、創新表達,對固定欄目進行提質改造
本刊每個學年的編輯工作依高三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重心展開。比如每年的9月份剛開學,我們的策劃選題基本固定為通過對考生當年高考試卷得分情況的分析,如何指導新一屆考生備考的策略,此外還有當年高考黑馬學長講述自己這一年的逆襲故事。每年的12月份,我們會相繼推出針對優秀考生的自主招生專題策劃,針對上本科有壓力的考生推出高職單招專題策劃,等等。
可以說,這些欄目是我刊的精品欄目,經過多年提質改造的洗禮后保留下來的固定欄目,一直精耕細作、穩打穩扎。那具體該如何創新呢?
以自主招生專題策劃為例,早幾年,我們的欄目定位是做科普文,邀請高校招辦主任講述自主招生是怎么回事,從自主招生的來龍去脈開始談,接著是哪些高校有自主招生資格,自主招生的時間進程、考生可以獲得哪些優惠等方面展開。第二年,我們換了一種呈現形式,先請幾位考生講述他們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經歷,然后邀請高校招辦主任進行點評。后來,隨著自主招生這種特殊招生形式為越來越多考生和家長熟悉,他們不再滿足于科普文,畢竟這些基本信息網上隨處可見,于是我們邀請高校招辦負責人、志愿填報機構專家一起,分別從高校的角度、備考的角度方面組織各種干貨,同時還邀請考生講述他們參加自招的經過和心得,在內容的可參考性、表達的生動性、作者的多樣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讓整個策劃越來越立體,也更符合考生和家長的心理需求。
此外,固定欄目創新也少不了作者的創新。本刊因針對性強、政策性強,所以作者投稿并不多,寥寥的幾個來稿也往往不符合要求,所以,本刊欄目的大多數稿件都需要編輯一對一進行約稿和組稿,因此,篩選合適的撰稿作者、跟目標作者進行深度溝通,是每個編輯的常規工作。
總之,期刊編輯作為期刊的重要人力保障,其創新思維推動著期刊不斷發展。尤其在“互聯網+”、大數據等大背景下,教育期刊既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又面臨嚴峻的挑戰,期刊編輯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不論是創新意識、創新內容還是創新表達,要做到這幾點,編輯應具備持續不斷勤奮學習的能力,把握受眾的需求,設計契合的框架,創設生動的形式。
參考文獻
[1] 張江.期刊編輯創新思維在工作中的表現形式[J];科技風;2019年17期
[2] 梅志山.科技期刊編輯工作創新性探討[J];科技創業月刊;201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