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大型原創勵志聲樂綜藝《聲入人心》的開播,在社會上引起了民眾的廣泛討論。本文從曲目選擇、演唱形式與唱法等方面,來探討《聲入人心》對聲樂類綜藝的創新與推廣,并從中思考如何使高雅音樂更好的走進大眾生活之中。
關鍵詞:《聲入人心》 聲樂
《聲入人心》是由湖南衛視制作的大型原創勵志聲樂綜藝,邀請了廖昌永、尚雯婕、劉憲華三位著名的音樂人擔任導師,在100天的時間內對36名演唱演員進行不斷的選拔,選手通過各種形式演唱作品,并根據所獲成績在“首席”和“替補”兩個角色間不斷輪換,整體節目分為舞臺公演和真人秀兩部分。這檔節目自開播起,便引起了專業人士以及音樂愛好者的廣泛關注與評議,其中有幾處更是值得借鑒。
一、曲目選擇多元化
《聲入人心》這檔節目是以古典音樂作為立足點,但不同于以往音樂類節目常以同一類型的聲樂作品作為演唱曲目,《聲入人心》中的曲目選擇十分豐富。
(一)語言
在《聲入人心》第一季12期節目的演唱曲目中,中文與外文歌曲都被演唱過。其中在中文演唱中,有的選手還運用了一些方言為歌曲增添色彩;外文歌曲也不僅僅局限于意大利語,還有德語、法語、英語等。在一開始《聲入人心》就定位明確,這并不是一檔只為了讓專業音樂人士學習欣賞的節目,更多的是為了打破大家對學院派的一種固有看法,將高雅藝術更好的大眾化,所以選擇的多語言作品雖然會帶來一些障礙,但選手總體上選擇的都是一些旋律優美、易于上口的曲目,巧妙的避免了這一尷尬,同時又將作品展現了出來。
(二)類型
作品類型方面,有音樂劇《貓》中的選段《Memory》、《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選段《世界之王》,有歌劇《女人善變》《你不要再去做情郎》,有民歌《小河淌水》《手挽手》,有藝術歌曲《故鄉的云》,同時還選擇了一些流行作品,如《追尋》《慢慢喜歡你》等,這些作品除了類型多樣,在作品時間的跨度上也是較長的,加深了大眾對聲樂作品的認識。同時,并沒有一味的追求美聲作品,也沒有為了更加通俗易懂而過多選擇流行作品,而是較多選擇了更為折中的一種方案——音樂劇中的作品。相對而言,音樂劇中的作品對于初步接觸高雅音樂的大眾來說門檻較低,更易使大眾所接受,從而便于推廣這檔綜藝。
二、演唱形式與唱法多樣化
(一)演唱形式
在一般聲樂綜藝節目中,選手之間的對決形式常使用獨唱形式,而在《聲入人心》中不僅僅局限于獨唱形式,還加入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多種形式,使得形式多樣,同時伴之一些選手優秀的演繹方式,使每一期的比賽成為了一場場的視聽盛宴。在獨唱中,體現出的是個人的能力,而二重唱、三重唱等則需要考慮諸多方面,才能進行完美的演繹。如阿云嘎與蔡程昱的《鹿 be free》,賈凡、陸宇鵬的《絨花》等,都是兩人的完美配合與再度創作使得作品更加富有層次感。再如三重唱形式中阿云嘎、余笛、洪之光演唱的《世界之王》,音準、節奏、情感等三人都掌握的恰到好處,同時還面對不一樣的環境,從而對曲目的和聲等進行了調整。除了獨唱、二重唱和三重唱的形式外,節目組還創新加入了四重唱形式,如黃子弘凡、方書劍、梁朋杰、張超演唱的《雪花的快樂》。形式的多樣化使得選手們不僅要提升個人的演唱能力,還要提升配合協調、音樂創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對于廣大觀眾也是一次學習之旅,在觀看節目的同時潛移默化學到了更多的音樂知識。
(二)唱法
《聲入人心》36名選手的音域中,不僅有低沉的男低音、渾厚的男中音、高亢嘹亮的男高音,還有難得一見的假聲男高音。每一名選手也有著獨特的音色,并結合美聲、民族、通俗等不同唱法,將每一首作品都演繹出了不一樣的精彩。余笛、王凱、翟李朔天三重唱《你眼里的藍》,將曲目中的自由、向往進行了全新演繹。男中音余笛音色華麗豐富,男高音王凱音色氣勢恢宏,音樂劇演員翟李朔天聲音細膩、舞姿優美,三者的結合,展現了三重唱豐富的色彩結構。還有李文豹、南楓、星元的三重唱《小河淌水》,五次卡農唱法在樂曲中的使用,使得節奏感不斷加強,旋律線條連綿起伏,同時三位選手還將三種唱法融合至樂曲之中,使得小河之水更是淌入到聽眾心間。
當然,除了上述一些值得借鑒的方面外,音樂類綜藝《聲入人心》還存在一些不足。節目賽制方面,36名選手從最初的“單打獨斗”到組成小組,再進行小組之間的比賽,最后只有3人能獲得最終首席名額。激烈的賽制固然能激發出選手的潛能,但是也會有一些選手得不到真正展示自我的舞臺,對于這一點在真人秀環節是否可以做出相應的彌補,使整體節目更加的飽滿。
在節目選手表演環節,對歌曲會有較短的簡介,演唱過程中會有少部分音樂術語的講解,加上評委的一些點評,觀眾會覺得是能幫助其更好的看懂節目,但隨著不斷深入觀看,觀眾還是會覺得自己所知甚少,一頭霧水。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檔綜藝節目面對的主要群體是非專業音樂人士,怎樣使大眾能被這檔綜藝吸引的同時,使其看得更加津津有味,甚至能在此基礎上,能開始不斷深入了解學習音樂,節目制作的更加深入淺出,讓這檔節目娛樂化與專業化更好的共存,讓高雅音樂不斷走進大眾的視野之中,這也需要不斷進行探索。
作為國內首檔原創聲樂競演節目,第一次試水還有諸多不足,尤其節目聚焦的是這一相對小眾的聲樂市場,但整體來看,已經是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與嘗試。隨著《聲入人心》第二季的開播,《聲入人心》該如何從聲入人心到永存人心,這是我們必須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周恩如.“冷藝術”造就“綜藝熱”——湖南衛視節目《聲入人心》的發展與制勝之道[J].戲劇之家,2019(17):79-80.
[2] 李芙.從《聲入人心》看電視音樂真人秀節目的跨界與創新[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9(04):116-118.
[3] 張娟.《聲入人心》——走近美聲 愛上美聲[J].北方音樂,2019,39(03):243-244.
作者簡介:洪藝華(1995—),女,河南洛陽人,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