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中醫藥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2.綠地集團昆明分公司,云南 昆明 650500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币獙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要創新[1]。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支撐部分,高校在這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順應國家發展戰略實踐要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云南中醫藥大學積極探索符合國情及自身發展需要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2]。
云南中醫藥大學是全國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醫藥本科院校,學校在“一帶一路”、健康中國等國家戰略指導下,以綜合教育教學改革為契機,不斷完善服務保障體系,積極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搭建平臺,持續推進特色鮮明高水平中醫藥大學建設。
1.1 師資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完善 具有豐富的雙創理論知識和實戰經驗的師資隊伍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學校中負責講授創新創業課程的老師不僅人數偏少,而且絕大部分是學生工作處的老師、就業中心的指導老師或輔導員,這些老師大多都沒有接受過系統和專業的創新創業課程培訓學習,甚至從未有過創新創業經歷。因此,不能很好地去感染學生,無法提升他們對雙創知識學習的內生動力[3]。
1.2 中醫學生的雙創意識薄弱 中醫學生與其它專業學生比較而言,課程專業性強、學習任務重、學習時間緊迫,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創新創業實踐之中。同時,在長期中醫學課程體系的系統性、規律性、復雜性學習氛圍與環境的熏陶下,使得大多數中醫學生們養成了嚴肅與刻板的性格特質,這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中醫學生們的創新意識[4]。此外,學校的教育更傾向于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中醫學實踐操作技術,中醫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診療技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選擇自主創業的中醫學生往往較少[5]。
1.3 課程設置不合理 目前,學校將創新創業課程大部分設置為選修課、學術講座或就業指導課,通常課時較少,且基本為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所占課時較少,甚至沒有。因這些課程缺乏實操性和趣味性,且以“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居多,所以這些知識對中醫學生來說理解較為吃力。同時,學校在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中更多關注的是培養適合當前崗位需要的中醫學人才,更偏重于中醫學課程體系的設置,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體系的重視不足[5]。
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6],對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7]。構建云南中醫藥大學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將其融入到學校的整體發展戰略之中,并且納入中醫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之中,將中醫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有利于提升中醫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有利于在實踐中積極探索適合學校發展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新舉措、新途徑,有利于拓展中醫學生的就業途徑,對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具有推進作用[8]。
結合學校發展實際,構建以“一個中心”為目標,以“四大優化”為主體,以“五大保障”為支撐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將雙創教育理念貫穿中醫學教育全過程。如圖1所示。

3.1 一個中心 以提升中醫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大力推進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心[9]。
3.2 四大優化
3.2.1 優化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在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中要建立相關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和聘任制度。要建立分工明確、梯隊鮮明、責任到位、標準科學的師資崗位資格認證體系,對學校中涉及雙創教育的老師進行科學考評,規范行業資格準入制度,提高從事雙創教育教師的入職門檻[10]。同時,提升教師創新創業實踐經驗。加強學校與社會行業組織和企業的合作,積極鼓勵學校的雙創教師到行業、企業一線兼職,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指導工作[11]。
3.2.2 優化課程內容 把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到學科建設的高度來開展,撰寫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教學大綱和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組織層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內容應該包括創新創業理論教育、模擬實訓和實踐兩部分。
創新創業理論教育的目的是增強學生創新創業理論基礎知識,分為專業必修課和公共基礎課[12]。模擬實訓和實踐課程以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目的。這類課程以各級各類創新創業比賽、模擬實訓、開展實際運營項目為內容,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創新創業經驗,提高綜合實踐創新能力[11]。
3.2.3 優化課程時間結構創新 創業教育不僅要覆蓋到學校所開設專業的全體學生,還要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業生涯,融入學校所有專業教育的全過程。大學一年級主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認知教育為主。包括創新創業人格特質的培養、創業興趣的激發、校園創新創業文化氛圍的營造和熏陶。大學二年級逐漸加入創新創業公共基礎課和部分專業必修課的學習,有利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大學三、四年級除進行專業課程學習外,主要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能力提升活動和模擬實訓、實踐操作。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11]。
3.2.4 優化考核評價方式 相較于以往單一且缺乏科學性的考評方式,應建立有效而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考核評價方式。可以采取過程與結果的評價、量化與質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效果綜合考評。可以采取筆試評分的方式來考核學生對創新創業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可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來評價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表現水平;可以通過撰寫創新創業計劃書、專利申請書等來評價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同時,要建立常態化的追蹤制度和評價反饋機制,及時收集和分析創新創業學生的信息,并完善相關檔案資料,及時將情況反饋給評價主體,這樣才能從多維度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行考核和評價[13]。
3.3 五大保障—制度保障、組織保障、監督保障、資金保障、人員保障 強化責任落實、制度供給和政策支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為順利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14]。持續推進組織機構建設,形成領導高度重視、師生積極參與的長效工作機制[15]。建立健全完善的獎勵激勵制度,建立常態化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監督監管機制,全方位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管理[4]。學校可以通過外送內引的方式不斷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或者可以通過開展慕課、微課、遠程教學的方式,實現教學資源的高效共享。政府和學校應加大資金投入,保障資金來源的多元渠道,為創新創業項目提供專項資金。同時,大力推進稅收優惠政策等鼓勵機制,對有重大價值的優秀創新創業項目予以適當減免,避免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因資金短缺而被迫擱淺[16]。
經過近十年的探索與實踐,在“一個中心”、“四大優化”、“五大保障”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指導下,不斷完善師資隊伍建設、課程改革,積極營造創新創業氛圍,不斷加強中醫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先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見表1。

表1 云南中醫藥大學近年來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獲獎情況
云南中醫藥大學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以培養中醫學生雙創意識和能力為目標,合理設置課程結構,完善考核評價方法,健全保障體系。目前,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機遇與挑戰并存,對高等中醫院校來說,如何在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管理理念中更好的融入創新創業元素,更好地抓住機遇,增加高等中醫院校畢業生就業途徑,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醫學人才,是一項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