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金茹
摘要:應用SWOT分析法分析天津市會展業,可知天津具備較為突出的區位和產業優勢等,且政商關系良好,為發展會展經濟提供了多重保障;但作為現代服務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其發展受天津經濟以及服務業發展水平、場館資源有限性等諸多因素的制約。隨著國家將會展業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以及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推進,天津會展業迎來諸多歷史性機遇,但也面臨著會展城市間競爭日趨激烈等挑戰。天津應整合多重優勢,通過打造會展產業集聚區、提升作為會展城市的營銷力度、把握好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機遇等措施,逐步提升天津會展業的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天津會展業;SWOT分析法;京津冀一體化;會展產業集聚區;城市營銷
Abstract: Tianjin has prominent regional and industrial advantages, and good relation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business,which provide multiple guarante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economy.But as an organic par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it is development is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Tianjin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level, limited venue resources,etc. For Tianjins MICE industry, historic opportunities and severe challenges coexist . In oder to gradually enhance it is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Tianjin should make best use of the advantages, grasp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bypass the disadvantages,such as try to create the industry cluster area,promote city image marketing, and so on.
Keywords: Tianjins MICE; SWOT Analysis Method; Beijing-Tianjin-Hebei Integration Strategy; MICE Industry Cluster Area; City Image Marketing
近年來,天津會展經濟持續保持較高速增長態勢,但天津會展業發展水平與其城市地位仍不相匹配。運用SWOT分析法,客觀梳理天津市發展會展業所具有的優劣勢,分析其所面臨的外部機遇與威脅,有助于為天津市會展業探尋進而確定發展策略,促進天津會展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優勢分析
(一)交通與區位優勢較為突出
天津是中國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九個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點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是環渤海地區的交通樞紐,有天津港、天津濱海機場、京滬高速公路、京津唐高速公路等公路網,以及京山、津浦、京九等相互銜接的鐵路網組成的立體交通系統。京津城際列車和京滬高鐵建成,進一步縮短了天津與北京和上海的時間距離。交通與區位優勢,是天津會展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二)產業優勢較為明顯
產業優勢是天津會展業持續發展的生命力。作為中國北方重要的制造業基地,近年來,天津著力構筑高端產業高地,通過實施產業結構優化和精品戰略,推進工業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之路,培育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如航空航天業、汽車制造業、電子工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業、旅游業、海洋業等,為會展業發展提供了較為堅實的產業基礎。此外,雖然相比北京、上海、深圳等國內“設計之都”,天津市在創業設計產業規模上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天津市具有發展創意產業的歷史條件和優良基礎。2016年,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超過784億元,是“十二五”初期的2.6倍,2017年以設計業為核心的專業化技術服務規模以上營業收入達775億元,整體設計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五。[1]目前,天津已聚集了一大批工程設計、創意設計等方面的創新資源,組建了天津市創意產業協會、北方設計聯盟等數十個行業協會、產業聯盟,有助于打造“北方設計之都”、提升城市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對于培育、引進、做強創意設計產業的展、會、賽等會展項目,提供了較為強勁的產業支持。
(三)政策優勢逐步增強
當前,中國會展業立法尚不健全。為優化天津會展經濟發展環境,近年來,天津市相繼出臺了《天津市促進會展業發展辦法》(2011)、《天津市支持會展經濟加快發展項目申報指南》(2016)、《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天津市商貿流通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7)、《關于進一步促進會展業改革發展的意見》(2017)等一系列扶持和促進會展業發展的政策。
(四)政商關系親且清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構建健康、清廉、公開、透明的新型政商關系,有助于破除影響公平競爭的各種障礙,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職能,是順應經濟新常態的大勢所趨。根據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城市政商關系排行榜(2017)》,在31個省區市政商關系健康指數排名中,天津市位列第五。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的《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18》,天津多項評價維度排名居前,政務環境評價排名第三,金融服務評價排名第四,躋身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綜合排名前十名之列。由此可知,與多數地區相比,在城市政商關系、營商環境方面,天津市具有較為突出的比較優勢。
二、劣勢分析
(一)經濟發展水平制約會展業發展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北京一直是政治和文化中心,天津則主要承擔經濟職能,與首都功能協調互補。北京憑借著首都的獨特優勢,對區域內其他城市產生巨大的虹吸效應,在此效應作用下,天津作為北方和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及金融中心的作用并不明顯,一段時間以來,天津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大大落后于北京,天津會展業在北京會展業大光環的籠罩下,沒有充分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與其城市地位不相稱。[2]
會展經濟是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會展經濟的運行質量,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著緊密的聯系。改革開放以來,天津市經濟發展一直保持高速増長態勢。據《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4年天津市全年GDP產值15722.47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位居全國第四位。然而,自2015年起,GDP增速開始回落,2017年跌至3.6%。整體而言,當前天津經濟較為疲軟,消費能力轉弱,利用外資的數量和質量都遠遠落后于經濟發達地區,在對外形象宣傳及招商引資方面,力度明顯不足,對品牌會議、展覽項目的吸引力相對較弱,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天津會展業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
(二)服務業發展水平制約會展業發展
近年來,天津服務業確實有較快發展,服務業經濟總量顯著擴大,但根據天津、北京、上海三地統計年鑒(2017)和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6年,天津服務業GDP占比為54%,2017年升至58%;北京市服務業占地區GDP的比重,2016年為80.2%,2017年為80.6%;“十二五”期間,上海市服務業年均增速達9.7%,2017年,服務業占全市GDP比重已由“十二五”期末的65%提升至近70%。另一方面,去除價格因素影響,天津服務業的實際勞動生產率呈持續下降態勢。據《天津統計年鑒》(2016),2015年服務業實際勞動生產率2861元/人,比2010年的實際勞動生產率下降了20.2%,比2000年的實際勞動生產率下降了33.4%。因此,從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兩方面來看,較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天津服務業發展明顯落后。作為現代服務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天津當下的服務業發展水平,對會展業發展勢必產生一定的掣肘作用。
(三)現有場館資源有限,制約天津會展業發展
天津國展中心雖有地理位置優勢,但因建設年代較早、場館面積小等原因,只能舉辦一些小型展覽會。梅江會展中心(一期)室內場館面積只有54000平方米,天津濱海國際會展中心迄今仍未完全修復。截至2017年底,從現有專業場館數量上看,天津只有3個專業場館,與上海(9個)、北京(7個)相比,差距懸殊。從場館室內可租用面積上看,天津僅為12萬平方米,而上海為81.3萬平方米,北京為32.2平方米;廣州專業場館雖然只比天津多1個,但室內可租用面積超60萬平方米;深圳、重慶只有2個專業場館,其室內可租用面積均超30萬平方米;南昌、青島、武漢、東莞等城市室內可租用面積也在20萬平方米之上。現有場館資源有限以及天津國家會展中心綜合體建設進度緩慢,導致大型專業展會難以落地,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天津會展業發展潛力的充分釋放。
(四)專業會展主體普遍發育不健全,品牌、優質展會項目較少
企業是會展經濟的發展主體。盡管天津會展公司數量有大幅度增長,但“600余家民營會展主體在資金、規模等方面普遍處于小弱階段,策劃組織大型專業展會能力不足,”策劃、運營、服務以及應對風險諸方面能力有待提升,而“國有會展主體往往以完成政府任務為出發點,贏利能力和市場參與積極性不強”。[4]據中國貿促會《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17》,2017年全國辦展數量超過10個的國內組展企業,辦展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的10個國內組展企業,以及辦展數量或展覽面積排名前十位的外資組展企業中,均無天津的會展企業。近年來,國內展覽界品牌意識逐步增強,中國展館、展會主辦機構和協會紛紛申請加入國際展覽聯盟(UFI),越來越多的展會項目獲得UFI認證。截至2017年11月,UFI中國會員數量達116家,遍布中國30所城市,UFI認證項目增至84個。但是,天津大部分會展企業普遍缺乏創建品牌展會的意識,參與國際合作的意向不強,品牌形象突出、能夠展示區域會展特色的展會數量不多。截至目前,天津市仍沒有UFI會員單位,經UFI認證的項目只有3個。
(五)市場化程度不高
近年來,政府主導型展會逐漸被市場化運行機制取代。雖然天津已擁有一定數量和規模的品牌專業性展會,但整體而言,天津市會展業仍存在“政出多門”、政府對企業運作干涉過多、政府主導型展會效益差、市場化運作的展會經營困難等諸多問題。不可否認,天津會展業的確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在多重劣勢的制約下,天津市會展業沒有給出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據《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17》,2017年,天津共舉辦了60個展覽會,展會數量位居全國第15位,展覽總面積為206萬平方米,僅占年度全國總展覽面積的2%。天津市現有場館不僅面積有限,而且綜合利用率較低,如天津梅江會展中心2017年館租率僅為31.54%。此外,由于受天津經濟發展水平、會展經濟發展水平、會展業競爭力等因素制約,館租價格相對偏低,為8.83元,而上海、北京、大連和深圳等8個城市館租平均價格達到12元以上,廣州等4個城市館租平均價格在10—11元價格區間。天津的館租價格在21個全國主要展覽城市中,排名第15位,展館的整體經濟效益不高。
三、機會分析
(一)會展業戰略地位得到重大提升
《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15號,以下簡稱《意見》)是國務院首次全面系統地提出展覽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對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作出全面部署,該意見不僅為會展業提出了新“四化”方向,即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而且將會展業提升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平臺,戰略地位得到重大提升,對于包括天津在內的各地會展業發展是重大利好。
(二)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
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強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經濟協作。2014年底,京津冀三地貿促會共同簽署了《京津冀貿易促進協同發展合作備忘錄》,以推動三地國際性經貿交流活動和會議展覽的協同發展,促進三地會展業的產業對接和資源整合。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標志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未來,京津冀地區將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三地功能定位和區域分工將進一步明確,以北京為中心的單一局面將逐步被以北京、天津兩個城市為中心、“兩核多點”的發展格局所取代。目前,京津冀區域共同發展的展覽業格局正逐步形成,這是促進天津會展業大發展、大跨越的重要戰略機遇。
(三)商務部與天津共建國家會展中心
作為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2011年,國家商務部與天津市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建設國家會展中心(天津)。這是繼廣州和上海后,商務部和地方合作建設的第三個國家級大型國際會展中心。對天津而言,該舉措的正向影響力是多方面的:首先,天津將增加一座現代化、規模宏大的展覽場館,有助于提升天津會展場館的競爭力,增強對優質會展項目資源的吸引力及對華北、環渤海乃至東北地區的輻射力;同樣重要的是,當天津國家會展中心建設完成后,其主管單位、商務部直屬事業單位中國對外貿易中心,自然會將在廣州多年運作“廣交會”的經驗和資源,逐步復制到天津展館。目前,天津正在積極推動國家會展中心項目建設,力爭2020年前投入使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建設完畢,將大大優化天津會展業的場館資源,進而提升天津作為會展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四)政府職能轉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改革的步伐穩步前進,一系列改革措施陸續實施,尤其以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為突破口,進一步激發了市場和社會活力。2015年《意見》明確提出,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調“嚴格規范各級政府辦展行為,減少財政出資和行政參與,逐步加大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的力度,建立政府辦展退出機制,放寬市場準入條件,著力培育市場主體,拓展展覽業市場空間”,為天津政府主導型展會市場化轉型、提升市場化運作和服務水平提供了外動力。
(五)信息技術推動展覽會創新發展
2015年,中國展覽業信息化水平得到長足發展。展覽會官方網站、微博、微信數量均顯著增長,公眾號、APP等新技術手段得到普遍應用。全國性、地方性以及企業自主研發的展覽信息平臺建設成效顯著,為舉辦網絡虛擬展覽會以及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于展覽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展覽業與互聯網新技術彼此促進、融合發展,是中國展覽與會議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也為天津會展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途徑和技術支撐。
四、威脅分析
(一)國內城市間會展業存在激烈競爭,天津競爭力不足
發展會展業能夠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是不爭的事實。會展業受到各地政府高度重視,國內城市間會展經濟競爭日趨激烈。《2017中國會展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顯示,天津城市展覽業發展指數為41.734,排名12位,居西安(41.808)、廈門(44.196)等會展城市之后,與上海(120.52064)、北京(103.128)、廣州(82.981)相差懸殊,與成都(62.564)、深圳(62.350)等城市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競爭力明顯不足。
天津會展業勢必會遭受陣痛,甚至會引發天津會展市場的重新洗牌,會有一批中小型公司在面對國際展覽業巨頭的競爭過程中,被并購、被整合,乃至破產。
(二)互聯網技術挑戰會展業傳統商業模式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子商務、網絡虛擬展覽誕生,憑借不受時間限制、信息發布范圍遍及世界各地等優勢,對傳統實體展會形成了一定沖擊。對于單純的B2C消費展而言,電子商務對其生存與發展構成了較大威脅,僅“雙十一”單日網購成交額,便足以令天津國展中心舉辦的各種展銷會望塵莫及;對某些B2B貿易展而言,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也影響了部分參展商的參展熱情。當下,迅速發展的移動互聯技術對會展業變革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甚至有觀點認為,進入互聯網時代,傳統會展必須轉型,否則只有死路一條。[5]雖然這個觀點有些偏激,但在移動互聯已成為發展大趨勢的時代背景下,會展業必須積極變革以應對重大挑戰。
五、發展策略
(一)建設天津會展產業集聚區
天津應進一步把握好會展業戰略地位提升,尤其是京津冀一體化等重要戰略機遇,以建設天津國家會展中心為契機,借鑒其他地區會展集聚區建設成功經驗,推進天津會展產業集聚區建設,充分發揮會展業產業聯動功能,促進會展經濟實現大跨越、大發展。所謂會展產業集聚區,“是政府在大型會展設施周邊統一規劃建設,形成產業鏈、企業相對集中、會展資源集約利用、會展服務功能齊全、城市服務功能完備、功能效率效益提升的會展產業發展區”。[6]一個城市要發展高端會展,應集聚主辦機構、服務機構和人才教育機構,充分發揮會展的集聚效應,以會展促進產業發展、產業集聚和產業優化。因此,天津應嘗試并穩步推進會展集聚區建設,通過這一模式創新,逐步提升天津會展業的發展水平和競爭力。
(二)開展卓有成效的城市形象營銷
目前,天津已擁有碧海釣具展、世界冰淇淋展、北方自行車電動車展、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夏季達沃斯論壇、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具有較強行業影響力的展覽、會議和賽事項目。但與國際國內會展發達城市相比,堪稱城市名片的津品會展項目還是較少。天津應高效整合前文所述的多重優勢,在準確自我定位的基礎上,確立契合自身特點的發展方向,進而通過多種途徑,如舉辦城市旅游、會展資源推介會等活動,開展天津作為重要的展覽、國際會議、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形象營銷,為天津會展業發展營造優良環境,吸引周邊城市和國際優質展覽、會議、賽事等項目向本市聚集,進而提升天津會展業發展質效。
(三)把握好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機遇
憑靠國家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重大利好,天津應進一步明確天津會展業在“京津冀一盤棋”中的戰略定位,實現借勢發展、錯位發展,提升天津會展業的專業化、國際化水平。應借鑒國內其他會展城市發展模式,與區域內知名會展城市結成會展聯盟,如成立京津冀會展城市聯盟,在產業、項目、場館、人才、信息、物流等相關資源方面實現城際對接,化城際競爭之危,為城際合作之機。可借鑒美國獨立組展商協會(SISO)、廣東會展組展企業協會的成功經驗,嘗試成立京津冀區域性會展組展企業協會,整合京津冀地區組展企業的資源和實力,抱團取勢,增強議價能力和應對風險能力,進而提升天津會展業的市場化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天津應在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的前提下,利用好北京疏解非核心功能、部分產業外遷、部分展覽項目選擇移師他地的良機,謀劃、設計好承接北京相關產業、展覽項目的可行方案,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或資金扶持等,使之成長為天津的優勢產業和會展項目。
[參考文獻]
[1]武自然,商瑞.天津市將申報聯合國“設計之都”[EB/OL].https://news.sina.com.cn/c/2018-10-26/doc-ifxeuwws8472062.shtml,2018-10-26.
[2]蘭馨.天津會展業亟需進入“特色資源”時代[N].中國貿易報,2011-07-05.
[3]胡琨.服務業勞動生產率演變與服務業結構變遷效應分析——以天津為例[J].生產力研究,2017(10):34-39.
[4]天津市商務局會展處研究室.發展我市專業性展會的研究[EB/OL].http://sww.tj.gov.cn/html/2017/shangwuketiyanjiu_1120/45805.html,2017-11-20.
[5]張鷹.傳統展會已死,會展O2O崛起![EB/OL].http://www.cces2006.org/index.php/Home/Index/detail/id/10893,2018-03-15.
[6]儲祥銀.會展產業集聚區對產業鏈服務功能完善意義重大[EB/OL].http://expo.ce.cn/gd/201712/14/t20171214_27259358.shtml,2017-12-14.
(責任編輯:張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