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俊楠
摘 要:發展農村義務教育是實現我國教育公平、教育機會均等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我國社會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邊遠貧困山區的農村基礎教育一直以來都和發達城市的基礎教育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教育公平、教育機會均等難以實現。文章就邊遠貧困山區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及發展對策進行探析,旨在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參考,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邊遠貧困山區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邊遠貧困山區;農村;基礎教育;現狀
基礎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農村的基礎教育對于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區域經濟發展差異明顯,在邊遠貧困山區受到經濟、自然和歷史等原因的影響,教育底子薄,基礎教育發展現狀依然比較落后,存在著教育觀念陳舊、師資力量不穩定以及教育投入不足等問題,這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
一、邊遠貧困山區農村基礎教育現狀
(一)教育資源配置薄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的基礎教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農村基礎教育是提高當地人民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農村發展的基礎。但是受到地域、經濟等影響,一些邊遠貧困山區的基礎教育存在著很多困難和問題。由于邊遠山區的經濟發展比較落后,所以基礎教育的資金投入基本只靠國家撥款,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基礎教育的資源配置薄弱,學校發展的條件非常脆弱。同樣由于資金不足,學校的辦學條件和國家要求的標準相差非常大,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設施都做的不理想,校園環境、綠色建設不理想,現代教育設備、現代教育手段以及先進的教學思想引進都停留在比較落后的階段,嚴重影響了教學教育水平。邊遠貧困山區由于信息不夠通暢,所以教學科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也比較少。
(二)教師隊伍的素質有待提高
邊遠貧困山區的條件比較艱苦,并且由于經濟發展落后,各地財政的經費比較緊張,一般只能勉強發放教師的工資,無法給基礎教育的教師提供更多的教育教育經費,導致很多學校的教師只能參加縣教育局組織的免費農村義務教師培訓,對于其他的需要經費的教師培訓幾乎沒有機會參加,這就導致教師的素質和質量難以提升。而教師隊伍的素質直接決定了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不利于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和進步。目前一些農村中小學缺乏美術、體育、音樂以及信息技術等學科教育的情況比較普遍,學校針對教師類型的培訓和考試也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的發展。
(三)教師隊伍的結構不夠完善
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邊遠貧困山區無法顧及教師隊伍的人才儲備,由于條件艱苦以及薪資待遇較差,很難吸引優秀的人才,每年畢業師范生中報考邊遠貧困山區的人數非常少,最終導致農村學校的教師隊伍在專業結構上以及年齡結構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從專業結構上來看,邊遠貧困山區農村的教師一般為語文、數學和英語等學科教師,而美術、體育、音樂等學科的教師嚴重缺乏,一些邊遠貧困山區甚至不開設相關的課程,或者由語文、數學教師來兼任體育、音樂和美術教師,一位教師要上多門課程。從年齡結構上看,由于近年來各種家校矛盾在網上炒的沸沸揚揚,媒體和社會一邊倒對教師進行責難,讓教師的育人成就感和職業榮譽感消退,教師崗位的吸引力下降,投入教師崗位的年輕活力愈發減少。另外,受到編制限制,教師晉升的希望比較小,這也導致不少農村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大量流失,出現年齡斷層。
二、邊遠貧困山區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的對策
(一)加大經費投入,改善基礎設施建設
邊遠貧困山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教育資源配置薄弱,這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水平。因此,當地政府應當給予高度重視,要加大基礎教育的經費投入,同時加強監督管理,不斷改善山區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當前邊遠貧困山區農村的部分學校大多沒有設立專門的實驗室、圖書室、運動場、會議室以及音體美專用教室等,往往是一室多用,并且也缺乏辦公設備,導致一些常規的教育教學活動不能正常開展。因此,邊遠貧困山區應該拓寬基礎教育的經費融資渠道,采用政府財政撥款、社會集資和社會投資多種形式結合的經費籌集方式,國家財政也應該加強對邊遠貧困山區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只有加大經費的投入,加強對經費投入的監督管理,才能確保專款專用,不斷改善邊遠貧困山區農村的基礎教育設施建設,優化辦學條件。
(二)加強教師的繼續教育,不斷提高教師素質
針對邊遠貧困山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的現狀,應該加強對教師的繼續教育,以此來不斷提高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教師主管部門除了要按照現行的政策來執行邊遠貧困山區農村基礎教育教師的評優評先、晉級和職稱之外,還應該有一定的傾斜政策。另外,要對教師的培訓和考核進行改革,進行正規的專業筆試考試,以此來監督教師不斷學習,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促使教師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幫助其樹立現代化的教學思想和終身學習的思想,以此來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
(三)提高邊遠貧困山區教師的薪資待遇
要想解決邊遠貧困山區農村教師隊伍結構不完善的問題,就要引進各個學科方面的教師人才,同時吸引更多年輕的教師,這就要求山區農村要提高教師的薪資待遇,不斷縮小城鄉教師的收入差距,并改善教師的教學環境的生活環境。由于貧困山區農村教師的薪資低,所以很多年輕教師都不甘心在鄉村教學,一些有關系的教師會通過關系調往上級學校,而有的教師則無奈退出教育系統,農村的教育人才非常不穩定,這進一步加大了城鄉教育的發展不平衡現象。因此,邊遠貧困山區要建立切實可行的教師津貼制度和補貼制度,提高教師的薪資待遇,縮小城鄉教師的收入差距和待遇,才能調動農村教師的積極性,并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才進入到農村學校來。
(四)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
邊遠貧困山區的經濟發展落后,當地缺乏工作崗位,所以很多農村年輕勞動力都涌入發達城市,留守學生人數眾多,并且學生的流動性非常大,而留守學生在教育、心理和生活上都存在著各種問題。針對這種情況,農村學校就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加強對流動學生的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生活問題。地方政府和農村學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門要多管齊下,進行綜合治理,加強對學生的日常教育和日常規范管理,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設備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項目內容,充實學生的心靈,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節假日也應該組織各種健康宣傳和有利于留守兒童成長的活動,從人力、資金和信息等方面來為留守兒童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和教育條件。
三、結語
邊遠貧困山區農村基礎教育的改善對于促進農村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的部門和地區應該更新傳統的教育觀念,改革農村教育管理體制和學校的評價機制,加大經費投入,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教師的繼續教育,不斷提高教師素質,提高邊遠貧困山區教師的薪資待遇,減少教師人才的流失,并吸引優秀的青年教師進入農村學校,同時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多管齊下,不斷促進邊遠貧困山區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查茂和.欠發達地區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調查與思考——以安徽省太湖縣為例[J].山西農經,2017,16(08):19.
[2] 劉丹.農村地區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與對策-基于2016年杞縣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調研[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7,25(02):60.
[3] 楊亞青,國萬忠.河北省農村貧困地區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以河北省保定市張馬莊小學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