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重芳
摘 要:目前,在教育水平比較低下的農村,有大量的留守兒童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導致他們的心理問題愈發凸顯,這已成為當今社會各界較為關注的問題。在此,認為農村小學教師有必要對這些祖國的花朵針對他們所出現的心理問題提供有效的幫助,充分發揮自己引路者的作用。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解決措施
德明納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改變人的心靈,比征服許多國更高貴。而身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里,一個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在許多農村,越來越多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凸顯,他們心理壓力過大,對學習有著深深的恐懼,常以沮喪的心態去面對未來。因此,他們有的選擇了調皮搗蛋,有的選擇了沉默寡言,甚至還有的選擇了以偏激的手段去對抗整個世界。而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老師,要堅持以人為本,有責任地去引導每一名學困生保持良好的心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通過多種途徑以無形的手——運用心理輔導深挖他們的內心以帶領他們走向一個光耀奪目的未來。
一、導致學困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根據研究顯示,當前許多農村小學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一年之中只有少部分的時間能陪伴他們,一些小學生都是與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伴,很少得到父母對其的輔導且也存在些許家長根本不重視孩子的教育。故而在這般環境的渲染下,他們便更易產生自卑感,心靈遭受極大的創傷,競爭意識不強,對自我認知也得不到準確的定位等一系列負面影響,與此同時自身的學習成績自然得不到提升。
(二)教育原因
當下,農村經濟欠發達,文化氛圍不濃,教育水平不高,由于這些種種因素造成了小學生在校內得不到良好的學習氛圍,沒有較好的師生關系,師資力量也很薄弱,可以說現在的農村小學根本就沒有設立相關的心理輔導課程,并且大部分教師注重的也只是學生的數字成績,能真正注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老師寥寥無幾。因此,小學生有的就因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而產生細微的心理問題,可就在他們有著自己的心理問題時,旁邊卻沒有一盞可以指引人走出迷茫的明燈,就這樣放任他們墮入深淵,讓自己的心理問題逐漸放大從而危及自己的心理健康,對學習更加的不屑。
(三)社會原因
眾所周知,現在已經步入了快節奏和競爭激烈、生活日新月異的21世紀,農村小學生所處的環境早已沒有了曾經的那份質樸與純真,其環境因時代的變遷而逐漸變得復雜,那些年的純粹早已不在。其中,不得不說的是他們的價值觀的巨大變化,已從單一性轉化為多元性。可是盡管社會在變遷,觀念在轉移,但小學生的心智依舊不成熟,他們易受外界影響,學會了沉迷網絡,迷失于不良的習俗中,喪失了自我,也因此而誘發各種心理問題。
二、促進學困生心理問題解決的有效對策
(一)充分發揮教師手里那強有力的指揮棒
常言道,愛是教育之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就像潤物需要春雨一樣,在每一個內心并不強大的農村小學學困生心里,他們對他人給予的關愛都是極為需要的,甚至比他人更渴望愛的滋潤。而小學教師這樣一個有著充沛情感的職業,要呵護每一位學生,不僅要關心、重視他們的學習成績,而且更要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一顆愛心去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困生,堅持做到一視同仁。當學生在人生的岔路口遭遇困惑時,要及時引導學生克服自我困難、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畢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更不論年齡尚小,自制力差的小學生,他們當然更需要一個指導者來帶他們沖破前進的心理障礙,引領他們激流勇進。
(二)創新變革現有的教學方式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也同樣是最有效的老師。在筆者看來一個優秀的農村小學老師,會靈活運用環境改造與創設相結合的原則去積極改進課堂教學,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主學習,樂于參與課堂,讓學生充當主體,師生實現有效互動。變革教學方式,農村老師還需要采取多種教學模式,敢于跟緊時代的步伐并隨其變化而快速進步發展,保證自己的教學不屈于他人之后,避免被時代所淘汰,可以在平時成立自主學習小組,不再一味地灌輸課本知識,積極運用科技教學、多媒體教學開拓農村小學生的眼界使他們更有學習的興趣。
(三)促進學生與家長間的有效互動
家庭教育對農村小學生的心理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它貫穿于小學生成長的整個過程,對于農村小學生的健康發展而言,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所以,農村小學老師可以與學生家長共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平日里多對家長進行勸導,讓家長不只注重于學生的成績,還應多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上心,給孩子相應的陪伴,多在他們遇到挫折時進行心理疏導,要讓他們時刻保持自信,更要在平時生活中以身作則,給自己孩子一個好的榜樣,勿使自身的陋習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從而產生消極作用,讓其更難面對學習。
綜上所述,面對社會競爭如此強大的現狀,我們的農村小學生若想脫穎而出,其所突顯的心理問題是必須要得到有效解決的,這就需要農村小學教師以美和愛去灌溉他們貧瘠的心理,讓其內心開滿多彩絢麗的花去迎接未來可能會出現的暴風雨。采取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學,多與小學生進行溝通,即時對其進行有效的心理輔導,不再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座難以跨越的大山。
參考文獻:
[1]武春燕.小學低年級數學課上后進生心理探究[J].新課程 (上旬),2017(5):32.
[2]唐萍.小學三年級語文學困生成因的個案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注:本文系甘肅省2018年度“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小學語文‘學困生成因及其轉化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