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其應用范圍也十分廣泛,在小學整個教育體系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為了能夠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教師必須要重視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課堂導入這一環節,通過合理有效的手段與方法來增強導入的效果,促進學生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導入方式;研究
數學課堂導入這一環節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關鍵,良好的導入效果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也能夠對數學教學的整體效果產生有效的促進作用,以為學生構建一個活潑、生動的學習環境,以使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更好開展學習,以使學習效果得以顯著提升。為此,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有效地進行課堂導入,已經成為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所要關注與思考的重要話題。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導入應遵循的原則
首先,教師所開展的課堂導入應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課堂導入的作用就是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以提升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因此,教師所開展的課前導入一定要富有情趣、新穎活潑,形式上要做到靈活多樣,不要總是使用同一種導入方法。同時,也應具有一定的幽默效果,以更加生動有趣,能夠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更好地開展學習,以提升學習效果。其次,教師所開展的課堂導入也應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教師在開展導入之前,應先對教學內容以及課型進行有效的分析,究竟是復習課、練習課,還是新授課,從而將新知、舊知進行有效的結合,以更好地提升最終的導入效果。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導入方式的探究
1.以激發興趣作為出發點,增強課堂導入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學習上,興趣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數學教師要想有效地增強導入效果,首先就要將激趣作為出發點,從而更加有效地開展課前導入。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有關“角”的知識時,就可以選取兩個學生以同一個點為出發點,向不同的方向走出一段距離,并讓學生對本節課程的學習內容進行猜測,那么學生就會非常容易地猜出,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與角有關。通過這樣的方式開展導入,不僅能夠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也能夠對學生自身的知識視野加以拓展,并使其的邏輯能力與思維能力得以鍛煉,以減少學習的乏味性與枯燥性,以使最終的導入效果與教學效果得以全面增強。
2.注重新舊知識的有機結合,增強課堂導入效果
數學學科中的知識都是具有較強連貫性的,以使學生在經過長期的積累之后,能夠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將其加以靈活運用。因此,在數學學習當中,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是非常密切的,舊知是新知的基礎與前提,而新知又是舊知的延伸及拓展。從特定的角度上看,學生的數學學習就是將新知與舊知進行整合的一個過程。所以,教師在開展課前導入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這一點,以將其變成鏈接新知與舊知間的紐帶,以為學生更好地鞏固知識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乘法運算”的過程中,就可以在導入的環節中先為學生出兩道加法題,比如2+5+9和5+5+5,然后讓學生對這兩道題進行觀察,以找出其的不同之處。這時,一些學生就會說,前一道題中的相加數字是不同的,而后面一道題的相加數字是相同的。這時,教師就可以將“乘法運算”這一新的教學內容自然而然地引出來。通過這樣的導入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舊知識更好地加以復習和鞏固,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并消化新知識,可謂是一舉數得。
3.合理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增強課堂導入效果
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一些現代手段也逐漸被引進教育教學中,并成為教師增強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的途徑與手段。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有著較多的優勢,其可以更好地渲染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目光,以為教師的教學開展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同時,其也擁有直觀性、形象性較強等特征,能夠使一些枯燥、死板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鮮活,非常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特征。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與“圓”相關的知識時,就可以先向學生提問:為什么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會非常平穩呢?這時學生往往會回答因為車子的輪子是圓形的。然后教師再問: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呢?將其通過多媒體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導入新的教學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開展教學可以有效地增強數學知識的生動性,在易于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使最終的導入效果得以最大限度提升。
綜上所述,一個良好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夠使學生最終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果得以全面提升,也能夠保障教師更加順利地落實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因此,教師一定要對課前導入的重要性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要將學生自身的喜好作為出發點,以更加投其所好,增強導入效果。同時,教師也要注重新知、舊知間的有效聯系,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與連貫性,便于學生接受與消化,從而取得一個更加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沈甜甜.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導入方式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8(1).
作者簡介:謝曉霞,女,甘肅省岷縣人,岷縣岷陽鎮東照小學教師,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