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有海
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深入實施下,通過科學合理創設教學環境,引領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在興趣的支撐下,學生的數學思維“活”起來,讓學數學成為一種樂趣,也讓課堂教學真正凸顯效果和價值。
關鍵詞:情境;樂趣;思維;空間;有效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成為教學的核心,教師從備課到授課到課后延伸等各個環節都需要精心、精研、精準,同時作為孩子眼中的“工程師”,教師需要仔細觀察學生上課習慣、態度、情緒,從而有的放矢對學生開展共性與個性同步發展的教學策略,變被動為主動,需要教師的巧設妙引,從而在良好的數學教學氛圍中培養小學生觀察、思考探究的習慣,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一些初步探索。
一、愛是課堂的基調
小學生學習數學本身就是打基礎,其認知水平有限,需要教師的耐心,也需要教師在其學習之中給予寬容之愛,并能夠采用柔和的循循善誘的方式,對于培育學生的數學興趣起到重要作用。如,在教學“8和9的認識”一課時,在導入階段,教師循循善誘,發自內心地運用語言藝術引導學生,上課伊始,教師拿出一把尺子,并且告訴學生,尺子是我們生活中的好朋友,大家一起讀一讀,1,2,3……數完之后,教師用問題引導學生,“剛才我們是怎樣數的數?”學生說:“從小到大,一個比一個大。”教師不失時機地稱贊道:“總結得很好,獎勵這位學生一個我自己做的標有1-9藝術數字的小貼畫。”……如此,從小到大的讀,從大到小的再讀,再到大數與小數的對比,教師一邊啟發,期間留出空間一邊給予積極思考、回答正確的學生獎勵小小的自制貼畫。巧妙引導,適時適度肯定與鼓勵,讓學生品嘗到了學習的樂趣,在慣常的課堂上,可以說師生的互動大多是純語言的交流,這個課堂教師將自制物品作為對學生的評價與表揚,體現了課堂評價的多元化,也體現了教師的一種授課智慧。
二、趣是課堂的“作料”
教學中的趣味引導,不僅巧在“設趣”,還要把控好時間,更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認知相融,不是為了表面的熱鬧,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學生的吸納、了解、理解數學知識的程度,同時,借助趣味引領,讓學生從被動轉換為主動學習,從苦學變成樂學,從學會到會學數學知識。課堂教學中的趣味離不開教學情境的創設,當教師獨具匠心將教學內容、學生認知水平、部分的道具等融合在一起時,開展具有一定故情節的場景,這一教學方法目前也成為不少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首選,通過助學激趣,引導和啟發學生去參與體驗,主動思考,并從中產生質疑,進而深入分析、探究,并最終對數學知識能夠理解,對數學問題成功解決。每一名學生都是發現者和探究者,關鍵在于教師利用趣味教學來按下他們身上這部分潛力的按鈕。在教學相遇應用題時,怎樣讓靜態的文字變成動態的真實“原型”呢,教師創設了由學生扮演列車等的游戲情境,這一情境完全改變了靜止不動的陳述,將數學文字變成會“動”的形態,自然會增加一份趣味,也會讓學生產生新奇感,并能夠從實際演繹中理解數學知識,激發學生探究欲望,使得學生心情愉悅進入到相遇問題的學習之中。
三、疑是課堂的沸點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疑”點成為整個課堂的精彩之處,教師搭建平臺,讓學生產生疑點,能夠通過合作交流、討論探究實現問題的清晰化和條理性,從而在爭辯中辨明問題,在爭辯中說清道理。教師可以允許學生大膽暢談想法,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據理力爭”。在教學過程中,營造民主的和諧氛圍,給予學生質疑問難的思維自由,敢說、敢想、敢探究,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也需要教師循循善誘的引導和幫助,才能夠讓學生疑中有奇,奇中有智。能夠構筑更為豐富的數學知識體系,也能夠在新舊知識的靈活運用、遷移以及發散思維中提高數學解題技能。
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最終目的是為了解疑釋疑。只有學生通過努力和不同的學習形式解疑,才能夠增強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有疑,教師妙在如何引導,而不是直接告訴答案。只有引導學生進入到探究過程,主動開動思維,才算是學生實現自我認知的一種提升和深化,學生才能在思維中建立質疑(猜想與假設)—思維論證—實踐運用—結論內化的學習新知識的框架。如,在教學“萬以內筆算減法”時,有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點,“四位數減法可否從高位減起?”這一疑點讓教師和學生都吃了一驚,怎樣解決這一疑點,教師讓學生根據具體的計算題進行探究,分小組進行,教師巡查引導,各小組根據實際計算,暢所欲言,發表意見,同時教師又加入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教材中選擇從個位減起”,引導學生“高位”與“個位”都進行計算,并進行比較,當學生從親身計算中得出方法不同,對計算的簡便性則會有不同的體會,有些方法盡管可行,但是容易造成效率低,反而變得繁瑣,沒有可取之處。教師引導步步到位、循循善誘。當初提出疑點的學生也在參與中獲得了對自己疑問的完整解釋,記憶深刻,收獲頗豐。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妙設巧引,構筑空間,讓學生能夠充分調動思維,運用智慧去探究疑問,獲取新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史寧中.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教學:以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例[J].中小學管理,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