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金龍
摘 要:初中物理課堂的導語需要切合物理課堂的知識內容做好導入,導語的導入是本節授課提升課堂效率的關鍵所在。遇事無繁,則勞于始逸于終,以學生的觀察和實驗為基礎,實現老師和學生在知識上的互惠互通,引起學生對知識強烈的渴求,增強汲取知識的能力,提升學習的品質。物理課堂上引入有效的導語,能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主動學習的習慣,體現其自我價值。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導入技巧
一、物理課堂導入應遵循的原則
合理的課堂導入,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但同時也需要注意影響課堂導入的因素,教師首先要保證課堂導入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其次,導入設計要符合物理課堂教學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經過實踐探究發現,初中物理課堂導入應遵循以下原則:
1.導入必須服從準確明了性原則
導入安排在舊課與新課之間,要求簡單明了,一般控制時長在4分鐘之內,防止因長時間的導入影響學生的最佳學習狀態,造成學生無法將心思放在課堂上,從而低于期望值的效果。
2.導入必須服從調整性原則
導入方法沒有最好,只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當時最為合適的方式。事實上,導語如何被合適地安排到課堂上,不需要循規蹈矩,不斷教授的新內容和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不間斷改變都迫使導語進行一定的創新,從而實現導語的靈活性。
3.導入必須服從最終目標即把學生引入課堂互動的原則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目標人物,是各科學習的主體,教學質量的好壞是學生通過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來體現的。學生在課堂的參與程度高,老師就會接受到學生渴望知識的信息,進而把輸出與輸入化為對等的關系,提高效率。
二、導入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高效率課堂的教學導入是老師和學生知識互融的奠基,是師生心靈互動的階梯。課堂引入的成功與否往往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知識的吸收效果,成功的導入可以讓學生迅速將思維集中到課堂知識中,明確自我的學習方向,調動學生主動汲取知識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導語導入的方法各有不同,以下是本文介紹的幾種方法:
1.情境導入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情境導入法是課堂教學最常用的導入方式,在物理課堂中運用情境導入法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感受情境的同時完成知識的學習,例如在講解“萬有引力定律”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想象農民采摘蘋果的情境,然后通過多媒體展示牛頓被落下的蘋果打中的圖片,引發學生思考,為什么蘋果會落到地上呢?激發學生求知欲,學生為了知道問題的答案,就會主動進行學習,從而完成“萬有引力定律”這部分知識,同時還可以通過牛頓的事件延伸思想教育,讓學生知道善于思考的重要性,這樣既完成了物理知識的學習,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品質,一舉多得。定律的引入使概念課變得不那么枯燥,同樣的方法在講解“萬有引力定律”“杠桿原理”“磁生電”“阿基米德原理”等都可以采用。用回顧物理學史的方法將學生帶入課堂情境中去思考問題,重新認識新知。
2.成語導入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與傳統課堂導入不同,成語導入法作為一種新的導入方式,其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運用,可以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珠聯璧合的妙用亦可以用來揭開新課的序幕。例如:講到光學第一節“光沿直線傳播”時,我們可以用“杯中蛇影”和“小孔成像”這樣的詞語進行導入,再如講“升華和凝華”時,我們可以用“疑是地上霜”和“月落烏啼霜滿天”這兩首詩中都有霜,那么這兩種霜又有什么不同呢?霜是什么物質組成?霜在什么條件下形成?等導入形成語文學科與物理學科的相互銜接,為學生各學科共同進步奠定基礎。
3.設疑導入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亞里士多德曾講過:“思維從疑問和驚奇開始,進而發人深省。”因此要獲得對問題的懷疑才可以進一步產生對問題的思考,從而找出令人困惑的疑難問題。比如光的折射問題,明明看到魚在水下,可用魚叉就是扎不到魚,這是為什么?通過疑問讓學生產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培養其熱愛科學的精神,發現物理為生活帶來的樂趣。
物理學是一門精細巧妙的學科。要求教師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保持一種嚴謹的態度,防止學生走進死胡同。確切地說,教師應做到:物理教材中用來表達物理性質、定律、定理等的文字都是前人經過很多實驗和推敲總結概括出來的,都十分精確和簡潔,缺字加字都不能詳盡其含義。同時教學風格的幽默度是課堂上提高學習效率的一門訣竅,直接進行物理知識的講解,物理定義、定理晦澀難懂,學生學習起來枯燥乏味,所以教師要重視物理課堂的教學導入環節,通過導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初始環節,科學合理的課堂導入可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師也認識到課堂導入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都在積極探索提升課堂導入效果的方法措施,本文主要分析課堂導入注意事項,并闡述幾種常用導入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方式,希望可以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秦曉芳.優化課堂導入技巧,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中),2014(10):85.
[2]黃彩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幾種有效的導入方法[J]. 教育界,2013(29).
[3]茆中慶.關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導入技巧的初探[J].新課程學習(上),2010(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