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琴
摘 要:類比導入法是一種特別的課堂教學方法,指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傳授者通過生活、現實等素材導入一些與課上理論知識相通的內容,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和運用,使學生的思維更加立體和清晰。雖然這種方法有很多有利影響,但仍存在很多不利影響。通過現有的問題,分析類比導入法對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為今后改善教學方式和框架做理論基礎。
關鍵詞:類比導入法;初中數學;影響
初中數學不同于小學數學生活化,它更具有抽象性,雖然源于生活、立于生活,但比生活更高。并且這個階段的知識具有一定的體系和聯系,每一塊知識點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下一塊知識點掌握的情況。類比導入法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將學習過程中的過渡期運用得很好,是非常適合進行數學教育的。
一、傳統類比導入法對初中數學的影響
傳統意義上的類比導入法指的是利用舊知識、舊的理論去推敲或推斷新的、相似的或相同的知識,教師的重點放在相似上和相同上,對于不同的方面稍更輕視,并沒有看到“不同”的重要性。這樣的教學方式雖會使一些學生得到更好的提高,學會相互比較、觸類旁通,但更會導致一些本來基礎就薄弱的學生形成知識混亂。人腦對于先入為主的概念會記得更加牢靠,所以當學生已然記住老師傳授的“相似或相同”時,老師再進行區分和更改,已經遲了。即使學生能夠消化,也很難進行運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合理利用類比導入法,相對于“相似或相同”,更應該注意和強調“不同”。例如,學習“不等式”這一塊內容時,老師更應該強調不等式與等式的區別點,提升學生對于兩者的區分。
二、新型類比導入法對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有利影響
1.是未來學習各科的基礎
學生在初中階段還屬于懵懂階段,缺乏聯想意識。類比導入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在學習的內容上做文章。老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類比導入法對過去課程和知識點進行回顧,這在一定意義上是對舊知識的復習和理解,接著再引出新知識,這樣的銜接不僅顯得自然而然,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教師在教授這種方法的時候,可以強調聯想的重要性,鍛煉學生學習思維,產生舊知識和新知識的比較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2.有利于拓展學生的開放性思維
正常的思維方式包括形象思維、邏輯思維、逆向思維等。剛晉升到初中階段的學生大多數還存在小學階段的形象思維,對于直觀的、生活上的知識比較能夠接受。然而,初中階段的教學以抽象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的鍛煉為主,這為剛進初中階段的學生增加了難度。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同時要重視思維的鍛煉。通過類比導入法加入到課堂中,以合理的推理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最后通過驗證來證明推理的正確性,這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進行了思維能力的轉換和過渡,這一點可以運用在初中階段,乃至人生的各個階段。
3.有利于增加學生學習自信心
學生在接觸完全陌生的知識時可能會茫然、不知所措,這對于學習來說是非常不利的。而類比導入法中,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理解,讓學生認識到新知識對于自己來說并不是完全陌生的,減少學生心理上對學習新知識的恐懼,提高學生的信心,降低學習難度,并且舊知識的過渡作用更能達到此效果。比如,在教學“不等式的性質”時,通過類比等式的性質導入新課,猜想出不等式的性質,而且還能參照等式性質得出的過程來驗證不等式的性質,淺顯易懂,可操作性強。學生在這種簡單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習,久而久之學習興趣變濃了,學習的積極性也增加了。
4.有利于建立知識系統
初中數學知識是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所以要想學好數學,學生要在腦海中形成知識網,才能從容面對往后復雜多樣的數學問題。類比導入法通過導入的辨析可以增加知識之間的銜接,有助于學生建立系統性的知識框架體系。當學生出現知識點的遺忘、知識網的缺失時,相關知識點的關聯作用會刺激神經元回憶起失去的內容。
三、新型類比導入法對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不利影響
1.知識點混淆
教師在用類比導入法導入新課時往往容易忽視它帶來的負面引導。學生在快速學會新知識的同時容易忽略知識之間細微的差異,或者容易出現知識混用。比如,在不等式性質的學習中,學生容易忽視不等式性質,認為不等式兩邊不論乘除任何數都會和等式性質一樣不會發生改變或者都會發生改變。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明確類比的兩種知識大多都是相似而非完全相同。
2.與復習導入法混用
復習導入法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后,順理成章地過渡到新課的學習中,知識間可能存在內在聯系但更多是位置結構上的關聯。類比導入法注重的是知識間的邏輯關系、思維方式的相似以及相互借鑒印證作用。部分教師無法區分兩者間的差異而一概認為兩種方法都是利用舊知識傳授新知識,沒有什么區別。
總之課堂導入的方式多樣,各有各的特色,不同方法的適用環境也是各異的。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仔細分析,設計出與之匹配的課堂導入。類比導入法比較契合有明顯內在聯系的知識點,這也是類比導入法的局限性。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適當突破局限,對相似的知識點習得過程也可以進行類比。
參考文獻:
[1]馬建華.探討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
[2]楊紅.對小學數學課堂導入重要性的認識[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6):97.
[3]李毓安.關于中學數學教學導入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