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琴
摘 要:處在復雜的環境中,小學生壓力日益增長。班主任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協調好各任課教師的關系,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做好家長工作,以期減輕小學生的各種壓力。
關鍵詞:班主任;小學生;減壓
一、善于疏導,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
1.傾聽孩子的心聲。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一心一意傾聽孩子說話是增進彼此信任的基礎。需要將說教轉化為體諒與關心,我們要在傾聽孩子訴說的基礎上洞察其內心,將指責轉化為引導和交流。要學會換位思考,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問題,分析出現這些心理壓力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意識到你在聽他講,你是他此時最值得信賴的人,你重視他的問題,你愿意幫助他解決困擾。
2.鼓勵孩子與他人交往。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社會交往”即與他人交往的欲望是支配人的行為的基本欲望和價值取向之一。據調查,小學生人際關系適應不良反應在與人交往過程中的不愉悅體驗,如“覺得同學故意疏遠我”“感到別人不信任自己”等,這些都是部分孩子產生心理壓力的主要來源。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要想方設法鼓勵孩子與人愉快相處,在與人交往中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接納自我和他人。這就需要老師多為孩子提供交往的機會,努力營造平等、和諧、公平、公正的良好的交際氛圍,指導孩子如何與人合作、如何分享、如何科學競爭。
3.教會孩子學會感恩和關愛。告別冷漠,學會感恩和關愛。讓孩子意識到,親人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對親人感恩,要感謝親人特別是父母的關愛和幫助。孩子發自內心親熱的問候,力所能及地幫助干家務活,這種回報是任何獎狀和好分數都無法與之相提并論的。引導孩子在別人有困難時主動幫一幫,對別人關愛是孩子的一種重要的體驗。幫助他人,理解他人,擁有一顆善良而健康的心靈。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4.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心病還需心藥治。人的心理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樂觀豁達的心態是自信的前提。面對孩子的心理壓力,班主任要循序漸進,對孩子心理壓力的疏導不是強制性的,只有當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成功時,才會行動起來,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科學疏導,才會有成功的可能。
二、善于協調,減輕學生的課業壓力
應試教育陰魂不散,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的問題,備受全社會關注。喊了多少年的減負問題非但沒減下來反而有加重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學校的辦學理念處處以分數為中心,而重點中學招生也巧立名目,各種考試以分為主,學校考核教師側重于學生的成績。班主任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搞好自己的教學工作,協調好其他任課教師的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班主任要以身作則,把自己所教課程的課業負擔減下來。提高課堂效率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主要途徑。“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以教師高水平的教育教學知識為基礎。教師要時刻不忘充電學習。一是經常學習教育理論,從各種教育刊物中吸收新營養獲得教育新信息。二是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吸取成功新穎的教學方法,擯棄陳舊落后的教學方法。三是要走特色之路,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結合學情設計出富有創意的教學過程。四是錘煉高超的教學藝術,一堂蒼白毫無生氣的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要真正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說實話,其關鍵是課要上得好。生動而充滿活力的課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學起來效果極佳,這不是減輕學生的負擔嗎?所以每個教師都應該追求高藝術的教法,使自己的教學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理想境界。五是重思維培養,輕題海戰術。過度刷題大大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學生怨聲載道、苦不堪言。所以我們必須放棄題海戰術,關鍵要教會學生思維的方法,應著重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上扎扎實實下工夫。六是優化作業設計,重質量見實效。作業內容要精,作業形式必須豐富。尤其要注意分層布置作業,根據不同成績的學生布置不同標準和內容的
作業。
其次,班主任要協調好各位任課教師的工作。班主任不可能干涉其他任課教師的具體工作,但可最大限度地協調好各種關系給學生減負。一是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積極配合任課教師做好教學工作,及時化解師生矛盾,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二是合理分配早讀、自習時間。比如早讀多讀語文和英語,自習課注重課外閱讀和做數學練習。三是協調各科家庭作業量。比如將語文、數學、英語家庭作業時間控制在2∶1∶0.5左右。
三、善于溝通,減輕家長對學生的壓力
要減輕學生的壓力,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非常重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家長的期望值都不會太低。因此,班主任要時刻和家長保持溝通,了解家長之所想,引導家長不但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還要客觀地評價孩子。
1.提醒家長承認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不盲目攀比。每個孩子的智力天賦是不同的,對于相同的知識,不同的孩子理解接受能力大不相同。只要孩子盡了最大努力,只要他達到所能達到的水平就可以了,不必苛責孩子,更不能盲目和別人的孩子比較。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不要定一些好高騖遠的目標,徒增孩子的壓力。
2.告誡家長時刻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如果出現失眠、吃飯不正常、行為異樣、情緒不穩等情況時,家長就該及時關注學生的身心變化,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及事情的原委,同時積極開導指點,使學生能早日緩解心理壓力。
3.要求家長幫助學生緩解壓力、勇敢面對挫折。要在孩子最困難的時候真正幫他一把,扶他一下,使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真正的關愛和理解。這種愛的力量與孩子心底默默涌動的決心相融合,有可能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能量,能真正激發孩子的信心和勇氣。這種精神,才是孩子人生的一筆財富,也是家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