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毅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教師突破傳統教學的限制,輔助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是未來課堂發展的一種趨勢。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輔助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 多媒體 輔助教學
音樂教師針對小學生開展的教學活動主體是學生,課題則是教材中的各種音樂內容,教師在合理設計之后,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主體和客體之間發生了一種相互作用,從而完成了音樂學習,這也可以看作是教師利用特定的方式讓學生和音樂兩者間發生的一種相互作用,進而讓學生能夠在音樂中感受、欣賞、以及創造美。傳統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是難以讓學生體驗到音響效果的,多媒體技術能夠為學生營造一種音樂情境,能夠彌補傳統課堂的不足,從而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
一、有助于培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師將多媒體技術輔助運用到音樂課堂中,對音樂教學、以及學生的創造性培育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目前有很多音樂制作軟件,其中有些音樂制作軟件符合學習學習以及發展需求,能夠讓學生進行簡單的編輯,屬于一種傻瓜式的伴奏軟件,教師運用這類軟件僅需要一節課程就能夠讓學生對音樂制作方法達到基本掌握的程度。學生可以利用此類軟件編輯一些較為簡單的曲譜,在編輯的過程中可以加深對歌曲風格的了解,隨后學生可以增加其中的伴奏,如果學生已經熟練,就可以自己獨立的嘗試創作一些較為簡單的旋律,同時可以為這些旋律配上相應的伴奏。雖然這是幾個音符的簡單組合,但是對于學生來說,確實一場聽覺盛宴,學生通過自己創作,可以提高其學習音樂的興趣和信心,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有助于提高學生音樂課堂的參與度
教師在音樂課堂中輔助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課堂活動變得更為生動和新穎,能夠為學生提供一種動畫教學情境,能夠讓教材中無聲、靜止的內容變為有聲、動起來的內容,激發了學生對內容的興趣,從而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度。所以教師在音樂課堂中可以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具體情況,讓自己的課程變得更具有針對性、以及趣味性,能夠恰當的應用多媒體技術來營造情境,讓學生產生較強的求知欲望,這有利于學生更好、更快的進入到學習狀態。音樂很多樂理知識對小學生而言是較為枯燥,并且難以理解的,但是輔助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內容更為直觀地呈現給學生,能夠對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形成更為強烈的刺激。在音樂教學中輔助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運用聲、光、影等不同要素,讓整個課堂活動都變得極為有趣。教師技能能夠將有關的課程內容運用多媒體進行演示、以及播放,還能夠運用自己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去編排自己的教學活動,讓教學活動變得更為有組織、有目的。如教師為了更為合理的導入新課,能夠運用流動的畫面來凸顯教學意圖,通過營造絢麗多彩的氛圍,來讓學生感受到美,讓學生對教師即將開始的課程更為有興趣。
音樂也是作者感情的一種表達,學生要想理解音樂中表達的感情,就需要對音樂有著較為深刻的鑒賞能力。教師輔助運用多媒體,可以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可以讓他們對音樂風格、技巧有一個更為透徹的了解,進而可以提升他們的欣賞水平。
三、提升音樂教師的教學效率以及整體質量
對于音樂教師來說,如果其把較多的時間花費在板書或是習題方面,就會讓課堂授課時間大大減少,因此教師可以將這兩部分內容制作在多媒體課件中,從而增加課堂授課時間,讓學生能夠更多的進行音樂欣賞,教師也可以更好的保證課程進度。傳統音樂課堂中,教師演奏或是利用磁帶來播放,學生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學生會感覺到極為枯燥和單調,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因此課堂也難以達到較好的效果。所以,教師輔助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讓學生更為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可以讓學生自主進入到音樂欣賞中,讓他們可以對樂曲產生層次分明、生動完整、以及鮮明深刻的印象,也能夠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從而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也有利于提升教學整體質量。
四、輔助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較好的突破教學重難點
教師對學生展開音樂知識相關的教學,能夠讓學生的音樂內涵變得更為豐富,也可以讓他們的音樂素養變得更好,這也是他們學習新音樂知識的基礎。音樂是具有抽象性的,但是小學生的思維是形象的,這兩者之間有一定的矛盾,小學生在這一階段中其思維正在逐步向抽象過渡,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成功的讓他們實現這一過渡,讓學生能夠對虛擬的音樂形象產生直觀具體的印象。對于教師來說,樂理知識是其教學難點,但是輔助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較為容易的突破這一難點,讓復雜的知識簡單化。
參考文獻:
[1]趙妍.淺談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02):161.
[2]童琳.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J].北方音樂,2016,(02):94.
[3]楊靜.論教學新方法的創新——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6,(10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