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雯
摘 要:科技成果轉化是我國科技與經濟結合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本文評估分析了影響新疆科技成果轉化的各類因素,總結了區域特征對成果轉化的影響,提出了加快新疆科技成果轉化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新疆;科技成果;轉化;評價
中圖分類號:G32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4-0254-03
0 引言
科技成果轉化是我國科技與經濟結合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一直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關注。近年來,新疆科技成果轉化問題雖受到政府與社會的高度重視,但對該問題的研究始終處于薄弱環節,至今未形成系統的思路,導致機制、政策、管理等諸多方面尚不能適應科技成果轉化的需要。因此,需要借鑒國內外經驗和認識新疆的基礎上,全面探討符合新疆區情的新型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并提出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創新思路和對策建議。
1 新疆科技成果轉化評估與分析
1.1 體制與機制的分析
對科技成果轉化講,體制與機制是首要的因素,也是關鍵的因素。由于新疆體制改革的相對滯后和市場化程度的不充分,體制與機制的障礙依然影響了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尚處在起步階段,在體系內部還未形成有機聯系;研究、開發、試驗與應用的科技創新鏈尚未形成;涉及科技成果轉化的信息渠道、市場渠道和服務渠道還不暢通,成果主體與需求主體中間依然存在著中介的缺位。確立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建立現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現代科技管理體系和推進具有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等,都需要得到體制與機制的保證。
1.2 對科技成果的需求分析
新疆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炭、有色金屬、非金屬、水土光熱等地上地下資源。新疆特色農業發展在國家農業發展中居于重要的地位。這些優勢資源的產業升級與產業結構調整對科技進步與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態建設與生態產業發展上,需要加大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力度,尋求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的適度平衡,為生態產業(生態草畜業、生態林果業、生態藥材業、生態旅游業等)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基礎設施建設上,需要根據新疆特殊的區域條件進行規劃與建設,并采用符合新疆干旱、寒冷、荒漠等惡劣條件下的技術標準和施工手段。新疆地方病防治、民族藥現代化、特種藥物資源開發利用等具有新疆特色的醫療衛生事業需要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同時在民族文字的信息化處理上,也需要將信息技術推廣到民族群體,使各民族能夠充分享受高技術所帶來的各種方便[1]。
1.3 優勢科學技術分析
新疆優勢科學技術領域主要體現新疆的區情特點的科學技術領域,主要包括:以土、水、光、熱組合為重點的種植業,以干旱草原為特點的畜牧業,在高蒸發條件下的水利灌溉系統和節水措施,以特殊地質條件和地貌結構為特點的勘探業,在特殊環境條件下和地層結構中的礦業開發和利用,在干旱條件下森林、草原、綠洲、荒漠、沙漠五個生態環境的演化、保護和治理,以綠洲經濟為特點的區域發展等適合新疆區域特點的技術領域。
1.4 科技創新能力的分析
自2011年以來在國家和自治區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的大背景下,新疆在科技意識、科技投入、計劃安排、組織管理上都重點突出了科技創新,企業、科研機構以及高等學校的科技創新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新疆科技創新蓬勃發展,成效顯著。截至2017年底,新疆累計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0804項,科技成果數較2012年增長10.61%;獲得國家和自治區獎勵的成果5263項,科技獎勵數較2012年增長14.17%。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為新疆優勢資源開發與轉換、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事關區域發展大局的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撐和服務。但是與內地發達省份相比,新疆科技創新能力的相對薄弱,除體制與機制外,還與創新人才、科技投入、設施條件、基礎平臺、管理與環境等方面密切相關。科技創新是成果轉化的源泉,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的延伸與繼續;只有實現了成果轉化,科技創新才能體現其真正的價值,兩者互為前提,共同構成了科技創新鏈。
1.5 轉化能力分析
轉化能力是影響科技成果商業化和產業化的直接因素。當前科技成果轉化主要通過兩個方面的途徑:(1)企業、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依靠自身的中間試驗手段,直接轉化為生產力;(2)通過市場化途徑,借助科技中介服務組織提供的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服務。前者以大型企業為主,后者以中小企業為主。
自2002年設立自治區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以來,自治區財政每年投入專項資金3000萬元,支持我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各類科技計劃成果、國內外科技合作的科技成果的轉化項目。初步形成了政府財政資金引導、企業投入為主、全社會積極參與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良好局面。在中介服務能力方面,新疆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尚不健全,服務體系相對薄弱,這不僅使高新技術產業化的規模和效率受到嚴重制約,而且也是第三產業發育遲緩、結構單一、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為企業提供科技成果價值的科學有效評估以及是否轉化推廣的創新決策等方面的服務能力。新疆中小企業和創新企業一般缺乏科技成果轉化的能力和條件,其解決的途徑是建立科技成果轉化的公共平臺和形成市場化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通過在政府主導下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為這類企業提供科技成果轉化所需要的資金、條件和其他方面的服務。
1.6 管理與協調的分析
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既是一個市場化的過程,也是政府主導與支持的過程,需要加強管理與協調。目前,科技成果轉化在協調機制方面還存在著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各類科技計劃之間缺乏必要的銜接,科技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之間缺乏內在的聯系,產學研結合尚未建立制度性的協調機制。這些問題的存在,削弱了科技創新環節中的有機聯系,也削弱了科技與經濟之間的有機聯系,這對于科技成果轉化產生了消極影響。在科技成果轉化上,相應的評估制度、推選制度、風險技資機制等需要在管理與協調上突破傳統的管理方式,由計劃管理方式向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管理方式轉變。
2 區域特征對成果轉化的影響
特殊的自然條件與自然環境,資源型經濟類型是新疆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與主要依托,也是新疆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前提條件。新疆經濟發展的軟低層次,使科技成果轉化在環境與條件上受到多方面的制約:(1)對科技成果轉化的財政支持力度相對較小,政府的主導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2)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集中在資源領域,在量大面廣的制造業領域難以取得有效的突破;(3)受到資金、人才與條件的制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能力相對較弱;(4)科技成果轉化的市場化環境相對較差,科技中介服務組織難以為成果轉化提供有效的支持。
在新疆未來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方向就是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和新型工業化進程,其著力點是優勢資源開發與轉換中所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是實現資源開發與轉換的高效率、高效益的高新技術,是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綜合利用技術和環境友好型技術。新疆資源開發與轉換,既具有共性,也具有特殊性。對于共性部分,要充分借鑒國內外的先進技術和成熟經驗。引進技術的本地化和再創新。對于特殊性部分,需要加強自主開發研究和其成果轉化,例如特殊地質構造下的能源與礦產資源的開發、特殊共生礦的綜合利用、特殊物種資源的開發、特殊生態環境下的水資源開發、符合新疆自然條件的農業資源開發等。
3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對策建議
在科技成果轉化上,新疆無論在科技、經濟等基礎條件,或者在市場、環境等外部條件上,都處于相對的弱勢,更需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2]。
3.1 形成在政府主導下、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即使在市場經濟充分發育的國家中,政府依然技入大量的資金與人力,構建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的公共平臺;在我國,科技成果轉化依然是科技與經濟結合中的一個薄弱環節,更需要得到來自政府的有力指導、協調與支持。同時成果轉化實質上是經濟行為,體現了市場規律,需要通過市場主體的投入和運作才得以實現。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需要強大資金的支撐,而且具有一定的技術與市場風險。在這前提下需要通過市場的經營與運作,使風險與未來可能的收益緊密結合起來,有效地聚集投資者的資金和分散投資的風險,從而保證科技成果的高效率轉化。在新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依然需要政府的正確的引導,尤其在科技成果轉化上。
3.2 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扶持力度
在供給政策方面:(1)科技投入政策,保持財政科技經費的持續、穩定增長,以項目資助、風險補貼、資本金注入和優惠的財稅政策誘導、剌激企業的科技投入,通過貼息、擔保、風險抵押等方式,加強金融機構對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支持;(2)科技創新政策,其中包括建立科技創新的公共平臺,為中小企業建立科技創新基金,加強高新技術園區的創新孵化作用等;(3)技術進出口政策,保護自主知識產權,加強對新興產業的保護,對重大技術引進項目實施減免稅。
在需求政策方面:(1)產業政策,引導企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限制和淘汰落后的產業技術,鼓勵和保護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的新興產業的發展;(2)投資政策,創建高技術產業風險技資基金,支持"創業階段"的新興企業發展;(3)政府采購政策,提倡使用國產化設備或裝備,為技術創新提供"市場拉動"機制;(4)企業科技進步政策,用法律手段約束國有企業的短期行為。
在轉移和轉化政策方面:(1)金融信貸政策,保持科技貸款的合理增長,調動金融機構風險投資的積極性;(2)稅收政策,建立科技部門、產業部門和稅務部門聯系機制,共同確定和適時調整相關政策;(3)知識產權政策,保護知識產權所有者的權益,鼓勵其有償轉讓和作價入股,明確知識產權的歸屬和權益代表人;(4)鼓勵科技中介組織開展技術擴散、成果轉化、科技評估等專業化服務,扶持專業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的機構:五是技術轉移、擴散政策,尤其要支持關系國計民生、商業化較為困難的科技成果轉移與擴散。
3.3 建立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基金
建立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基金是集聚社會資金、有效分解風險的重大舉措。政府對科技成果轉化能夠承擔風險,但支持力度十分有限。金融機構有很強的融資能力,但難以承受風險的責任。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基金,建立在資本經營理念的基礎上,用于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當前,自治區以完全市場經營方式建立科技風險投資基金的條件還不成熟。但在政府的主導下,建立風險投資基金,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對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給予支持,還是可行的。該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政府部門,其中包括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基金建立由科技廳、財政廳主管人員參加的董事會,其運行由非營利事業單位具體操作。重大科技成果需經過專家評估與推薦。風險投資需要供給方與接受方簽訂投資合同,這種方式將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對科技成果轉化的資助方式,實現政府導向下的風險投資機制,充分調動政府與企業的兩個積極性。
3.4 充分發揮技術市場、科技中介機構的作用
科技成果轉化,包含著技術轉移、技術中試、技術推廣、技術孵化等多方面的內容。對不同性質的科技成果轉化,其轉化的途徑不完全等同。對新疆講,當前急需扶持和培養一批骨干科技中介機構,以起到良好的輻射作用和示范效應。在這類機構中要引導科技中介機構向"組織網絡化、功能社會化、服務產業化"的方向發展,為中小企業提供管理、技術、信息、人才、融資、法律等方面的專業化服務。成立新疆科技中介行業協會,是當前加強政府指導、完善行業管理、增強協調合作的重要環節。科技中介行業協會,以會員制為主要形式,按照自愿、平等的原則進行組建,組織開展同業交流、協作和市場開拓活動,建立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共同發展模式。盡快建立科技信息平臺,解決公共信息供應不足、渠道不暢的問題。打破信息渠道互相隔離、又互相交叉的困境,整合政府部門、科研單位、信息機構的科技信息資源,建立區域的公共科技信息網絡。
新疆科技中介服務尚處在發育階段,關鍵是缺乏一批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的科技中介人才。科技中介人才是具有廣泛的科技與經濟知識、善于管理與經營的綜合型人才,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吸引優秀人才加入科技中介隊伍,另一方面要對現有從業人員加強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同時,在發揮技術市場、科技中介機構作用的同時,要充分利用現有科技園區、技術開發區的條件,發揮其孵化作用,對科技成果和技術創新進行產業培育。
3.5 建立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平臺與應用示范基地
要解決實驗室成果的轉化問題,關鍵是對其成果進行放大試驗或應用試驗,這是實現轉化的重要中間環節,既是技術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政府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持,體現在對共性技術、優勢技術成果轉化所需要中間試驗或應用試驗的公共平臺建設。
在未來的試驗平臺建設中,要突出的重點:(1)開發或引進先進的轉化技術和設備,保證成果轉化的高起點和高水平;(2)建立共性強、適用范圍廣的公共試驗平臺,并重視產業工程技術與實驗室技術之間的銜接與配套;(3)需要培養一批具有工程技術經驗、創新能力較強的科技人才。
在平臺建設與運行上,可根據不同的領域和屬性,采取不同的途徑和方式。對農業和公益性的試驗平臺,可采取政府撥款、按事業單位方式進行運行。對多數工業技術的試驗平臺,可采取在科技部門支持下、由產業或企業自建的方式進行建設,并在政府給予一定補貼的前提下,按市場方式進行運行。
4 結語
新疆在技術、經濟、市場、環境等諸多方面都處于相對的弱勢,因此,科技成果轉化更需要發揮政府在成果轉化上的主導作用,同時通過發揮市場作用以建立新疆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為新疆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支撐。
參考文獻
[1] 劉洪,趙曙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新觀念與政策體系[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1(9):108-110.
[2] 李威.我國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石河子科技,2011(5):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