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銀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文化需求越來越大。隨著互網絡和新媒體的發(fā)展,文學藝術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文學品鑒的路徑越來越寬泛。本文將系統(tǒng)地闡述當今社會如何更好地推廣文學品鑒,使大眾文化需求緊跟經濟發(fā)展,促進經濟、文化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
文學即人學,對人的教育離不開文學教育。但是,長期以來,我國教育忽視了文學品鑒,導致廣大受教育者文學修養(yǎng)較低,鑒賞能力偏低,審美趣味偏淡,寫作功底偏差。文學是一種充滿個性的活動,文學教育兼含普世價值和個性張揚。如果文學教育被納入一種高度統(tǒng)一的管理評估體制之中,而且這一評價體系的調節(jié)杠桿存在結構性缺陷,文學教育就會陷入危機。但是,危機其實也是一種考驗,考驗著真正的文學教育者的反思水準和堅守程度。而這種反思和堅守,正是人們試圖通過文學教育所達到的境界。總體來說,引用冰心的話來說就是——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一、當今社會文學藝術品鑒路徑存在的弊端
(一)應試教育是當前文化藝術最大的阻礙
應試教育(又稱填鴨式教育)是我國現(xiàn)行教育制度的實質,通常被視為一種以提升學生應試能力為主要目的,十分看重考試成績,以背誦與解題為基本學習模式的教育制度。無論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學生都面臨這個問題。學生學習文化藝術的時間大部分都被題海戰(zhàn)術所占據(jù),教師和學校為了高分和升學率,用題海戰(zhàn)術把學生的空閑時間占得滿滿的。除此以外,課外輔導班、訓練營等都在擠壓時間。中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文化藝術素養(yǎng)的關鍵時期,如果不能悉心栽培和引導,文學藝術素養(yǎng)很難有質的改變。
(二)新媒體文化的日新月異,快餐文化嚴重影響文化藝術的培養(yǎng)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網絡快餐文化滲入人們的生活,潛移默化地對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產生影響。快餐文化,就是只求速度不求內涵的一種現(xiàn)象,比如看名著只看精簡版,想學東西只想報速成班。快餐文化是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的產物,是人們對名利過多追逐的產物,是人們只求其名不求其實的表現(xiàn)。快餐文化只能填飽肚子,但沒有太多的營養(yǎng),吃多了反而會壞了身子,食之無味,棄之不惜。如今社會的節(jié)奏加快,隨著網絡的進一步發(fā)展,快餐文化進入了瘋狂的時代,尤其是網絡綜藝節(jié)目、選秀節(jié)目、青春偶像劇占據(jù)學生的大部分課余時間。在有限的課余時間里,想要培養(yǎng)文化藝術素養(yǎng),難上加難。
(三)缺乏家庭文化藝術教育正確的引導
當今社會,經濟發(fā)展越來越快,與此同時,很多社會問題逐漸突顯,特別是家庭教育越來越缺乏。“拼爹”“官二代”“富二代”等現(xiàn)象越來越突出,對社會風氣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父母認為,多賺錢,給孩子提供金錢和物質的基礎,就是最好的愛。其實不然,良好的家庭教育會伴隨孩子一生。如果家庭藝術氣息濃郁,通過正確的引導和培養(yǎng),孩子的文學藝術素養(yǎng)一定會有質的提升。
二、提升文學藝術路徑的策略
(一)全面落實教育改革,大力提升素質教育
青少年的素質教育一直以來都是關注的重點,這既需要學校的改革,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fā)展,這是當前重要且迫切的課題。一方面,要改變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影響。這就需要學校、教師和家長共同來努力,分數(shù)和升學并不是唯一的目標和追求,培養(yǎng)良好的文學藝術素養(yǎng)才是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學生要學會自主學習,培養(yǎng)文學藝術興趣,陶冶情操,除了完成學業(yè)任務以外,要有計劃地進行藝術類學習,如鋼琴、舞蹈、書畫等。青少年的文學藝術教育和培養(yǎng),關系到整個社會的風氣變化,一定要重視起來。
(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摒棄快餐文化的不足
不可否認,快餐文化是一種娛樂、消遣,它可以使人們的業(yè)余生活多姿多彩,妙趣橫生。但是,由于青少年的各項生理并未完全成熟,也沒有選擇性吸收精華的能力,一些糟粕會潛移默化侵蝕青少年的心靈,嚴重影響文學藝術細胞的培養(yǎng)。多媒體時代,人們應該正確利用它的便利性,充分發(fā)揮它的優(yōu)勢,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網上打卡閱讀,網上自主學習樂器。人們每天不間斷地補充知識,拓展文化藝術素養(yǎng)。無論是學藝術還是做學問,都要潛心鉆研,一步一個腳印,切不可急于求成,只學皮毛。真正的內涵,需要花時間去“悟”。
(三)加強家庭文學藝術品鑒的熏陶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育孩子,家長首先要從自己做起,作為孩子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通過言傳身教,無形中會給孩子樹立榜樣,如果父母堅持文學藝術品鑒學習,孩子也會跟著做,學習琴棋書畫、吹拉彈唱,這樣的熏陶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當今社會物欲橫流,物質財富并不能給孩子帶來全面的發(fā)展,父母要花心思多給予孩子精神文化方面的幫助,使其終生受益。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開始變得多種多樣,不再像以前那樣單一。多學一門藝術,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幫助。
三、結語
提高文藝鑒賞能力,是當前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藝術寄托著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與心血,只從表面剖析問題,提高藝術欣賞,那只是對表面美的賞悅,提高只是淺層次的。如果真的想提高藝術鑒賞能力,人們必須了解歷史與文化;必須從情感角度去理解創(chuàng)造者表達的心境與情境;鑒別真?zhèn)危_拓藝術擴展視野。所以,人們要逐步提高、落實,首于眼界,重于心境。在欣賞文化藝術作品的過程中,青年學生要根據(jù)自身特點,分清審美情感和生活情感,在理解作品表層意蘊的基礎上挖掘和把握深層意蘊。隨著年齡的增大、閱歷的豐富和知識的增長,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肯定會日有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