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苗苗 趙麗玲
本文以泰國的幫沙潘維塔雅中學為研究對象,分析泰國漢語課堂教學現狀,發現在泰的漢語課堂教學中主要存在四個問題:上課遲到問題嚴重、漢語教師極缺、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手段單一無趣。經過分析并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筆者提出了設立規矩、量化管理、制定目標、改進教學手段等教學建議,希望可以提供相關借鑒。
一、課堂教學現狀
2006年內閣批準以后,泰國教育部發布了《促進漢語教學,提高國家競爭力戰略規劃(2006-2010年)》,簡述了泰國漢語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對教學策略、教學目標、教材、教師素質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建議。以下為部分內容。
一是實現泰國漢語教學的階段性目標,開發有效的管理機制:制定考核評價系統,不定期檢查各地區學校的漢語教學實施情況。二是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制定漢語課程大綱,編寫優秀的泰國漢語教材,力求教學資源達到優秀標準;提高漢語教師教學能力,與中國合作提供獎學金深造漢語。
三是支持教育系統化和學術規范化:小學教師要求通過HSK考試并不低于5級水平,中學教師要求不低于6級水平;舉辦各種語言文化活動,促進中泰兩國關系;四是重點培養優秀的漢語專業學生,提供赴中國留學的獎學金,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專業領域的學習。
筆者所任教的幫沙潘維塔雅中學的全稱是bansaphanwittya學校,共有學生大約1800人。學校初一10個班、初二11個班、初三10個班,共有漢語教師4名。初中學生學習兩門外語,一種是緬甸語,另一種是漢語,兩門都是選修課,漢語課一周兩節,分別是泰國老師一節、漢語老師一節,使用的教材并不是固定的,任課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學校里有的漢語教材,筆者選擇的是《體驗漢語基礎教程泰語版》,課型屬于綜合課。初一學生是零基礎開始學習漢語的,教學要從拼音開始,初二和初三學生雖然有一定的漢語基礎,但是也達不到初級標準,學生甚至不知道HSK和YCT。初中各班學習漢語的進度是一樣的,沒有語言班和非言語班的區別。教學無法達到戰略規劃中的要求。
二、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泰國中學的課堂教學中主要存在學生遲到問題嚴重、漢語教師極缺、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手段單一無趣這四個問題。
(一)學生遲到問題嚴重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學生遲到是比較常見的問題。想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室就必須解決這個問題。泰國的中學如同國內的大學一般,實行走班制,沒有固定的班級,也就是說可能學生的第一節課在第二教學樓,而第二節課就要去第六教學樓。泰國的中學是沒有課間休息時間的,假如第一節課9點下課,那么第二節課就是9點上課。既實行走班制,但又沒有課間休息時間,這就造成了學生每節課必然遲到。少則5分鐘,多則15~20分鐘。筆者初到學校的第一節課,學生就遲到了將近20分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就不盡如人意。
(二)漢語教師質和量的缺乏
有一支能勝任教學工作、科研工作和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的高素質的教學隊伍,是漢語教學最根本的條件。泰國的漢語教師目前極為缺乏。在泰的漢語教師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中國教師志愿者、泰國本土教師和自聘漢語教師。幫沙潘維塔雅中學共有漢語教師4名,即一位中國志愿者、一名泰國本土教師和兩名自聘的漢語教師。由于志愿者的居住條件有明確的要求,普通學校一般只會申請一個漢語志愿者。而泰國本土教師在本科時必須比別人多學習一年且教師薪資較低。自聘的漢語教師質量又參差不齊,有的甚至連教師資格證都沒有,HSK水平也達不到要求,由于漢語教師缺乏,所以只要學習過漢語就可以任職。自聘的中國漢語教師甚至只有大專文憑,主修計算機專業,無普通話證書,無教師資格證,說話口音極重,對漢語教學甚至缺少最基本的認識,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三)沒有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師生通過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是教育目的,教學目標和課程目標的具體化,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所要達到的目標和要求。而在泰的漢語教學不像國內的教學一樣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因為受到種種條件的制約,學習進度十分緩慢,筆者在泰進行了兩個學期的漢語教學工作,泰方對漢語教學并沒有具體的教學要求,期中期末也是由任課教師出試卷,而且試卷類型單一,即40道選擇題、5道問答題。學校對具體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志愿者教師為了保證上課的井然有序,一般在課前都會制定相應的課堂教學目標,但是泰國中學學?;顒犹貏e豐富,漢語課經常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被占用。加上學生上課比較懶散,課堂教學目標很難達到。
(四)教學方法單一無趣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而采取的具體教學措施。在泰的漢語教師志愿者大多數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學生,學習了相關的教學方法。但是,志愿者教師往往使用的是比較機械化的教學方法,即講解、釋義、領讀、練習、作業。久而久之,學生往往就失去了學習漢語的興趣,漸漸變得煩躁起來。這時候,志愿者就會找一些辦法來調動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常見的就是做一些漢語游戲,但是根據筆者的經驗,游戲的效果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對于初中生來說,讓他們明白游戲規則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等他們明白了游戲規則,真正開始游戲時,卻又往往忽略了游戲的本質是學習漢語。所以,教學方法在漢語課堂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好的教學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多半就是因為漢語教師沒有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
三、建議
根據筆者的實際經驗,針對以上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筆者給出相關的建議,以供借鑒。
(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課堂規則是課堂秩序的保障,是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保證,是學生首要學習的行為規范準則,在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建立制度化的教學課堂規則,明確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有利于維護課堂教學秩序,保障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既然泰國學生上課遲到這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那教師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盡量減少學生遲到的時間。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課程規則,在漢語課堂教學中,第一節課就需要樹立教師的威信,制定相關的規則要求。教師以身作則,嚴格按照規定中的要求執行。筆者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就制定了相關的加減分政策,學生得到的分數匯總后,直接與學生的期中、期末成績掛鉤。當然,這些規則就包括學生遲到的處理方法,筆者制定的規則是:遲到5分鐘以內不扣分,遲到5~10分鐘扣5分,遲到10~15分鐘扣10分,遲到15分鐘者除扣分外還需要找班主任解釋遲到的原因。果然,這個規則制定以后,學生遲到的問題有了明顯
的好轉。
(二)提高教師隊伍質和量
對于泰國方面,建議泰國政府加大對本國漢語教師的支持力度,可以適當提高漢語教師的薪資,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同時可以加強對自聘教師的甄選,自聘教師質量的提高可以大大促進泰國漢語教學的發展。對于中國志愿者方面,可以適當延長培訓時間,讓志愿者有機會學習到更多的教學方面的知識,同時學習泰語的時間也有所增加,這對于志愿者初到泰國的漢語教學是非常有幫助的。另外,中國政府也可以出臺一系列鼓勵泰方多申請漢語教師志愿者,同時也出臺相關措施吸引志愿者留任,留任的志愿者對學生比較了解,省去了與學生進行磨合的時間,漢語教學也比新任志愿者順手很多。
(三)制定教學計劃,定期檢查
教學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所制定的全面指導某專業教與學活動的規范性文件。教學計劃是進行教學活動、評估教學動作的主要依據。基于泰國教育教學的國情,可以不設定每節課的課堂目標,但是一定要設定周課程目標和月課程目標,這樣更便于教師把握課程進度,課堂教學也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每個周、每個月都進行檢查和反省,運籌帷幄,定期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測試,看學生是否已經掌握了課本要求的漢語知識。如若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也可以及時進行鞏固。筆者在泰的兩個學期教學中都制定了教學計劃,按照學校一學期教四課內容的要求,分為期中前教兩課,期末前教兩課,一個月教一課的內容,然后將每節課的內容進行劃分。
(四)改變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
教學方法是指為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在教學活動中所采用的方法。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響到教學目標能否實現。漢語教師需要改進課堂教學方法,轉變“注入式”的教學方法,即學生被動地接受漢語知識,教師只起知識的傳聲筒的作用,學生則只是知識的記憶器。要積極采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筆者根據泰國學生想象力豐富、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一些表現自我的時間,同時采取各種獎勵方法,用小卡品、小禮物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大大提高漢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結語
泰國漢語教學事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仍然在教師質量、教學方法、課程設置等方面存在急需解決的問題。雖然筆者根據相關經驗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但是如何提高漢語課堂教學效率,解決漢語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仍是需要廣大學者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