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麗
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到底哪種導入方式更能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呢?人們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廣泛探討,旨在增強幼兒園活動的有效性。近年來,我國學者對教學導入的環節研究不少,但其中針對幼兒園教學活動導入環節的不多,對于導入環節問題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筆者以一個準幼兒教師的身份進入幼兒園教學現場,并結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整理出一些典型的問題,在對問題進行歸因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提高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導入環節的有效性,促進教學活動高效地開展。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教學導入
幼兒園教學導入是指在幼兒園教學活動開始前,為了讓幼兒做好心理準備和認知準備,明確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教師采用生動的語言和輔助性的各種材料,同時配以適宜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迅速創造一種融洽的教學情境和氛圍,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學習期待,在幼兒已有認知經驗和將要學習的實質性內容中間搭建一座良好的橋梁。
(二)幼兒園教學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第二條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袁愛玲、何秀英在《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策略》中說,幼兒園教育活動是廣義的,其基本含義是幼兒教育工作者為實現幼兒園的培育目標,在一日生活中所安排的各種活動的總和。
按照不同的維度,幼兒園教育活動可以分為不同類型。依據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可分為個人活動、小組活動、班集體活動和全員活動;依據教育活動的空間,可分為室內活動、戶外活動、社區與交游活動;依據知識經驗的組織形式,可分為分科活動和總和活動;依據教師指導的程度,可分為指令性活動和自主性活動。
綜合前人的各種有關幼兒園教學活動定義的描述,筆者進行擴充和完善,將本研究中的幼兒園教學活動定義為:以教學領域為維度來劃分,包括健康、科學、社會、語言和藝術五大類。
二、幼兒園教學活動導入策略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導入的功能認知不足
幼兒園教學活動是教學中的一門藝術,而活動的導入環節更是藝術中的藝術。每一個活動開場的好壞關系到是否能充分利用教學活動的每一分鐘,直接影響到活動效率。俗話說得好,響鼓還需重槌敲。如果一個教學活動是響鼓,那么導入則是重槌,使幼兒的思維在與之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活動的延續思維或心理雜念的干擾,把幼兒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創設出一種“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教學氣氛,使幼兒有濃厚的興趣地投入到新的學習中,提高教學效率。在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如果對導入這一“重槌”功能的認知不足,教師就容易視將它輕或忽略。
(二)教師導入意識的淡薄
心理學上說,意識是行動的基礎,一個行為的產生必須有相應意識的支持,沒有行為的意識,即使是出現了行為的表現,這個行為表現也不會持續很長的時間。因此,要想在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導入實施過程中避免出現問題,有導入的意識是前提。正是許多教師導入意識的淡薄,才導致一系列問題的出現。
(三)教師教學經驗和素養的缺乏
對于教師來說,教學經驗和素養是實施優秀導入的制勝法寶。一個有經驗和素養的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幼兒特點進行再創造,并用自己的肢體語言或行為方式將它展現出來,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用自己的魅力來引起幼兒的興趣,使所實施的導入在最大程度上發揮作用。因此,教學經驗的缺乏也是出現問題的原因之一。
(四)導入環節自身的特點
一個完整的幼兒園教育活動由活動導入部分、活動主體部分和活動的結束部分組成,而在這三個環節中,活動的主體部分至關重要,也是教師完成活動目標的主要部分。相對于主體部分而言,導入環節只是完成目標的一個輔助環節。因此,縱觀整個教學活動,在時間上,導入環節或許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時間短是它的顯著特點。從過程來看,導入屬于教學的輔助環節。這兩個特點容易導致教師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
三、教育建議
(一)要了解幼兒的學習特點
幼兒在學習之前的知識結構、學習基礎、學習心理、個性特點等都包括在幼兒的學習特點之內。如何才能使幼兒沉浸在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上呢?這就與幼兒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有著密切的聯系。幼兒的“原有信念”和“原有信息”是什么?對于處于學前階段的幼兒來說,除了包括幼兒已經掌握的認知、操作等能力外,還應包括幼兒的情感體驗層面。不管忽略哪個層面,都可能招致幼兒的反感,造成幼兒消極的學習態度,阻礙新材料的學習。所以,有效的導入能使幼兒帶著學習的興趣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二)要結合自身特長
在鉆研了教學內容和了解幼兒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在腦海里,每個教師應該對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導入設計有一個初步的想法。但是,這種想法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呈現呢?這需要教師結合自身的特點來選擇。當今的幼兒園教育活動不僅重視發展幼兒的個性,也鼓勵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然而,短短30分鐘的活動(小班15分鐘左右,中班20分鐘左右),并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幼兒畢竟是學習的主體。在這有限的時間中,教師如何才能既做好助學者的本分,又不失自己的個性呢?相對而言,在教學系統各環節中,只有在導入的部分,教師的自主性略強些。
因此,教師可以圍繞教學的主要內容并結合自身長處來進行導入。這樣的導入有兩方面的好處。首先,以自己最拿手的方式導入,定會增強導入效果,使導入更有效、更自然;其次,教師向幼兒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和個性,以個人的魅力贏得幼兒的好感,必然會帶動幼兒個性的發展。導入的方式也會因教師的特點而多樣化,而教師的個性也會因精彩的導入而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