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霞
“綜合與實踐”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全新領域。學校整合國家課程中的數學課與綜合實踐課程,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在課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我們依據學生年齡特征,探索不同學段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
數學繪本通過有趣的童話情景,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融入學生喜歡、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通過閱讀、討論、探索、操作、比較、推理來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并應用于生活,最終獲得感性的、具體的數學經驗。例如,《來自夏令營的信》將安妮在夏令營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給爸爸媽媽寫信的方式串聯起來,一封信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就滲透著一個數學問題,這些問題串呈現在真實的情景下,與學生現有的經歷零距離對接。
教師要充分挖掘繪本中蘊含的數學元素,借助繪本使學生從聽故事、看圖畫中,體會到深刻的哲理和巧妙的思維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用綜合的方式、實踐的方式學習數學。
三四年級的學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愛探索未知事物,渴望品嘗成功的喜悅,愿意與人分享交流,希望獲得同伴的認可。因此,益智游戲非常適合中年級學生。數學益智游戲匯集了謎題、巧板、魔環、索馬立方體、推理大師、博弈、骨牌等二十余種內容,在喜聞樂見的游戲情境下,學生們主動學習,不斷思考。
在游戲的應用中,必須圍繞學生的特點、實際情況以及數學經驗設計并開展游戲,將游戲作為數學習的有效支點,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索。課堂教學按照“引入游戲,激發興趣→明確規則,玩中體驗→尋找策略,交流想法→總結經驗,綜合運用”的模式,通過對不同的游戲起源和背景的認識、游戲規則的學習、游戲實操的操練、游戲勝敗的反思,讓學生經歷實踐操作過程,進一步理解所學內容,體驗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獲得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
在小學高年級實施以問題解決為主的探究式學習,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內容學生喜聞樂見,研究方式學生樂于參與,從而提高了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效性。例如,我們在五六年級開展了“自制年歷,創意無邊”的數學實踐課程。在整個過程中,不論是數學知識的提取還是動手制作,學生都會遇到各種問題,在一起解決一個個問題的同時,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和學科素養逐漸提升。
在數學綜合實踐課中,我們要遵循探究問題的規律,引領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按照“發現問題,調查研究→討論交流,制定方案→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展示交流,拓展提升”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經歷有目的、有設計、有步驟、有合作的實踐活動。
編輯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