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

【摘要】財務內控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環節,對企業內部控制以及財務管理均有著重要的影響。全面預算管理作為新型的預算管理方式,以全面開展財務動態管理為主要特征,對財務內控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價值。文章從此出發,首先分析了財務內控中存在的問題,包括管理機構、預算編制、財務風險以及考核監管中的問題,繼而探討了財務內控的完善措施,包括加健全預算管理機構、創新預算編制方法、強財務風險管理、完善預算考核機制等。
【關鍵詞】制造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財務內控
預算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財務內控的主要著力點。然而,受內外部各種因素的影響,當前制造業企業在預算管理乃至財務內控中存在則不少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財務安全與平穩發展。對此,全面預算管理有著重要的價值。
一、當前制造業企業財務內控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機構欠缺
預算管理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對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養均有著較高的要求。當前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多以由財務部門負責,一般的會計人員是預算管理的主要依靠。相當多的制造業企業并未從預算管理的專業性以及事權集中的需求出發,構建高效的管理機構,導致預算管理中存在不統一的現象,且企業在會計人員的招收與使用中也缺乏有效的機制,影響了管理活動的專業性。
(二)預算編制隨意
作為預算管理與財務內控的基礎工作,預算編制的質量不僅關系到編制工作自身,對后續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同樣有著重要的影響。但當前企業在預算編制中卻存在著嚴重的隨意性現象,最為典型的便是預算基礎工作不扎實,制造業企業未能結合上年一度預算執行的實際效果以及本年度預算工作的目標來編制預算,致使預算編制的科學性不足。
(三)財務風險較高
有效地防范財務風險是企業財務內控的中心目標。財務風險發生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以及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具有全面性、不可避免性、危害性等特點。當前制造業企業在財務管理中缺乏風險防范意識,也沒有從風險防范的角度出發做好科學的預測、識別與預警工作,導致財務風險較高。
(四)考核監管乏力
考核監管是預算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提升預算執行效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制造業企業在預算的考核監管中存在著乏力的現象,首先,制造業企業未能從預算執行的角度出發,構建有效的監管體系,監管工作流于表面;其次,制造業企業未能將考核結果與激勵制度有效地銜接起來,考核缺乏震懾力。
二、全面預算管理下制造業企業加強財務內控的措施
(一)健全預算管理機構
對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而言,統一高效、權責分明的預算管理機構是提高預算管理效果的重要載體,在企業的現代化發展中發揮著不可多得的作用。因此,制造業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下的財務內控工作中,需要做好預算管理機構的建立健全工作。首先,優化組織架構建設。預算管理工作的組織架構主要分為兩層,就以化成箔企業為例,第一層為公司領導層面的預算管理委員會,負責預算管理的方針、政策制定工作,以及預算工作的檢查、核實工作,是預算管理的最高負責機構,第二層為執行層面的預算管理辦公室,設置于企業的財務部門,負責預算管理的常規工作,比如預算編制工作、預算執行監管工作等,雙層架構有助于發揮企業高層對預算管理的宏觀調控作用,也能落實責任主體的微觀管理作用。其次,加強管理隊伍建設。財務管理隊伍作為預算管理的直接負責人,其工作素質與職業素養對預算管理的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制造業企業需要嚴格財務管理人員的選用,出臺明確的人員選用標準,提高用人門檻的同時,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多方位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素質。
(二)創新預算編制方法
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的核心內容,也是財務內控的重點環節,預算編制是否具有科學性、全面性,對預算執行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制造業企業要創新預算編制的方法,不斷提升預算編制的水平與效能,有效克服預算編制中的問題與不足。首先,加強預算編制的基礎工作。制造業企業一方面要做好既有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效果的分析工作,將上一年度預算執行狀況作為本年度預算編制的主要參考,從預算編制的角度出發,總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在本年度預算編制中采取相應的解決方法,另一方面要落實企業預算編制目標與需求的分析工作,結合企業的經營特點與發展趨勢,明確預算編制的實際需要,提高預算編制的針對性與適應;其次,創新預算編制方法。對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財務內控工作而言,傳統的預算編制方法已經難以滿足企業預算管理的實際需要,企業要將現代化的預算編制方式融入到預算管理中,借助零基預算、滾動預算等編制方法,提升預算編制結果的嚴謹性與科學性,切實保障預算管理工作的全面順利開展,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
(三)加強財務風險管理
財務風險管理是財務內控的重要內容,有效的財務風險管理能夠顯著地降低制造業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幾率,并將已經發生的財務風險傷害降至最低,在企業的現代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在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財務內控中,要將財務風險管理作為重要內容,首先,提高財務風險的防范意識。“禍患常積于忽微”,大的財務風險的釀成均由財務管理中的隱患所導致,比如投資決策中考慮因素不全面導致投資決策失誤等。企業負責人要具備較高的財務風險防范意識,正確地認識到財務風險的負面影響,將財務風險的控制從事后的應對轉變為事前的預防,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幾率:其次,構建財務風險識別機制。企業財務風險具有客觀性、全面性等特點,貫穿于企業財務管理與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制造業企業需要立足于發展運行的實際需要,構建有效地風險識別機制,能夠將主要風險、防范難點呈現出來,便于預防措施的采用:最后,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企業要借助現代化的管理技術,比如ERP系統,構建專業高效的財務預警機制,準確識別、精準預測、高效防范財務管理中的各項風險因素。
(四)完善預算考核機制
當前制造業企業財務內控中存在的問題和預算考核機制的欠缺有著重要關系,預算考核機制的欠缺使得預算在執行中存在隨意性的現象,增加了企業財務風險。因此,制造業企業需要完善預算考核機制,首先,構建預算預警機制。企業對資金運營情況進行動態化的監管,但資金支出超出預算標準時,財務部門會第一時間反饋預算超支的問題,并及時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同時對資金超支問題的成因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繼而采取長效的應對措施,以求從根本上解決此類問題;其次,構建崗位責任機制。預算執行中的隨意性弱化了財務內控的效果,相關崗位的工作人員未能從崗位職責與要求出發,履行好本職工作,則是預算執行隨意的重要因素,企業需要明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范圍與目標,并根據部門、崗位對管理范圍進行分解,使預算管理的任務落實到各個崗位上,一旦出現預算管理問題,能夠找到問責的對象,發揮好預算考核的震懾作用:最后,構建激勵機制。企業需要將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緊密的關聯起來,根據績效考核的實際結果來采取相應的獎懲措施,比如,依據崗位工作人員的工作成果來決定工資與獎金的發放。
三、結語
全面預算管理是當前預算管理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在預算管理效果的優化與提升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的應用,提升全面預算管理在財務內控中的作用。對此,企業需要結合財務內控中的問題與不足,采取好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