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少霞
摘 要 教師肩負著立德樹人重任,貫穿于教育教學每個環節。在信息技術課堂,既要體現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要教師適時的點撥,關注學生發展的每個細節,育人于每個教學點滴。
關鍵詞 信息技術;德育滲透;激勵評價
中圖分類號:R8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9-0032-01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要起到引導者、監督者的主導作用。在課堂教與學方式轉變的實施過程中,除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人格成長更是重中之重。所以,不管怎么樣,我們都要好好去思考、學習、轉變,以下就“預習紙”、“小組學習”、“評價激勵”三方面談談個人如何落實育人于無形之中。
一、預習紙
看了不少轉變的文章,其中“預習紙”是一個熱點的話題,也是重要的內容。在我看來,信息技術課程的預習紙很難在課前完成,只能是利用課堂時間來看書、討論完成,預習紙的作用就在于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因此,預習紙的設計尤為重要,我參考了一些教師的做法,對預習紙的設計有幾點思考。
(一)預習紙問題的趣味性。預習紙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圍繞“趣”而設計,如果只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相關的問題,學生往往很快失去興趣,慢慢預習也就流于形式了。而怎么樣才有趣呢?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教材的內容,其次要聯系生活實際,寓教于樂,再次問題要多樣化、靈活化,這樣就能讓學生每一次預習都有期盼的心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預習紙形式的多樣性。一般常規性的預習紙都是教師給學生打印好預習紙,然后分發下去,但這樣的形式是比較浪費紙張的;或者有些教師是把預習的內容顯示在大屏幕,然后讓學生抄寫,但這樣就浪費了時間。針對信息技術學科特點,我覺得預習紙可以采用網頁的形式。根據教材內容,把每一節課的預習內容,制作成網頁,學生可以在網上瀏覽,然后閱讀教材,動手操作實踐。日積月累,每一節課預習紙的網頁就形成網站,也方便學生溫故而知新。關于這樣的預習或者學習網站,其實我一直以來很想利用Moodle平臺進行教學,我覺得這個是以后的趨勢。利用這樣的網絡互動教學平臺,能大大提高預習、學習、復習的效率。只是由于搭建這樣的平臺需要一定的技術和資源,目前還在探索的起步階段。
(三)預習紙的落實。預習紙并不是要求學生一定要落筆完成的工作,也可以是對教材的拓展和補充,給學生更多啟發和思考的空間,還可以結合實際的例子,讓學生分組演示等等。那么在落實的過程中,除了學生能主動完成之外,更需要教師、學生的督查。我覺得要有一套評價標準,以記錄和激勵學生的學習情況,讓表現積極的學生更有沖勁,同時也督促不夠積極的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在預習環節中,主要是培養學生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的責任感。作為未來社會的接班人,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具備這種責任感,而預習是課堂學習重要的環節,學生如果能真正做到落實,那么自身良好的品格、個性也得以健康發展。
二、小組學習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小組的管理也是一個關鍵問題。從小組人員的選定到每一節課的學習,都是直接關系到學習的效率。信息技術課堂一般是4人一小組,除了一名組長,其他三名組員分別擔任協調員、記分員、作業組長,分別負責不同的工作,如協調員負責紀律、矛盾、溝通等事情;記分員負責登記各組員的課堂學習、課外作業等各類分數;作業組長負責督促組員及時完成作業、批改不上交的作業等;小組長負責組織任務的安排、小組事務的管理與反饋等。這樣,讓每個學生都擔任一定的官職,互相督促和制約。我想先在實際的教學中進行試驗,視效果來落實小組人員的有效分工,這一點是有必要注意的。
小組合作對于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尤為重要,特別是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分享,都能激發學生培養良好人際關系的欲望。教師在組織過程中,從管理細節上加以落實,并有效調控,讓不同特點的學生都能共同發展。
三、評價激勵
為了更好開展教與學方式的轉變,評價管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組之間、小組內都要有評價和激勵機制。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準備以學生感興趣的項目作為獎勵條件。例如,小組成員或者是每個小組得到多少分就能在完成學習任務后進行打字游戲,而且游戲的時間是根據得分的高低來定,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更好地表現,為了達到某個高度的分數而努力。具體的評價細則也不需要很復雜,要讓學生能快速清楚和操作。獎勵的方法還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除了可以選擇進行打字游戲,也可以是其他的方式,例如自行上網、畫畫等,或者是給學生一段自由的學習時間,讓學生能真正有追求、有目標,滿足學生的心理愿望。
對學生的評價,一定要準確、到位,教師的點滴激勵,對學生就是莫大的鼓舞,甚至對他們整個人生都能起到關鍵作用。所以,不管是評價用語,還是激勵方式,或者是評價標準和細則,都要反復斟酌。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很需要這種激勵的,有利于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同時也能激發學生面對困難和挫折的競爭意識。
總之,在課堂教與學方式轉變的過程中,需要我們不斷堅持,不斷反思,從細節入手,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堅持每個環節都做好,我相信不管是效率,還是德育滲透,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日)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