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美鳳
摘 要 閱讀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9-0094-01
閱讀是搜索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它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盡快進入閱讀的角色中,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的質量,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熱點問題。我認為閱讀教學應該以讀為本,以悟為主,以練為基,實施“讀、悟”融為一體的教學策略。
一、創設情境,推動閱讀探索性
為了搞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種勤奮閱讀的人文情境化氛圍,讓生活在這個環境氛圍中的學生明確勤奮閱讀就是自己作為學生的天職,感受到如果自己不去勤奮閱讀就會落后于他人,不去勤奮閱讀,就會失去跟大多數同學交流的機會,就會讓別的同學恥笑。因為幾乎所有同學都在圍繞一本名著展開爭論,而只有一兩位卻因為沒去閱讀而只好靜靜地聽人家講,當談到一些關鍵問題而自己怎么也不敢插嘴,那時的尷尬和懊悔足以從內心深處敦促自己下決心參與閱讀。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為同學們創設有利于閱讀的教學情境,經常圍繞某一問題開展一些研討會,有獎競賽活動等等,讓學生進行探索性閱讀,常常是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閱讀,而且閱讀教學活動一定要體現情境化、常態化。不能曇花一現,虎頭蛇尾,要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在閱讀一段時間后,關鍵要組織學生積極探討,由一開始的興趣閱讀逐漸過渡到探索性閱讀,有目的地自覺閱讀,這樣才有可能讓閱讀教學為小學生插上騰飛的翅膀,在知識的浩宇自由翱翔。
二、形式多樣,促進閱讀有效性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課堂教學要避免單調乏味,有效的策略之一是設計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讓孩子們在靈活多變的教學過程中充分享受到讀書的樂趣。從不同的角度來設計,讀書的形式也就多種多樣。閱讀目的:引讀、范讀、賽讀、評讀、品讀。閱讀速度:速讀、慢讀、跳讀。閱讀人數:個別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男同學讀、女同學讀,集體讀等。是否出聲:默讀、朗讀、背誦。閱讀意圖:精讀、略讀、瀏覽、正確地讀、流利地讀、感情朗讀。讀與其它語文學習相結合:抄讀,讀思、邊讀邊想象畫面、誦讀、分角色朗讀、配樂讀、表演讀、讀畫、聽讀、讀說、讀寫……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讓他們喜歡讀什么就讀什么,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為學生創設多種多樣自讀自悟的機會,在生動活潑、樂此不疲的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形成積淀,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如教《火燒云》這篇課文的4、5、6自然段時,由于這三段的構段方法是相同的,我把讀思、讀說、讀寫等有機地結合起來:
教師引讀:“(1)師:一會兒天空出現了什么?生讀有關的句子(下用“生讀”表示)。師:什么樣子的?生讀。師:后來怎么變化的?生讀。(2)師:忽然又來了什么?生讀。師:什么樣子的?生讀。師:后來怎么變化的?生讀。(3)師:接著又來了什么?生讀。師:什么樣子的?生讀。師:后來怎么變化的?生讀。老師引著大家這么一讀,你們有什么新的發現?啟發學生發現規律性的東西。然后設計讀寫結合訓練:天空里還會變些什么來?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幾句話。(①天空里出現或來了什么?②是什么樣子的?③后來如何變化、消失的?)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就是例子。”實踐證明:通過引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引領學生發現課文構段的規律,可以習得方法,啟迪思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讀思、讀說與讀寫結合,先說后寫,水到渠成,為單元的作文教學做了厚厚的鋪墊。
三、促進形成良好閱讀習慣
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立足于增強學生自覺閱讀意識,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之得到全面發展。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要促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工夫:一是制作文章文摘卡片。讓學生把精彩、優美的語句、片段和重要的資料、信息摘錄進去,學會在知識的海洋里尋寶、藏寶。要讓學生做真、做實、做細文章文摘卡片,要在卡片留有部分空間,以便日后之用。做好的卡片可以統一放到盒子里便于集中管理。二是積極創造學生之間互動交流機會,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得到更多信息,引導學生留存有益信息、擯棄無用資料。三是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時多動筆。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課外閱讀時,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腦到”,如可在書上劃重點或寫批注,也可寫讀后感、寫心得,發表自己的看法、體會,既能幫助消化理解文章,又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四是鼓勵先進。引導學生認真寫閱讀心得體會,定期利用語文課堂進行閱讀交流,并對表現優秀的進行表揚,以獎促讀,以讀促寫,以寫促說。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是小學生獲取知識極其重要的途徑,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情況,不斷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蘇聯)曾說過:讓學生聰明的辦法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對于有價值的作品通過反復閱讀,進一步深入探索,精讀品味,逐步體會到民族文學語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