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燕
摘 要 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農業水利在農業生產發展中發揮著巨大作用。農業水利工程不僅能夠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對促進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關鍵作用。基于此,闡述了農業水利工程的相關技術及作用,分析了現階段我國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現實狀況,提出了農業水利工程的相關發展策略。
關鍵詞 農業;水利設施;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X3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5.085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中國的第一產業,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而要更好地發展農業,就必須搞好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同時要解決中國農業水利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問題。近年來,我國經常發生洪澇災害,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安全,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給國民經濟造成了嚴重損失。這說明我國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仍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加強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優化用水,減少土壤侵蝕對農業造成的危害,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和發展。基于此,闡述了中國農業水利工程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分析了其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戰略。
1 農業水利工程的作用
1.1 推進農業持續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農業大國,而農業水利工程是中國農業生產的關鍵保證,因此,大力發展和建造農業水利工程具有長遠影響。只有充分施展農業水利工程的節水、灌溉、防洪和防旱功能,才能有效增強中國農業生產力,使中國農業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可以看出,農業水利工程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無法替代的,能夠極大地推進農業發展。
1.2 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農業水利工程是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做好農村農業水利工程建設有利于避免農業生產中的干旱和洪澇災害,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如此,農村農業水利工程建設還能切實改善農村飲水問題,保障農民健康,進而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1.3 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現如今,世界各國都逐步意識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我國同樣非常重視。現階段,仍有部分地區不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缺乏環保意識,導致耕地周邊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水環境收到了污染。對于這種情況,必須要采取相關措施加以解決,否則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恢復困難。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保護農村生態環境。農業水利工程建成后,除了確保最基本的農業灌溉外,還可以起到防洪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對于維護生態平衡具有深遠影響。
2 農業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財政投入不夠,農業水利設施不健全
目前,中國很多區域使用的水利設施都建于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時間較為久遠,設施較為陳舊,甚至一些設備已經損壞,無法繼續使用。同時,這些農業水利設施都是小規模項目,基本沒有配套設施,不僅在使用上存在諸多不便,也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使用這種水利設施,不僅費時費力,也極大影響了農民耕種的效率,而且有些損壞的水利設施還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此外,當地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設上的資金投入存在嚴重不足,農業水利工程投資相對較少,且經常出現干旱天氣,這些原因都對水利工程的建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中國有關部門要對農業水利工程予以重視,增大資金投入,積極推進我國農業水利工程的建設。
2.2 農業水利基礎設施管控不善
近年來,中國不夠注重農業水利工程建設,除水利工程建設投資較少外,還存在基礎設施管控不善的問題。過去,農業水利工程竣工后,并未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最終導致水利工程完全受損,無法供應服務。農業水利設施無法及時為農業生產提供所需資源,必然會導致農業產量減少,進而影響農業發展。尤其是在自然災害頻繁的區域,應根據現實狀況優化管控策略,不同區域采用適宜的水利設施管控模式,對農業水利工程進行有效管理。
2.3 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不高,項目質量不保證
據2016年調查可知,中國供水單位現有工作人員超過52萬人,但中高級技術人員不足2萬人,僅占全體工作人員的3.8%,這充分表明中國農業水利工程專業人才短缺[1]。目前,中國農業水利工程專職人員綜合素質普遍不高,整體技術水平較低。而且,農業水利工程建設工作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也很困難,福利待遇較低,造成農業水利工程人才大量流失。專業人才的缺失直接導致中國農業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短缺,無法對項目的建造進行有效合理的調查和規劃,盲目施工,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使得建造成本增加,項目效率低,使農業水利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針對上述問題,有關部門要注重專業人才的培育和發掘,擬定相關的激勵政策,增強人員的技術水準和綜合素質,形成優秀的施工隊伍。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對項目的管控和監察,提高施工人員的素質,保證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確保施工材料的質量和施工技術的先進性。同時,要做好后期水利工程的管控和維護,如設備更新維護、工程風險調查等,確保項目建成后水利工程能夠正常運轉[2]。
2.4 農業水利規劃不夠
農業水利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因此需要擬定詳細、科學的長期計劃,保證農業水利設施的長期使用,確保農業水利設施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目前,中國許多水利工程建設缺乏完整的建設計劃,核心建筑領域甚至沒有全面的計劃,這會導致施工過程中出現建造目標不明確、難以控制進度等問題。
3 農業水利工程的發展策略
3.1 加強整治
加強和整頓農業水利工程,必須加大對農業水利工程的監察管控力度。同時,在控制水利工程的建造成本時,還要保證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此外,如果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發現問題,則必須采用確切可行的措施及時處理。
3.2 改善農業水利機制
要完善農業水利工程新機制,必須充分發揮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優勢,為鄉村水利工程建造提供財政支撐。建議各市縣在預算中納入中小型水利工程建造的資金投入,加大對水利工程的投入。此外,政府應做好水利工程的宣傳工作,著力宣傳水利工程給農民帶來的效益,鼓勵農民參與水利工程建造,以解決水利工程建造所需的人力資源問題,進而促進水利工程的發展。
3.3 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進行總體規劃
為了推進農業的更好發展,有必要根據中國新的糧食生產能力擬定合理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規劃,由市、縣組織,各鄉負責實施,擬定灌區整體規劃,增加灌溉渠道和配套設施等,確保自然排水不受干擾。灌溉區域應根據現實狀況合理安排,如在資源充足的區域科學合理地選擇溝渠、渠道和新灌區,有效增加耕地灌溉面積。采用這種方式進行農業水利工程建設能夠為農民灌溉農田供應方便,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農民灌溉農田投入的成本。
3.4 重點縣水利工程建造,策動其他水利工程建設
通過在重點縣建造農業水利工程,可以策應其他區域水利工程建設,擴大農業水利工程的規模。加強水利工程建造,持續健全相關配套服務,能夠確保農業正常生產,落實抗旱防洪的目標。
3.5 建造中小型水利設施
農田水利項目建造可以滿足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推進農業穩定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其中,小規模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能夠調整和改善農田和區域水利的水環境。因此,在重點縣建造農業水利工程的同時,中小型水利設施的建造同樣關鍵。加速小塘壩、小池等中小型水利設施建造,并根據當地現實狀況,持續推進節水灌溉技術(如噴灌、管道輸水等),能夠增加抗旱規模和面積[3]。
3.6 實施惠農的水利政策
中國政府部門需要加大對農民的扶持,可以結合區域,擬定扶農政策。例如可以增加對農民的水電補貼,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增加對水庫管控和維護的財政補貼,以確保水庫能夠正常運轉,防止農民無水使用。
4 結語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水利工程在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大力發展和建造農業水利工程,對促進農業生產,增加農民經濟,推進農業生產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必需充分意識到農業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性,結合中國當代農業發展的特性,做好水利設施建造,采用有效措施,處置農田水利工程管控中遇到的種種問題,穩步推進農業水利工程發展,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 盧琳.農業水利工程的作用及其發展策略研究[J].智能城市,2017(2):254-255.
[2] 張道新.淺析農業水利工程作用以及發展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7(22):114.
[3] 馮夢菲.對中國農業水利工程的初步見解[J].農家科技(上旬刊),2017(7):3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