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波
摘要? ? 本文闡述了肥東縣杭椒產業發展現狀,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論述了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產業發展的保障措施和建議,以期為肥東縣杭椒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杭椒產業;現狀;問題;規劃;保障措施;建議;安徽肥東
中圖分類號? ? S641.3?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5-0095-02
肥東縣屬江淮分水嶺地區,是合肥市的東大門,全縣總人口108.66萬人,總面積2 181.6 km2,轄18個鄉鎮、2個開發區、335個村(社區)。
2015年,肥東縣出臺了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和設施蔬菜以獎代補實施意見,重點建設了萬畝連片露地蔬菜生產基地和大規模反季節設施栽培蔬菜基地,全力打造“三路三帶”特色蔬菜產業板塊,目標是將肥東縣建成蔬菜強縣。目前,店忠路、合蚌路和店白路“三路”沿線設施栽培蔬菜基地基本形成。
1? ? 杭椒產業發展現狀
1.1? ? 杭椒生產規模及布局
目前,肥東縣種植的辣椒絕大部分都是杭椒,主要種植在店白路、合蚌路和店忠路沿線,涉及牌坊、白龍、元疃、八斗等鄉鎮。其中,牌坊鄉杭椒種植面積最為集中,達533.33 hm2左右;其次為白龍、店埠、撮鎮、梁園等鄉鎮,杭椒種植面積在133.33 hm2以上;響導、石塘、馬湖等鄉鎮杭椒種植也具備一定規模。肥東縣杭椒種植以大戶為主,一般投入人工、機械、地租等成本在30 000元/hm2左右,產值13.95萬元/hm2,平均效益達10.95萬元/hm2。
1.2? ? 杭椒生產現狀和科技水平
肥東縣辣椒主要品種是杭椒,栽培方式主要是利用鋼架大棚和溫室等進行反季節栽培。肥東縣杭椒一般是秋季定植,冬、春季采收,全縣設施栽培主要種植的都是杭椒。為了提高杭椒生產水平,肥東縣以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為抓手,每年都要對杭椒種植基地的農民進行培訓,年培訓杭椒種植能手200多名,不斷提高其種植和經營管理水平。肥東縣蔬菜辦、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區域站)、農廣校和鄉鎮農辦等部門,每年都要舉辦杭椒等各類蔬菜技術培訓班,聘請專家授課,對杭椒生產大戶、家庭農場和合作社等蔬菜基地的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進行業務培訓,以提高其杭椒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
1.3? ? 杭椒產業組織發展情況
目前,肥東縣杭椒生產大戶達60多個,主要分布在全縣各鄉鎮,有的位于省、市、縣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內,基本都成立了家庭農場和合作社,是肥東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的還被評為省、市、縣示范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如牌坊鄉的肥東富達蔬菜協會,在品種選擇、栽培管理、產品包裝和銷售等各個環節上都能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1.4? ? 杭椒產業市場建設
目前,肥東縣杭椒生產銷售形成主要是大戶直銷或合作組織集中收購銷售,通過與城市批發市場、超市聯系,常年為其提供杭椒產品;其次是部分杭椒種植大戶在北京、上海、合肥等城市的蔬菜市場設立銷售窗口,批發或直銷杭椒產品。
1.5? ? 杭椒三產融合發展情況
目前,肥東縣杭椒生產已形成較大規模,生產、儲藏、銷售、采摘一體的產業化格局初步形成;但杭椒加工尚處于起步階段,杭椒儲藏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杭椒生產的組織化程度正逐步提升,蔬菜協會、種植企業、家庭農場、合作組織等10余家杭椒生產組織,已積極申報通過了無公害、綠色、有機等“三品”認證,牌坊鄉蔬菜協會組織杭椒會員60多家統一申報無公害辣椒200 hm2,其杭椒被合肥市政府命名為“合肥市特色農產品”。
1.6? ? 杭椒產業的扶持政策
為進一步加快肥東縣蔬菜產業發展,加快實現建成全省蔬菜大縣和蔬菜強縣的目標,2015年以來,肥東縣政府每年都對蔬菜鋼架大棚、溫室大棚、冷庫建設、蔬菜種苗工程、蔬菜科技示范園、蔬菜水肥一體化、“三品”認證和產品追溯等進行獎補,每年投入資金2 000萬元以上,累計投入資金2.2億元,有力地推動了蔬菜產業特別是杭椒產業的發展。
2? ? 存在的問題
一是杭椒生產組織化、集約化程度不高,生產和銷售缺乏宏觀掌握和調度。二是品牌意識不強,各個生產基地分散經營且品牌較多,缺乏統一的對外品牌,導致品牌不響,市場影響力不強。三是杭椒生產面積需進一步擴大,與先進地區相比,如和縣,肥東縣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水平需進一步提高。四是杭椒批發交易市場尚未建立,健全的市場價格機制尚未形成,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鮮椒銷售價格波動較大。
3? ? 杭椒產業發展規劃
3.1? ? 發展思路
發揮蔬菜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提高新型經營主體的科技意識和品牌意識;擴大杭椒種植面積,大力發展標準化生產,提高杭椒產品質量和市場占有率,發展觀光、休閑、生態、綠色農業。
3.2? ? 目標任務
建成杭椒育苗中心10個左右,創建杭椒生產示范村10個,建設具有較大規模的杭椒加工企業1~2家,建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杭椒批發市場1個。積極創建肥東杭椒品牌,申報肥東杭椒國家級地理標志農產品。
3.3? ? 區域布局
3.3.1? ? 著力打造示范區。繼續建設白龍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創建牌坊省級農業示范區,建設1 000 hm2以上連片的杭椒設施栽培基地。
3.3.2? ? 提升園區水平。重點在撮鎮、長臨、店埠等鄉鎮建設杭椒產業園區,形成杭椒產業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核心區域,提升園區水平。
3.3.3? ? 擴大推廣輻射。把設施大棚逐步推廣到縣內其他鄉鎮,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3.4? ? 工作重點
3.4.1? ? 擴大種植規模。以店白路、店忠路和合蚌路沿線為主體,以白龍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和牌坊省級農業示范區為引領,建設打造高標準杭椒生產基地。到2020年,重點建設3個杭椒設施栽培園區。一是店白路沿線1 000 hm2杭椒設施栽培標準化園區。以白龍金色大地蔬菜合作社為核心,輻射周邊,帶動白龍、元疃、楊店、眾興等鄉鎮的杭椒生產;以創建牌坊民族現代農業示范區為契機,推動本區域內民族鄉的杭椒生產標準化、優質化,促進民族鄉各新型經營主體杭椒生產提檔升級,建成相對連片的反季節杭椒設施栽培標準化生產園區。二是以店忠路兩側為重點,在撮鎮、長臨河鎮等沿店忠路兩側建立設施杭椒生產基地,輻射周邊橋頭集等,建立連片的杭椒設施栽培生產基地,形成店忠路沿線杭椒生產園區。三是以合蚌路兩側為重點,在店埠、梁園、八斗、響導等鄉鎮發展設施杭椒生產,并向周邊輻射,形成合蚌路沿線杭椒設施生產園區。
3.4.2? ? 實施種子種苗工程。培育種業龍頭企業,引導企業發展“育繁推一體化”,加快優勢良種選育。加強杭椒種苗基地建設,開展杭椒新品種展示示范,加快杭椒主導品種的推廣應用。
3.4.3? ? 按照“一村一品”目標,逐步推進。要加快建立集散市場和電商化營銷的步伐,扶持深加工企業。對全縣從事杭椒包裝、物流運輸、加工、冷藏等生產的企業給予資金、信貸、融資、項目、建設用地等方面的扶持支持,促進本地深加工企業發展壯大,爭取在包裝、物流運輸、加工、冷藏等環節上培育1~2個龍頭企業,不斷培育壯大本地杭椒深加工企業,構建杭椒產業體系,促進杭椒產業健康發展。
4? ? 保障措施
一是要加強領導,增加農民收入;二是要建立科技創新體系[1];三是要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四是要加強質量監管;五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
5? ? 建議
一是要盡快建成肥東杭椒專業批發市場,并在工商、稅務、城建、公安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二是要成立杭椒協會,整合和調度全縣杭椒資源,加快形成市場調節機制[3]。三是要積極創建肥東杭椒品牌,整合全縣多而小的杭椒品牌,努力形成具有影響力的肥東杭椒品牌。四是要通過舉辦杭椒豐收節或展覽節,擴大宣傳,增強肥東縣杭椒的影響力[4]。五是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入有競爭力的相關企業參與杭椒生產、經營管理,提升肥東縣杭椒產業的檔次和市場競爭力。
6? ? 參考文獻
[1] 劉新,陳洪亮,李紅梅.金鄉縣辣椒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J].基層農技推廣,2018,6(8):78-80.
[2] 馬龍傳,寧寧,于許敬,等.金鄉縣辣椒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果菜,2018,38(7):34-36.
[3] 朱圣賢,陳傳哲.杞縣辣椒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10):90.
[4] 郭輝.資陽市雁江區辣椒生產現狀及建議[J].四川農業與農機,2017(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