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玥
【摘 要】概括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主要內容,基于大量學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分析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存在場外制度不夠完善、上市標準及上市方式單一的問題,提出大力發展多層次股票市場,擴大服務實體經濟、規范并建立多層次場外交易市場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多層次資本市場;問題;完善;路徑
一、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內容
1.主板市場
主板市場主要是在滬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A股和B股市場,這是資本市場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有“國民經濟晴雨表”之稱。主要為大中型企業上市融資提供全國性股權交易,對發行人的營業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要求較高。但是,一方面能夠在改板上市的企業數量極其有限,另一方面,該市場缺少嚴格的退市制度,難以做到“劣汰”,導致“殼”公司成為競相購買的緊缺資源。
2.中小板市場
中小板即中小企業板,在深交所上市,是指流通盤約1億以下的創業板塊。中小板市場作為創業板的過渡,為達不到主板市場要求卻成長性好、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業提供上市機會。雖然中小板在股票數量上比主板市場更多,但在交易規則與管理、組織方式等方面與主板市場幾乎一致,有關中小板的上市制度較為嚴格,較難滿足多數企業的投融資需求。
3.創業板市場
創業板市場是指主板之外的,專為暫時無法上市的中小企業和新興公司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特別是為高科技公司籌資并進行資本運作的市場。雖然創業板市場的上市要求是低于主板市場和中小板市場的,企業成長空間較大,獲得較大投資回報的機會也較大,但是這是一個高風險市場,市場上大多是組織形態不穩定的初創企業。
4.以新三板市場為代表的場外市場
新三板市場指從2006年起專門為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開設的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報價轉讓系統。新三板市場是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全國性的股權交易平臺,主要客戶是中小企業,這在區域性產權交易上有著重要作用。但是,我國區域性交易市場的交易缺乏市場監管與規范,市場活躍程度較低,仍需政策進一步完善。
二、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存在的問題
(一)場外市場制度欠缺完善
雖然自從新三板面向全國并開始擴容之后發展勢頭迅猛,2018年新增掛牌公司數583家,僅占現有掛牌公司數10684家的5.46%。不過,新三板市場內仍舊有著很多“僵尸股”,摘牌比重上升,2018年摘牌公司數1529家,占已摘牌公司數2329家的65.7%。市場也面臨著融資功能受到限制、市場流動性低、掛牌公司信息披露等問題。同時,因為市場準入制度不完善,公司承擔掛牌成本壓力較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公司正常運作,甚至出現掛牌之后反而發生收益下滑的現象。
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還存在著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四板市場因為是受限于區域性市場的緣故,需要根據地方政府制定的市場制度運行,自行設定交易的基本規則與相關標準,導致了劃分板塊、設置準入條件、披露信息等問題標準不統一。再者,相關部門面對分散的區域市場,也難以進行有效的市場歸納統計和數據研究。由于市場缺乏國家統一的監督管理,各個地方管理部門制定規則大多都從地方自身的利益出發,這勢必會降低整體市場的運行效率,從而影響市場的整體發展。
(二)上市標準及上市方式單一
根據我國《證券法》及《公司法》,在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標準上,我國主板市場、中小板市場、創業板市場標準差別不大,均須嚴格遵守規定的公司上市程序和上市要求。但在國際上,可以設置不同的上市條件,在財務上也會分別設置利潤標準、收入標準和評估值標準。不同的標準使得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上市標準,使得交易所能夠滿足各種類型企業的上市需求。
我國大部分企業只能采用IPO方式或者借殼ST企業的方式上市。IPO方式與ST借殼方式各有優缺點,諸如耗時長與耗資巨大,這些缺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國內企業上市,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擁有老股發行、轉板上市、造殼上市、存托憑證等多樣化上市方式。相比之下,我國的上市方式較為單一,無法滿足企業多元化上市需求,阻礙了企業上市進程。
三、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對策建議
我國資本市場應當包含各種債券、股票、基金證券及期權等證券的市場,從而滿足我國不同類型企業的需求。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結構,應該在原有的主板市場上進行國有企業單一市場結構的改革創新,形成層次分明、連通互動的資本市場體系。
(一)大力發展多層次股票市場,擴大服務實體經濟覆蓋程度
建設多層次的股票市場體系,需要提供途徑給處在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的創新型企業,方便其進入資本市場并找到適合自己的資本市場平臺,加大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的服務能力的扶持力度,增加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度。
根據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現狀,上海和深圳交易所是最為典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基礎。對金融市場做整合需要有效的調節,有必要的話,政府相關部門可以通過一定手段調整市場上為大中型企業服務的業務內容,同時為大中型企業提供藍籌股主板市場。然而,在現有的主板市場上,滬深兩個交易所沒有采取合理的分工,主板市場欠缺法律規范,上市的條件和運行的機制存在的差異較小,以致于市場上存在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在整體上就制約了資本市場向前發展,所以規范主板市場勢在必行,需要采取措施使得兩個交易所合理重組和分工。
(二)規范并建立多層次的場外交易市場
規范場外交易市場同樣對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擁有重要意義。場外交易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要理性分析市場能夠承受的范圍,在此范圍內規范場外交易,為場外市場交易開辟道路,為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創造條件。同時,需要進一步調整并完善交易方式,合理引進做市商制度來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再者,可以采取推動代辦股份市場上的掛牌公司進行資產重組的方式來提高公司的質量。最后,培育產權的交易主體可以提高產權交易效率,加快產權市場內部建設,從而使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用新理念促進市場發展。
(三)完善法律監管體系,防范金融風險
在不斷完善現有法律法規的同時,強化市場監管的獨立性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逐漸改變資本市場的監管理念和模式,建立資本市場間的有機聯系。因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高風險、高流動性,嚴格控制金融風險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的前提。資本市場上,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風險問題,就有可能會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效果。各監管機構必須加強協調、完善配合,從企業與投資者的特點入手,對資本市場風險實行分層管理,逐漸建立并努力完善各種金融風險以及受到沖擊后的決策反應機制,維護資本市場的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陽曉霞.新提法: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J].中國金融家, 2012(12):38-39.
[2]劉國勝.我國資本市場結構下“轉板”機制的探尋[J].改革與戰略,2011(9):36-40.
[3]周小川.資本市場的多層次特性[J].金融市場研究,2013(08):29-37.
[4]曹和平,孟令余.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創生路徑和演化特點淺析[J].經濟問題探索, 2013(04):1-6.
[5]田輝,陳道富.制約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的因素與政策建議[J].經濟縱,2019(03):45-54.
[6]陳澤,肖星,李詩林,王丹.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與完善[J].金融市場研究 2018(11):38-51.
[7]陳文婷.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轉板制度思考[J].納稅,2017(12):108.
[8]白曉靜.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的淺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7(02):143.
[9]楊業中.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構建與完善[J].時代金融,2014(2):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