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康潔
【摘 要】創新是國家發展和民族進步的關鍵,也是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則是創新精神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成果。同時中央一號文件中所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更是凸顯了創新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旨在通過走訪考察以及查詢資料分析我國目前創新驅動引領農業現代化的現狀,探究其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相關問題提出有關建議。
【關鍵詞】創新;驅動;現代農業;鄉村振興
一、理論基礎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源于1990年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一書。書中闡述了一個國家經濟現在化的四個階段,分別為生產要素驅動發展階段、投資驅動發展階段、創新驅動發展階段和財富驅動發展階段。而創新驅動發展階段區別于其他三個階段,是利用科學技術,組織結構模式和營銷模式等諸多因素對現有的各種生產要素進行新的組合的科學管理,提高要素的生產效率,以使得原有的生產要素能夠高度整合、集聚,從而促進經濟可持續、健康、穩步地發展的階段。所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主創新理論的最新成果,也是我國將堅定不移要走的實踐之路。
二、研究現狀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自提出以來,對我國農業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推動力,引導我國農業向著可持續、現代化的道路上發展。十二五以來,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創新農業科技體制機制,使農業科技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業科技整體水平大幅度提高。2019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發布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8年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能力和效率進一步得到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加快現代農業化進程做出了重要貢獻。通過查詢資料以及走訪相關農業服務部門,與其工作人員進行詢問后。我了解到,近年來,農業部一直認真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農業科技體制機制創新,農業科技創新成果不斷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糧食持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首先農作物品種自主創新和生產技術攻關取得重要突破,形成了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攻克了基因克隆、轉基因操作與生物安全評價等8大核心技術,獲得抗蟲、抗除草劑、優質和高產等關鍵基因96個,打破了發達國家長期的技術壟斷,為我國糧食產量“十二連增”奠定了堅實基礎;其次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搭建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平臺,為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建立了快速通道,現階段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已有了大幅提升,許多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三是農業科研平臺和創新人才隊伍建設也取得新進展,構建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體系,為農業生產注入了新活力。
三、存在的不足
與此同時,我國在推進農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過程中,農業科技發展、農產品供求結構、創新驅動要素配置等方面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如:
(一)農業科研投入不足:目前我國農業科研經費投入不足,缺少了相應資金的支撐,使得科研項目的進行受到一定阻礙,從而在根本上嚴重影響了農業科技創新的發展。
(二)農業科技人才隊伍不穩定:我國農業科技人才總量不足,同時,農業科研人員素質較低,由于缺乏相應專業知識的培訓,使得很多農業從業者不能更好地利用農業科學技術,很大程度上也制約了農業科技創新的發展。
(三)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我國多項農業科技成果不僅受制于資助模式、評估體制的影響,而且缺乏專業化的科技轉化主體和人才支撐,再者,農業成果轉化周期較長,農民對新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有限等,都導致了農業科研成果組織效率低、轉化效果差。農業科技成果常常會因為沒有成功轉化,從而使得推廣受限。
(四)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滯后:一方面,農業科技推廣機構較少,另一方面,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缺乏,先進農業技術很難得到宣傳推廣。這樣不僅使得科技成果難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也會間接影響農業自身發展創新。
四、相關建議
面對當前我國農業創新驅動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必須更加注重農業創新戰略、全面提高創新能力,并借鑒國外一些國家農業發展創新的先進經驗,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農業創新效率不高、創新機制不完善、創新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充分展現農業創新驅動發展對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作用。如:
(一)加大農業科技創新發展投入力度:政府既要不斷增強對農業科研部門設備的資助力度,又要突出對重大關鍵性農業技術革新的重點扶持,增強農業科技人員配置,改善農業科研部門研發條件,努力營造有益于農業創新的科研環境。
(二)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高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的綜合素質,加強對農業科技人才及農民的教育培訓,提高其掌握和應用農業新技能的水平,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把他們培養成素質高、能力強、思維活的現代農業科技人才。
(三)切實提高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各級部門可以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多種渠道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活動,通過不斷豐富的傳播媒體,把一些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推廣給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增強他們接收新知識、學習新技能的意識能力,促成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四)構建新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切實提高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定期對其進行相應的業務技能培訓工作,及時發現并解決推廣人員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其專業素質和自主創新能力,從而更好地調動農業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總結
農業發展是國家食物安全、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的基礎,我國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大力推動農業創新驅動發展,不僅對于我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建設具有戰略意義,也是實現“五位一體”戰略布局、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選擇。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今天,農業發展也必須要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把不斷提高我國農業創新發展能力、推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作為當前“三農”工作的重心,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