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兆紅
【摘 要】針對甘肅省古浪縣農業機械化示范區發展現狀,提出古浪縣發展農業機械化示范區的對策和思路:確定發展目標,明確工作重點,保障服務措施,促進農業機械化示范區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示范區;發展對策;思路
一、古浪縣農業機械化示范區發展現狀
(一)農機化示范區概況
古浪縣農業機械化示范區涵蓋古浪縣永豐灘鄉、泗水鎮、土門鎮、黃花灘鄉、西靖鄉、大靖鎮、裴家營鎮、民權鄉共8個鄉鎮101個行政村,918個村民小組,3.96萬戶17.01萬人,核心區有勞動力10.2萬人,耕地面積51.89萬畝(其中水澆地38.78萬畝,旱地13.11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48%。核心區范圍基本涵蓋了古浪縣中部的井河灌區和黃灌區的核心地帶,是全縣基礎條件較好,精細瓜果蔬菜、特色優質農產品、畜產品的重點生產區。
(二)農業結構不斷優化
2017年核心區累計建成設施農業13.18畝。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推廣高效農田節水技術38.58萬畝。新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173個,累計達到1689戶,實現了貧困村合作社全覆蓋。突出“規模化、區域化、多品種、高效益”發展方向,培育壯大草食畜牧業新發展規模養殖戶260戶,累計達到2.8萬戶。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累計流轉面積16.8萬畝。強化農業科技服務,培訓農民10人次。
(三)農機化整體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2017年,核心區農業機械總動力36萬千瓦,大中型拖拉機2260臺,小型拖拉機21200臺,聯合收割機148臺,拖拉機配套農機具2.4萬臺套,鄉鎮農機從業人員1.8萬人,農機人員培訓5053人次,2017年機耕45萬畝,機播38萬畝,機收18萬畝,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6%。農機經營總收入1.4億元,占全縣的70%;農機經營純收入5300萬元,占全縣的70%。
二、古浪縣農業機械化示范區發展目標
通過發展農業機械化示范區建設,確保到2020年達到以下目標:
(一)農業機械裝備總量穩步增加
到2020年核心區農業機械發展率先進入高級階段,農機總動力達42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
(二)設施農業機械配套進一步完善
重點配套日光溫室自動卷簾機,引進推廣棚內微耕機、噴藥機、保溫爐等配套設備;大力推廣養殖暖棚卷膜器、配套鍘草機、揉絲打捆裹膜機等飼草加工機械。到2020年核心區設施農業機械配套率達到85%以上。
(三)農機經營收入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不斷提高
到2020年農機經營純收入達到1.6億元。農機經營純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以上。
(四)農機科技培訓力度持續加大
落實農機科技培訓,盤活現在農機人才資源,著力提升管理、技術、作業服務農機化隊伍素質。到2020年通過培訓使農機實用人才總量達到3萬人,年均培訓5000人。
(五)特色優勢產業機械化協調推進
進一步優化旱作農業、設施農業、特色種養業、經濟林果業機械農機裝備結構,提高農機化裝備水平、作業水平,改善特色優勢產業生產經營條件,不斷提高特色優勢產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集約化、現代化發展。到2020年,配套旱作農業機械1000臺、設施農業機械5000臺套、特色種養業機械5000臺套、經濟林果業機械1000臺。
三、古浪縣農業機械化示范區發展重點技術
(一)農機新產品裝備和技術
在雙塔工業集中區的古浪縣興隴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生產旱作農業機械和興隴牌動力機械。主要研發制造馬鈴薯種收機械、山地起壟機、自走式挖掘機、覆膜機,壟作溝灌起壟覆膜機、地膜撿拾機、中小型拖拉機裝配等機械。在大靖工業園區建成一個農機裝備制造企業,重點研發制造設施農業、經濟林果業等特色產業的配套機械。主要生產日光溫室自動卷簾機、微耕機、暖風機、鍘草機、揉絲青貯機、深松整地機、免耕播種機具等大中型拖拉機零部件加工和裝配。推出一批適合我縣“經濟林果業+旱作農業+設施農業”模式的品牌產品,切實滿足我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機具需求。著力加大核心區優勢產業和地方特色產業生產機械推廣力度,優化產品結構,提升農機工業市場競爭力。
(二)糧食生產機械裝備和技術
在結構優化的基礎上,重點發展大馬力、高性能農機,提高農機配套比和使用效率,突破玉米種植收獲機械化瓶頸制約,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和設施農業設備。以我縣糧食主產區為重點區域,規劃期內核心區8個鄉鎮建設12個糧食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著力抓好小麥、玉米機械播種新裝備新技術的引進、示范和推廣,在以大靖鎮為中心輻射的直灘、裴家營、海子灘、等4個鄉鎮大力推廣馬鈴薯種植機械,引進、推廣馬鈴薯收獲機械,使全縣馬鈴薯種植和收獲兩個關鍵環節機械化水平在建設期內得到顯著提高。同時,要以糧食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為切入點,積極發展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合作社、專業服務隊和服務大戶等,充分發揮示范基地的輻射和帶動效應,全面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
(三)日光溫室生產機械裝備技術
在泗水鎮、土門鎮、黃花灘鄉、定寧鎮、古浪鎮、大靖鎮建設6個日光溫室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加快核心區日光溫室卷簾機安裝進程,推廣暖風爐、微耕機、滅蟲燈,提高設施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依托土門新勝村、農試場、大靖長城村三個育苗中心,在泗水鎮、古浪鎮建成2個馬鈴薯脫毒育苗基地,推廣應用機械化播種育苗、移栽技術和噴滴灌設施。同時,在土門鎮、大靖鎮建成2座蔬菜恒溫儲藏庫,發展蔬菜清洗、包裝、貯藏、保鮮等商品化處理機械裝備,提高產品附加值,使蔬菜關鍵環節的機械化取得突破性進展。
(四)秸桿綜合利用技術
在泗水鎮、永豐灘鄉、土門鎮、黃花灘鄉大力發展秸桿還田和飼草青(黃)粉碎,積極鼓勵農民購置大中型深松整地、起壟覆膜、秸桿綜合利用、聯合收獲、精少理免耕播種等機具,力爭建成秸桿還田、收集、貯運體系,確保秸桿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
四、古浪縣農業機械化示范區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將發展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擺上城鄉融合發展核心示范區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工作責任責制,統籌協調推進,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農機行政職能,完善措施,將農業機械化工作責任落實情況納入年度工作考核范圍。
(二)加大投入力度,優化裝備結構
爭取國家對我縣農機購置補貼的投入,加大縣級補貼力度,優先扶持核心區經濟林果業、設施農業、旱作農業等特色優勢產業的農業機械化發展,并適當向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和種糧大戶傾斜。全面提高核心區農機裝備水平,帶動全縣農機制造企業發展。
(三)加強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素質
依托縣農機化學校和縣農機推廣站,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為核心區發展提拱技術支撐和智力支持。加大“陽光工程”在核心區的實施力度,在每個示范基地每年舉辦培訓班3—5期,使農戶掌握2—3項農機化新技術,農機化科技入戶率達到80%以上。
(四)加大農機化發展支持力度
根據市、縣政府關于加快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各級財政要建立穩定的農機化投入增長機制,每年要投入一定的經費,加大對農業機械化先進技術、先進機具示范推廣、農業機械化示范區、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和農機新產品研發的扶持力度。
【參考文獻】
[1]《古浪統計年鑒》2017,2-3.
[2]《古浪縣“十三五”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201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