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文


[摘? ? ? ? ? ?要]? 在“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和持續改進”的教育理念指導下,作為職業院校工作中心地位的人才培養工作要依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教學標準開展,并通過一系列相互關聯且系統化的課程體系來實現。以“專業建設五力”模型為重要組成部分的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SPADE”診改模型的構建遵循“以學生為中心,以專業為載體,以學校為辦學主體,以課程和教師為兩翼”的路徑,對指導職業院校專業群的發展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關? ? 鍵? ?詞]? 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專業群;職業院校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014-02
國務院在2019年初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要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優化學校、專業布局,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育人機制改革,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并明確提出要啟動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骨干專業(群)。為加強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項目管理,保證“雙高計劃”順利實施,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教職成〔2019〕5號)之后不久就制定并出臺了《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項目遴選管理辦法(試行)》(教職成〔2019〕8號)。可見,在當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依據專業教學資源共享度、就業相關度等因素組建專業群,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建設機制,建設特色鮮明、行業優勢明顯、社會影響力強的專業群,對職業院校而言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一、“專業建設五力”模型
在“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和持續改進”的教育理念指導下,作為職業院校工作中心地位的人才培養工作要依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教學標準的開展,同時要緊緊圍繞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而設置的各類課程進行,課程是教學活動的主導,是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行為存在的依據,決定著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輔導以及學生如何開展學習;課程、教師、學生作為教學存在的三要素,互相依存,缺一不可,課程、教師、學生三要素的互相交融,共同決定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科學合理地構建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診改模型,就應該遵循“以學生為中心,以專業為載體,以學校為辦學主體,以課程和教師為兩翼”的路徑。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基于以上邏輯建構了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SPADE”診改模型(見圖1)。“SPADE”取自診改模型中學校發展五重、專業建設五力、課程建設五度、教師發展五獨、學生成長五到這五個診改層面各自核心詞“重(Emphasize)、力(Power)、度(Dimension)、獨(Special)、到(Achievement)”的英文單詞首寫字母的組合,每個層面包含五個維度,共設立了診斷點100余個。其中,專業建設五力是指發展潛力、教師魅力、課程保證力、就業競爭力、社會影響力;學生成長五到是指知識學到、技能練到、素質達到、情商悟到、膽商獨到。
在專業層面,以“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培養現代商務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建設理念及目標,構建“專業建設五力”模型(見圖2),從專業發展潛力、教師魅力、課程保證力、就業競爭力、社會影響力五個方面對專業的建設與發展進行診改。
二、“專業建設五力”模型視角下職業院校專業群的建設路徑
根據“專業建設五力”模型,結合學院實際情況,圍繞“專業群對接產業鏈”的專業群建設思路,對接廣西三大定位、六大新興產業、引金入桂和“數字廣西”戰略,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提出構建智慧商科立體專業群體系,并輻射帶動相關專業建設;圍繞廣西產業轉型升級和職業教育發展,完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專業結構;充分調動政校行企育人積極性,深化校企合作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專業群人才培養機制;推進產教融合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加大專業結構優化調整力度,結合當前新技術、新業態發展,積極開展專業教學改革和課程調整,提升教學質量和專業競爭力,重點打造國際商務、會計和物流管理三大優勢特色專業,建成區級一流、全國知名的王牌專業,國家級、區級標志性成果不斷增加。
(一)專業及專業群建設框架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及專業群建設框架包括智慧商科立體專業群、六大傳統專業群和三大優勢特色專業。智慧商科立體專業群是指結合當下新技術和新業態,充分體現智慧+商科+立體的專業群理念,重點構建以供應鏈、互聯網+商務和大數據為方向的三類專業群。六大傳統專業群是指立足學院傳統專業優勢組建的國際貿易專業群、財會金融專業群、流通專業群、商務外語專業群、商務信息專業群和旅游服務專業群。三大優勢特色專業指加大專業結構優化調整力度,以專業群為引領,積極開展專業教學改革和課程調整,提升教學質量和專業競爭力,重點打造國際商務、會計和物流管理三大優勢特色專業,建成區級一流、全國知名的王牌專業,國家級、區級標志性成果不斷增加的國際商務、會計和物流管理三個具有辦學優勢和學院辦學特色的專業。
(二)專業群的建設路徑
以全面推進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教育事業發展為目標,以學院“一體兩翼三驅動”的總體思路為契機。結合當前學院專業及專業群現狀,提出按照“四化同步”推進的戰略要求,抓住機遇,因勢利導地發展“立體建設,雙層驅動,集成升級”的專業及專業群建設模式。
“四化同步”是指國際化——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新常態,發揮自身“國際化”的內在特色,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國際化高職院校,深化國際化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專業化——通過深化改革,從師資隊伍、課程體系、專業設置、校企合作等多方入手,推進專業化發展;多層化——各個專業群內多層次發展,打通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和學生層面間的溝通渠道,促進學院教學工作多層次共同發展;多形式化——豐富教學形式,打破單一僵化的學習模式,特別是針對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堅持校企合作,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技術技能。
“立體建設”是指同步建設,主要包括學校優勢學科,如國際貿易、財務金融等在內的六大傳統專業群平臺和包括供應鏈類、互聯網+商務類、大數據類專業在內的智慧商科立體專業群平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強化傳統專業優勢、打造新興專業特色,雙層建設形成持久發展驅動力。
“集成升級”,集成專業,以產業集群為導向、以共通的職業技能要求為基礎,根據外部環境變化靈活調整、設置傳統專業群和智慧商科立體專業群。按照“資源共享、重點突出、優勢互補、靈活調整”的建設思路,根據需要選擇專業放入智慧商科立體專業群中進行升級改造,結合新技術孵化出新的特色專業。
“雙層驅動”,以專業互聯互通路徑為紐帶,一方面,從傳統專業群中選取優勢專業輻射帶動其他專業發展,另一方面,在智慧商科立體專業群中結合新技術孵化新專業,以傳統優勢專業為基點,以社會需求為抓手構成立體驅動模式,這個多重體系將成為學院專業及專業群建設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量。
參考文獻:
[1]劉虎,石偉平.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問題與對策[J].職教論壇,2012(13):12-15.
[2]熊發涯.高等職業教育質量保證的頂層設計[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5):13-16.
[3]范愛華.我國高校專業認證的必要性及實施策略概論[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7(5):74.
[4]唐松林.培育質量文化,建立常態化的質量管理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08(24):31-32.
[5]趙學通.河南省地方綜合性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現狀調查與調整對策[J].職業技術教育,2012(1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