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英

[摘? ? ? ? ? ?要]? 近年來,成果導向教學模式在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和工程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將OBE教育理念應用到PLC技術與應用課程的教學實踐中,結合對OBE教學理念的理解對課程頂層設計進行思考,重點探索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在PLC課程教學情境中的應用,優(yōu)化課堂教學和評價策略以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關? ? 鍵? ?詞]? 成果導向;PLC技術;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108-02
20世紀90年代,學生學習成果SLOs(Student Learning Outcoms)基于成果的教育OBE(Outcoms Based Education)模式在美國興起。此后,這一模式在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新西蘭等國家及我國港澳臺地區(qū)得到廣泛運用。
本人有幸赴西澳南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訪學,對澳大利亞職業(yè)教育體系、教育質量管理框架、課程包、教學方法、評價機制、社會文化等方面進行考察學習,并進行企業(yè)走訪。澳大利亞職業(yè)教育的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獲得職業(yè)技能和從業(yè)資格,學習內容以應用性為主。能力培訓是TAFE職業(yè)培訓體系的主要特色,其培養(yǎng)目標不在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習了什么,學了哪些理論知識,而是學生經過學習后能夠做什么。所以對學生的評估不僅著眼于學生知識的考評,而更注重實踐考核,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和操作能力。這種基于學生學習成果的教育過程是典型的OBE教學模式,澳大利亞職業(yè)教育的成功有目共睹,也使OBE教學模式在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和工程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對于職業(yè)院校來講,尤其是工科專業(yè),主要培養(yǎng)面向企業(yè)設計與生產一線的應用型人才,企業(yè)關注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這些基本上是“顯性的”,也是易觀察和可檢驗的,這和OBE模式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高職院校積極探索基于OBE模式的課程改革,以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
一、PLC技術與應用課程教學現(xiàn)狀
PLC技術與應用課程是電氣自動化、機電一體化、電子類等專業(yè)的專業(yè)課,是一門實踐性與工程應用很廣泛的課程。目前,高職的PLC技術與應用課程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已打破傳統(tǒng)以知識體系為主的教學順序,采用以知識為基礎,以課題模塊為單元,設計教學項目,讓學生通過學習任務的完成來理解和鞏固相關知識以完成教學目標。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講完與項目相關的原理、指令后,引導學生應用知識進行實踐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和教學預期仍有差距,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難以跳脫知識導向的模式,關注學生對獲得知識的總結和整理,缺乏對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評價等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
2.學生習慣了教師的引導,習慣了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大部分學生在惰性的驅使下缺少獨立思考的自覺,習慣等待教師的提示。
3.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旦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就會束手無策,打退堂鼓,學習興趣無法持續(xù)。
二、基于成果導向的PLC技術與應用課程優(yōu)化與實踐
針對現(xiàn)有教學的不足,將OBE工程教育模式引入PLC課程教學,以能力目標為核心,結合學情,設計整個教學活動,包括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評價模式等。這種以學生的學習結果為教學驅動力,進而反向設計教學活動和評價標準,并將教學成果與預期效果進行比較,從而對能力目標進行修正的模式,更加符合職業(yè)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有利于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基于重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課程培養(yǎng)目標優(yōu)化
依據成果導向理念,在制定課程培養(yǎng)目標時,要充分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明確學校的辦學定位,兼顧學校服務的地域性特點。(2)了解企業(yè)對畢業(yè)生的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綜合素質、基礎知識等方面的要求。(3)邀請高校、企業(yè)、行業(yè)專家進行交流、討論,及時了解專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4)建立畢業(yè)生和用人單位的跟蹤、反饋通道,并及時整理反饋信息,以便及時修改和調整培養(yǎng)目標。綜合整理、分析以上幾項工作的材料,確定學生應取得的學習成果,從而確定課程知識、能力、素質、情感等層面的教學目標。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和實踐,在充分的企業(yè)調研和交流后,我校的PLC技術與應用課程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面向機械、電子、電氣行業(yè)中以PLC為控制器的電氣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安裝、調試等崗位;培養(yǎng)面向制造業(yè),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創(chuàng)新精神,掌握本專業(yè)的技術知識,具備相應實踐技能以及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熟練掌握常用生產機械PLC控制線路的故障分析及檢修、自動生產線等典型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運行維護與技術改造等專業(yè)技能,為工業(yè)機器人的操作、編程、應用及智能制造單元打下良好專業(yè)基礎的同時,為企業(yè)生產一線培養(yǎng)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
(二)課程教學項目優(yōu)化
PLC技術與應用是一門較早實施項目化教學的課程,但原來在教學項目的設計上,更注重對知識求全、求深,根據知識點來設計任務點,項目的設計整體性不足,脫離工程實際。在OBE理念指導下,優(yōu)化教學項目,設計更貼近工作實際,有整體性、代表性的教學項目,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使用現(xiàn)代工具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以滿足畢業(yè)要求和崗位要求。針對不同專業(yè)方向和不同生源的學生,我校PLC課程的教學項目主要有交通信號燈PLC控制系統(tǒng)、簡易的自動化生產線PLC控制系統(tǒng)、液體自動灌裝PLC控制系統(tǒng)、立體倉庫PLC控制系統(tǒng)、物料分揀與運輸PLC控制系統(tǒng)等。
(三)課堂教學策略優(yōu)化
OBE教學理念弱化教師教了什么,強調學生學了什么,重點是教學過程的輸出而非輸入,改變以往的灌輸型教學模式為研究型教學模式,加強個性化教學。
目前,PLC技術課程普遍采用的項目化教學方法,“做中學”的學習方式,本質上也是一種OBE教學模式。在項目實施時,參照實際工業(yè)自動化項目的設計流程:“確定系統(tǒng)控制任務與設計要素→確定電氣控制方案→確定控制系統(tǒng)的輸入輸出信號→硬件選型與配置→I/O分配、繪制接線圖→硬件設計、安裝和程序設計、調試→軟硬件聯(lián)調(現(xiàn)場調試)→項目完善→項目歸檔→交付使用”來設計教學過程。以電機的正反轉控制項目為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般實施步驟如下:分析繼電器接觸器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教師提出改造任務、并下發(fā)實訓任務單→引導學生根據任務單的要求進行電路設計→學生完成硬件接線和程序設計→進行電路調試和檢查→項目評價。這符合崗位工作流程,以項目為載體、技能訓練為主體,提高學生的工程實施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經過教學實踐,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到激發(fā),實驗積極性提高,師生交流互動增加,課堂氣氛較活躍,更好地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這種模仿式的教學模式,適合單項能力訓練。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個體化差異,有時在課堂實施的時候會形成以教師教法、以教師的教學思路為主來確定學生的學習路徑,弱化了學生探究的過程,整個教學過程像流水線上的作業(yè),學生完成的項目結果也大同小異。因此,針對不同的學情、不同的教學要求,采取豐富的教學策略,在實施成果導向教育過程中,將項目教學法和講授法、案例分析法、引導法、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結合使用,探討多條教學途徑。
成果導向教育強調了教學中的第一性是“學”,肯定了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是學生,充分展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新理念,重視學習活動和效果中學生個體差異的影響。如在進行“物料分揀與運輸PLC控制系統(tǒng)”項目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講授法、實物展示、視頻演示等方式,詮釋學習成果,提出學習目標:能正確操作使用物料分揀系統(tǒng);能進行日常維護和檢修;能進行系統(tǒng)更新、完善。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交流學習策略。總結學生的討論結果,布置分步任務,教學設計如下圖所示。
在課堂實施過程中,關鍵點有:
(1)學習成果(含分步成果)要明確,使學生的學習目標聚焦在這些學習成果上。
(2)學習成果(含分步成果)要可檢驗,以便進行科學的評價和自評。
(3)重視學習活動和效果中學生個體差異:要求學生及時記錄、匯報自己的完成情況,階段性地(如一次課結束)展示學習成果,一方面便于教師掌握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狀態(tài),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另一方面鍛煉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看到自己每次課的成果和進步,激發(fā)學習成就感和學習激情。
(4)項目的學習成果要有拓展空間,便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進行拓展實踐和創(chuàng)新。
(5)項目評價很關鍵,在進行項目評價時,以自我參照評價為主。每個學生的知識底蘊不一樣,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也不盡相同,我們可以以不同的等級來進行針對性評定,采用多元和梯次的評價標準,使評價不在學生之間做過多的比較,只要個人學習能力有進步并且達到學習成果的要求即可。
三、結語
目前,教育已經進入4.0時代,新時代需要高校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團結協(xié)作、解決問題能力的新型人才。基于新時代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成果導向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和PLC課程的特點,將OBE教育理念引入PLC技術與應用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對課程設計進行優(yōu)化,不僅在課程的宏觀設計上體現(xiàn)OBE理念,更要落實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將學生的學習驅動力最大化,注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參考文獻:
[1]申天恩,趙樂天.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在課程建設頂層設計中的應用[J].教學研究,2018(11):86-91.
[2]鳳權.OBE教育模式下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學學報,2016,31(3):81-85.
[3]顧佩華,胡文龍,林鵬,等.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頭大學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
[4]趙洪梅.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的工程教育教學改革[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