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雪梅 都慧慧

[摘? ? ? ? ? ?要]? 課程診改是高職院校貫徹落實國家文件精神的重點工作,從課程項目化開發、教學方案優化設計、教學資源補充完善方面出發探索實用醫藥綜合知識課程的診改分析,以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關? ? 鍵? ?詞]? 課程診改;教學效果;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110-02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明確指出: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引導和支持學校全面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1]。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也明確要求高職院校要全面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切實發揮學校的教育質量保證主體作用,不斷完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和運行機制[2]。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課堂教學診斷是促進學生學習效果,實現教師職業發展的重要方法。
實用醫藥綜合知識課程是我校藥品經營與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專業開設的專業核心課程,下面針對該課程的診改工作作簡要分析論述。
一、課程基本情況及診改背景
本課程依托零售藥店背景環境,以常見病常用藥為抓手,熟悉常見病典型癥狀,掌握常用藥品種知識,最終提高“問病薦藥、合理用藥指導”專業技能,以滿足醫藥流通行業經營企業相關崗位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最終保證消費者正確、安全、有效、合理用藥,促進人民群眾健康事業發展。
目前,我國醫藥零售行業正處于抉擇風口,傳統藥房面臨著向專業藥房轉型升級的壓力,為提升客戶體驗,專業藥房需要提供專業服務,專業服務離不開專業人才,但是目前現有藥店人員的專業素養、專業知識與專業藥房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為了更好地培養真正能為患者做好服務的藥學專業人員,建立專業化的服務體系,成為本門課程不斷完善發展的初衷。
二、診斷方法
通過學院督導專家聽課、學生座談會、問卷調研、課程組自評等多種方式,對課程進行全方位的聽課、評課、評教、評學,對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效果等進行梳理,對教學改革的具體實施過程、取得的階段性成效、存在問題以及下一階段的改革方向等進行全面的總結和反思。
三、診斷意見
1.加強課程項目化發展,以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項目為中心,學生應是認知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
2.完善課程教學方案設計,包括各教學模塊的教學目標、教學組織與實施、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等,提高教學效果。
3.豐富課程相關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四、課程改進要點
(一)課程項目化設計與開發
項目化教學以項目為載體,實現知識、技能的整合與重構,以任務為驅動,引發學生思考,以真實情境為依托,讓學生獲得直觀感受與體驗。
本次診改從兩大崗位群(藥店運營和藥品營銷)入手,分析各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充分考慮藥學服務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確定本課程各個教學項目對應的職業知識、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最終確定4大模塊、18個教學項目、64個教學任務以及各項目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論知識與任務的開展相配合,融教、學于做的過程中,項目學習性任務內容難度隨著教學過程越來越高,且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突出。
(二)課程教學方案改進
本次教學方案改進重點從教學組織與實施、教學評價兩方面進行重點改進。
1.教學組織與實施過程的優化設計
教學組織與實施過程的優化設計是整個教學方案的核心,它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在項目教學過程中,師生以團隊的形式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其中項目以工作任務的形式出現。
下表為優化后“項目1認識藥學服務”的教學組織與實施設計方案。
2.教學評價體系優化
教學評價的目的不僅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同樣,它也是激勵教師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不斷學習、改進、提高的過程[3]。考核評價體系是檢驗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效果的重要保障,是檢驗教學實施質量過程的重要評價手段。
本課程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建立全程化、綜合性、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采用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理論考核與技能考核相結合,個人考核和團隊考核相結合,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引入競賽機制、軟件考試系統等考試方法,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考核。
(三)課程資源完善
課程資源是項目化教學實施的技術支撐,根據項目化教學需要以及教學方案中對教學資源的要求,對課程資源進行如下改進。
1.開發項目化工學結合配套教材
課程團隊與山東漱玉平民大藥房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結合職業崗位標準、藥品購銷員國家職業標準以及職業技能大賽標準,重構課程內容,共建課程標準,編寫出版了項目化工學結合配套教材《實用醫藥綜合知識與技能》。
2.完善一體化實踐條件平臺,共建“職場化”教學環境
深度校企合作,按照“一條主線、三個融合、四層四訓”的實踐教學體系要求,基于一體化教學理念,按照“543”建設思路規劃校內外實訓基地。將職業能力和實踐教學內容看作一個整體,建立三個模塊實訓室(模擬大藥房、真是大藥房、醫藥商品一體化實訓室)。按工作過程設計實訓室布局,將行業規范、企業文化、企業管理制度、崗位操作規程等做成圖上墻,營造出職場化實境氛圍。
3.制作高清醫藥商品卡片
因為藥品品種種類繁多,難以記憶,真實藥盒存儲空間大、耗損率高、品種有限,電子圖片體驗感不強。通過調研,選取具有代表性的1000個常見品種,采集其高清包裝盒圖片,編輯藥品說明書,制作高清覆膜醫藥商品卡片,正面為藥盒圖片,背面為說明書,并按照藥理作用類別按類收納,圖文并茂、直觀形象,大大提高了學習者的記憶效果。
4.自主研發“虛擬仿真藥品陳列模擬系統”
醫藥產品信息量大,內容枯燥、難記易忘,針對如何提高醫藥商品分類識別能力,擴充學生醫藥商品品種儲備等問題,開發虛擬仿真“藥品陳列模擬系統”。解決傳統教學中學生記憶效果差、實踐藥盒卡片存儲空間大耗損高、訓練場地不夠、藥品品種受限、訓練考核一對一費時費力、出題靈活性差等一系列教學瓶頸。
5.自主研發“交互游戲化測試系統”
利用游戲通關界面,增加趣味性,進行在線交互測試,學生可當堂通過游戲成績直接檢驗學習成果,并對通關中錯誤選項予以重點標注,便于考核后的自我學習。教師可通過交互環節各項數據,對學生學習效果予以判斷、評估,了解學習狀態,便于實施教學計劃。
6.合作開發系列基于真實工作過程的微視頻、Flash動畫
開發系列生動形象的藥店規范化藥學服務微視頻和Flash動畫,運用Flash技術將枯燥乏味的知識生動形象化、趣味動態化、職場專業化,吸引學生注意力,加深規范操作的印象,激發演練興趣。課前學生可進行預習,課中模擬演練過程可反復觀看、記住要點,課后可鞏固學習效果,便于開展自主學習。
五、結語
通過以課程開發、課程實施以及課程教學等質量控制關鍵點為抓手,進行課程層面的診斷,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改進措施,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也能加快學院構建網絡化、全覆蓋、具有預警機制和激勵作用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N].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5-07-07.
[2]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N].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5.
[3]趙鶴媛.營造相互鼓勵與評價、拼搏與進取的體育教學課堂[J].讀寫算(教師版),2017(4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