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襯
[摘? ? ? ? ? ?要]? 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職院校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高職院校各項工作中起到重要的組織、協調、評價、決策、監督作用。學生教學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不僅有助于校園教學環境的優化,同時更有助于高職院校教學水平的提升。但就現實情況來看,我國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受各方面因素影響,仍存在一些問題,對高職院校各項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此,以高職院校學生教學管理工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目前階段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現狀及問題的分析,逐步探究其完善策略。
[關? ? 鍵? ?詞]? 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226-02
一、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任務重,學生學習興趣低
高職院校的主要教育目標是針對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其不僅需要針對專業特點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理論課程教學,更需要針對人才培育要求對學生開展相應的操作性實踐教學,相比較其他類型的高校教育而言高職教育在教學任務方面相對繁重。而面對當今社會對人才質量的要求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僅對學生的個人專業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時更看重學生的學歷水平。在此種情況下,職業院校學生除了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外,還需要做好專升本的準備,可以說職業院校學生所面臨的學習壓力是巨大的。而受高校擴招政策的影響,近年來高職院校招生門檻逐漸降低,這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職業院校生源質量的下滑,相比較以往的高職學生,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無論是在專業基礎知識、能力還是學習動機等方面都表現較差。在此種情況下,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使其不足以應對高職繁重的學業壓力,在學習上出現跟不上、聽不懂、學不進等現象。甚至有些學困生出現“破罐子破摔”的消極學習心理。
(二)高職教育管理外部環境發生變化
為保障高職院校人才培育質量以及專業設置的合理性,高職院校一直以來都始終堅定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理念,根據社會行業發展現狀以及人才需求情況制定人才培育計劃,并圍繞人才培育目標對學生制定系統的教育管理規劃。隨著國家高校擴招政策的進一步深入實施,我國大學生在校總人數每年都呈現出不斷上漲的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職院校學生教學管理的工作量。加之社會多元化發展對學生的影響,使學生在思想和行為上展現出了一定的時代獨特性,這種情況下教師如若再以傳統教學管理方法對學生開展管理,必將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管理效果。這表明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教學管理工作背景、環境、對象等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我們的教學管理方式方法、理念、模式也必須順應這種變化而做出創新性的改變,以此更好地迎接新時代我國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戰。
(三)教育管理觀念落后
思想對行為具有導向作用,只有在正確思想、觀念的引導下我們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夠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就高職院校教育管理觀念而言,不僅包括教育工作者對教育管理工作內涵的認識,同時也包括教育工作者自身遵循的教育管理思想、理念等,只有在正確教育管理觀念的作用下,才能夠保證教師所制定的教育管理計劃以及人才培育目標的可行性、科學性。然而,通過對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實際調查走訪我們發現,當前高職院校教師的教育管理觀念存在落后的情況,嚴重抑制了各項教育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具體表現為,一些職業院校辦學理念模糊,特色化職業教育管理活動的開展流于形式,在實際工作中并未樹立特色化職業教育觀念,多采取照搬本科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辦法開展工作,缺乏很好的針對性。這不僅背離了職業教育對專業技能型人才培育的重要目標要求,更造成了職業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能動性、靈活性差的現狀。
(四)教育管理各部門缺乏合作
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涉及面較廣、內容繁雜,不僅包括學生的日常評獎評優、心理健康教育、學習監督、學生黨建,還包含學生日常的宿舍衛生、紀律管理等內容。這些工作的有效開展并非是單獨的某個部門或是人員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在多部門的協同作用下共同實現。班主任、輔導員、團委、學工處是職業院校負責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在崗位責任制的作用下,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班主任主要負責學生的日常生活及教育學習管理,團委負責學生在校期間各類文娛活動的組織管理,學工處負責學生在校全部的生活、學習管理,而輔導員的職責就是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他們各自之間的工作雖分工明確,但內在聯系緊密,在實際開展過程中需要四者之間的通力配合。但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各部門之間在開展教育管理工作上缺乏有效的合作,這就造成了職業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冗余情況的出現,不利于教育管理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團委的文娛活動組織管理為例,在缺乏與輔導員、班主任溝通合作的情況下,團委不能夠及時了解當今大學生的喜好以及所需、所求等現實情況,從而盲目性地組織文娛活動,導致學生對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出現。
二、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完善策略
(一)更新教育管理觀念
一方面明確高職教育人才培育目標,樹立鮮明的職業化教育理念。在對本科院校育人管理模式進行借鑒的同時,圍繞職業院校辦學特點,對其進行創新性借鑒,吸收其中的寶貴育人管理經驗,創新改革育人模式,將其更好地融入職業院校自身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要始終堅定以生為本的服務育人管理思想,從學生根本利益出發,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注重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讓學生參與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與教師一起對學校教育管理機制予以完善,去除其中不科學、不合理的成分,廣泛采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安徽省潁上縣教育局就在過去的2018年組織區域內的各個學校以“更新辦學理念 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為主題的高端報告會議,要求區域內所有學校校長、班主任、主要教學管理者參加研討會議,并邀請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李宜江圍繞該主題做出重要報告講話。這對區域內教學管理者管理觀念的更新是極為有益的,這里我們可以積極借鑒潁上縣教育局的工作經驗。
(二)完善教育管理模式
為切實提升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需要在完善的教育管理模式下開展,使我們的教育管理者、基層教師、學生可以在固定的模式下朝著共同的教育管理目標邁進。結合高職教育管理工作特點以及上述對目前階段高職院校各部門缺乏協作互動的現實問題,我們對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完善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1)積極構建校內學生教育管理體系,將班主任、輔導員、團委、學工處以及各課程任課教師全部納入體系中,充分調動各部門以及教師職工自身的教育管理職能,為進一步提升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保障,使學生可以在校園內享受到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如可以在全校范圍內成立學生教學管理總動員機制,由班主任、輔導員以及團委、學工處主要負責人為小組成員,定期針對各自的學生教學管理工作進行交流、匯總,使彼此對各自的工作進度、問題等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積極發揮小組的合作效應,促進學生教學管理工作實效性的提升。(2)積極構建學生教育管理大合作機制,將學校、社會以及學生家庭共同納入學生教育管理機制中,積極發揮社會以及家庭在學生教育管理方面的作用,以此有效彌補學校教育管理能力的不足。如可以申請學生教學管理微信公眾號,由教師將學生日常教學管理工作細則、實施計劃、突出問題等在公眾號進行上傳,以此向廣大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展示學生教學管理情況,并在公眾號上設置教師、家長對話模塊,便于教師和家長針對相關學生管理問題的溝通。
(三)加強教育管理人員素質建設
教育管理人員是學生在校工作的主要實施者、組織者,其自身素質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在校生活、學習以及工作狀況的好壞。尤其是面對當今高職教育大改革的背景下,我們更需要通過提升教育管理人員個人綜合素質水平,使其具備面對社會環境變化對高職教育所帶來的各項挑戰,使其有能力應對日漸繁重的教育管理任務,有信心扭轉時局,變挑戰為機遇,帶領我們的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逐步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為此,一方面高職院校管理者應建立嚴格的聘用機制,以“面試+考試”的辦法實現高質量教育管理人員的選拔,從源頭上做好教育管理人員質量控制工作;另一方面要針對學校現有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進行定期考核,不斷發現和總結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以教育再培訓的方式加強在校教育管理人員素質能力建設,在更新其教育管理觀念的同時,通過對當前我國教育大環境的分析,使其對自身工作重點、難點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以此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完善奠定堅實的師資基礎。
三、小結
在對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現狀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我們清晰地認識到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學生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顯著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砥礪前行,堅定教學創新改革的決心不動搖,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帶領下,沿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整合教育教學管理資源,在各部門協同的作用下,針對目前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予以針對性的改革和完善。以此將我們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促進我國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海歡.談高等職業學院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解決途徑[J].才智,2019(9):129-130.
[2]王彬彬,劉勝,寇靈慧.中國特色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的法制進步及其踐履:基于《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定》的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9(2):21-25.
[3]楊曉芳.“微時代”背景下我國應用型院校學生教育管理的現存困境與應對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9(3):40-44.